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习作能力
内蒙古扎兰屯市高台子中心校 杨延芬
摘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人们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便是表达与交流。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应及早开始,在低年级便从细微处入手,引领孩子们进行习作起步。由一句话写起,激发习作兴趣;由图而写,使其思维有所依托;由感而写,学习捕捉习作灵感;由生活而写,丰富习作素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孩子们乐于写话的原动力。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生习作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凉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的,人们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便是表达与交流,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的表述。然而,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大部分孩子对习作毫无兴趣可言,把习作看作是学习中最重的负担。因为他们总认为没什么可写的。难道真的是孩子们生活太平淡、太乏味了吗?不,当然还是。那是因为他们缺少发现的眼睛,不善于从丰富的生活中抓住精彩的瞬间。所以,培养孩子的绝不能等到孩子在上三年级正式习作时才开始重视,而在低年级我们教师就应从细微处入手,引领孩子们进行习作起步的训练。
一、由一句话写起,激发习作兴趣。
很多孩子惧怕写作,并非其头脑空空,而是一堆的词汇不知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写出来的句子也问题前言不搭后语,衔接不上。要么就是优美的词汇胡乱堆砌,结果反而弄个“语句不通顺”批语。所以,我们应从一句话开始,让孩子们先把一句话写完整、写通顺。
在孩子们入学的第一学期,或者说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应开始这份工作。我们知道说和写是相辅相成的,说会促进写的发展,写会使说更加精彩。而孩子们的说话能力几乎与生俱来的,学龄前儿童已经胡了丰富的口语语言积累。那么就需要我们引领他们逐渐把口头语言转化成书面语言。如当孩子们在第一天学习了三个韵母“a、o、e”时,便引导他们用其说一句话。然后教师帮助他们写在黑板上。
“今天的饭真香啊!”
“啊!天太热了。”
“大公鸡喔喔叫,让我们起床。”
“一只大鹅在水里洗澡。”
……
当老师写满黑板时,孩子们兴奋极了,此时教师激励孩子们说:“看!你们真是小作家,刚上学,就写出了这么多优美的句子。”从中向学生渗透写话,就是把自己想说的话记录下来的意识。然后再让说话的孩子骄傲地站在讲台前把自己的话大专地读给大家听,孩子们沸腾了,觉得自己无比光荣与自豪。
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天都要抓住机会,让学生说上一句话。随着拼音的不断学习,先用章节写下来。当学习了一些字、词后,再把章节替换掉。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通顺完整地写几句话已经不成问题了。每天一句话,激发了孩子们写的欲望。
二、由图而写,使思维有所依托。
低年级孩子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方式,而且在这一时期是他们观察力、想象力最为活跃的阶段。只要有机会引导他们观察家,加之其丰富的想象,他们会表现出极为强大的创造力。但空间怎样使孩子们这些能量迸发出来,还需要我们教师潜心研究。
由图而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因为孩子们写不出东西往往是由于没有着力点,不知写什么,从哪儿写起。图会使孩子们的思维有所依托,使其发挥最为敏锐的观察力,最为丰富的想象力,从而表现出最为新奇的创造力。发给孩子们的图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如果图完全相同,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观察,独立写话。写过之后,指生读大家欣赏。然后教师引导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谁观察得更细致?图意谁理解得更好?谁的想象力更丰富?谁的语句更优美、更生动?胡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同一个鸡蛋,达芬奇却画出千万种形态。孩子们观察的角度不同,图意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引导孩子们在自己原有图意基础上,再细致些、丰富些、语句生动些。孩子们的模仿力和傻是相当强的,他们知道自己应借鉴些什么,所以尽管图完全相同,他们的写话内容依然会千姿百态。
第三,由感而写,学习捕捉习作灵感。
我们低年级课文大多是学生们最喜欢的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的集锦。孩子们非常容易被其中人物所感动,情节所吸引、美景所陶醉。我们在学习这些篇章时,要有意识地鼓励孩子们把这种所感、所想写下来。要允许他们毫无顾忌地释放自己的主观色彩,哪怕是他们的想法偏离了文本的中心、主题。教师也绝不能作过多的干涉,因为这才是他们最真实的内心独白。
如学习完《丑小鸭》这篇童话可设计——我想对你说这一环节,让孩子们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内心感受,也许孩子们说不出几句、写不出几句,甚至只有一句,我们教师也绝不能灰心、放弃。要让孩子们养成,这种捕捉灵感、关于感悟的方法和习惯。
第四,由生活而写,丰富习作素材。
生活是一个大舞台,五彩缤纷,绚丽多姿。对孩子们的童年生活来说,更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如童话般美好。如果孩子们乐于观察,关于捕捉,勤于书写,该会留下多么美丽的故事啊!所以我们语文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引导孩子们学会观察生活、学会品味生活、学会积累生活。哪怕只有一句话的感悟,也要勤耕不辍,让孩子们养成坚持练笔的良好习惯。
“吃”和“玩”的内容,写具体、写生动。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们学会观察、留心生活中的人、事、景、物,并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如观察要有顺序,观察要抓特点等等。“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要在这里充分体现。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感。
教师首先要做的便是都会孩子观察生活。最初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你今天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这样想?当然有的孩子可能只写一个问题那就写其中的一个。让他们随意去写。
在以前,我们经常要求孩子们写有意义的事,其实在孩子们真实的生活中,怎么会有那么多在我们成人眼中所谓“有意义”的事呢?那只不过被我们加工成“有意义”的了吧!孩子们的生活是精彩的,却又是最平实的。往往我们读他们日记的时候,看到他们所写的内容不是“吃”,就是“玩”,不然就是一篇流水帐。其实,这难道不就是孩子们的生活吗?吃和玩是令他们最快乐的事情了,在他们眼中,那就是最有意义的,是写起来最得心应手的。
由此可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激发学生写话兴趣为主要的,标准不能过高,要求不要过多。让他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爱写多少就写多少,让他们对写话处于一种没有任何的障碍的下进行,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乐于把生活中精彩瞬间记录下来,把生活中烦恼与忧愁积累下来。作一个细心观察生活、关于积累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