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工学院为了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广开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门路,多渠道开展校企合作,与50多家大型企业开展了“订单培养、2+1模式、企业奖学、企业训技、”和院院合作等多种联合办学形式,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解决了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
关键词: 联合办学; 就业路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根据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中关于高职教育必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际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精神,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工学院从2006年开始与50多家校企业开展了“订单培养、2+1模式、企业奖学、企业训技、”联合办学;与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各种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一、“订单培养”联合办学形式,把学生培养成“订单企业员工型”。
2006年以来,生物化工学院致力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先后与上海仙茶美茶文化传播公司、宜昌正大有限公司、宜昌新希望饲料有限公司、武汉艾立美饲料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天龙饲料有限公司、湖北兴发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紧密结合,组建了“仙茶班”、“正大班”、“新希望班”、“武汉艾立班”、“天龙班”“兴发班”、“神龙班”等“订单培养” 班级。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适应企业工作岗位和实际工作过程需要的课程体系,共同承担课堂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企业定期派专人到学院授课,传授实用性的工作技能及业务知识。技能训练在企业进行,将教学内容寓于生产过程之中。对学习成绩好,实践技能强的学生由企业发放奖学金。使学生在校读书时既是学生也是员工,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订单企业去就业。把学生培养成“订单企业员工型”。
二、“2+1”联合办学形式,把学生培养成“实习企业员工型”
根据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中关于高职教育必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际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精神,从2007年开始,生物化工学院积极探索突出实践能力的“2+1”联合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湖北兴发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宜昌和达利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宜昌正大畜牧有限公司、湖北稻花香集团绿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仙茶美茶文化传播公司等企业联合办学。对应用化工专业、畜牧兽医专业、宠物医疗与保健专业、茶文化专业等进行教学改革,把二年级的专业综合实习并入第三学年的顶岗实习,按照企业和行业需要的岗位能力体系和知识结构模块组织教学。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后到联合办学的企业实习一年,即“2+1”联合办学模式。学生在企业实习一年后,根据企业用人的需要和学生意愿,对在实习中表现好,岗位职业能力强的学生毕业后直接转聘为正式员工,也就是学生在实习期是学生,毕业后就成为没有试用期的正式员工, 即“实习企业员工型”。
三、“企业奖学” 联合办学形式,把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型”。
为使学生热爱专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和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从2007年开始学院与“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湖北武当山八仙观茶叶总厂”、“宜昌夷陵茶城”等企业联合办学、并建立校企合作专项奖学金。如与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联合办学,企业定期到学院对生物技术,食品加工等专业的学生介绍企业最新情况、宣传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每学年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发放一次奖学金,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强化学生专业思想,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再如与湖北武当山八仙观茶叶总厂联合办学、从所有高职茶文化专业、园林技术专业、园艺技术专业学生中选择思想上求进步、个人形象好、爱好茶文化和茶艺茶道的学生组成“武当道茶班”, 共同商定教学计划和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学院在企业大型活动中选派道茶班优秀学生参加企业文化活动、产品推销及促销活动,企业派专人到学院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行业信息、专业实践等方面的讲座,提供学生的专业实训岗位和岗前培训,设立专项经费奖励优秀毕业生,学生毕业后有意到该企业就业的优先录用。通过设立企业专项奖学金形式把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型”。
四、“企业训技”联合办学形式,把学生培养成“专业技能熟练型”。
为了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学院从2005年开始先后与“远安科力生菌业有限公司”、“湖北稻花香集团”、“武汉市茶叶公司”、“宜昌正大畜牧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办学,企业对生物技术专业、食品加工专业、茶文化专业、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提供专业实习和实际操作岗位,从二年级开始结合专业课到相应企业进行为期一周到三个月的专业技能实习。把所学的专业课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熟练掌握所学课程的操作技能。学生在实习期要写出实习日志,实习总结与收获,企业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考核,实习结束时作出评价和鉴定。通过企业对学生专业课技能的训练,提高了所学课程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为学生就业奠定了较扎实的专业技能基础。把学生培养成“专业技能熟练型”。
五、“院院合作”联合办学形式,把学生培养成“自主创业型”。
2010年学院与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合作办学,建立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对口支援模式”,通过两院合作以实现合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共享、课程建设经验和课程资源持共享、教师资源和实践教学条件的共享、毕业生就业培训和就业市场的共享,促进双方毕业生充分就业。近两年主要是对食品加工专业进行共同培养,学生在原学院学习两年的专业课程之后,由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对学生进行为期半年的食品加工技术实习和就业实训,再返回原学院对学生专业技能以自主创业的形式强化训练,如食品加工课程,老师指导学生自己到市场上采购食品加工原料,回到学院食品加工实训室加工成点心、面包、包子、水饺、香肠等,继而进行成本核算,再以“保本经营”的形式卖给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享用。通过这种从原料采购→食品加工→成本核算→产品销售对学生进行训练,把学生培养成“自主创业型”。
总之,通过多渠道开展校企合作和院院合作等多种联合办学,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4.9%,其中茶文化专业98.7%,园林技术专业97.5%,园艺技术专业91.8%,畜牧兽医专业93.7%,宠物医疗专业93%,生物技术专业91.7%,应用化工专业95.1%,食品加工专业97.5%。解决了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在就业学生中有41.6%的学生已经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和项目主管,各种技能型毕业生均受企业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