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乐艺术为整个艺术世界增添了丰富的内容,为人们的心灵“打”开了认识世界的窗户。
从整体上看,打击乐器所具备的品质是:音量从弱到强,小到秒针蟋蟀,大到电闪雷鸣,变化幅度巨大;音色品种多样,而且各具特色,互不雷同;其中大部分乐器便于携带,适合与舞蹈联姻,与戏剧联盟。
四、普通高校开展打击乐艺术活动一瞥
校园文化活动的多样性,为打击乐艺术提供了巨大的展示空间,例如田径运动会、欢迎来宾、校庆典礼、迎新生晚会、迎新年晚会、文艺汇演;又比如社会上各种体育赛事、大型庆典等活动,都需要打击乐艺术团登台(场)献艺。
在普通高校开展打击乐艺术活动,方式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精英型,走室内乐的道路;一种是大众型,走广场表演的道路。也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在大团体中包含着精英骨干力量,这样还可以适应不同演出任务的需要。以室内乐为方向的打击乐艺术团,编制以马林巴、木琴、为核心,配之以钢片琴、定音鼓等乐器。这需要有雄厚的经济条件作基础,因为,这些乐器造价昂贵。以广场表演为方向的打击乐艺术团,分西洋鼓乐和民族鼓乐两种。西洋鼓乐也叫行进打击乐,通常小型的编制是行进大鼓5人,行进小鼓4人,通通鼓4人,铜钹4人。这种鼓队有独立表演的,也有参与到行进管乐队伍之中的。从网络上了解到,目前美国、日本、韩国的管乐行进表演开展得热烈,我国起步较晚,普及程度还显得不够宽广。北京、上海稍微好些,其它城市动作缓慢。民族鼓乐艺术团的编制有小有大,人数少则几人、十几人,多则数十人,数百人。
与行进管乐团和交响乐团相比,民族鼓乐团的投资要少很多,乐器的价格不是那么昂贵。如能通过网络联系到厂家直接购买,可以节省部分资金。起源于山西临汾、霍州一带的威风锣鼓,通过电视的传播,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产生了轰动。部队、工厂、机关、学校纷纷组建威风锣鼓队,为本单位的文化建设,增添一份昂扬向上的气息。某炮兵学院组建威风锣鼓队时,从山西聘请了两位农民教官。某体育学院在组建威风锣鼓队时,走了一条自力更生的道路。2008年某省工程技术大学200名学生在全国首届篮球节上表演了威风锣鼓《振兴的和声》;2011年药科大学庆祝建校80周年,84名学生表演了威风锣鼓《风雨征程奏凯歌》;武警某指挥学院90名学员在运动会上表演了威风锣鼓《军营雄风》。上述作品都是我院做出的智力输出。
五、普通高校开展打击乐艺术活动的意义
普通高校开展打击乐艺术活动具有多重意义。鼓舞士气,振奋人心;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扩展审美视野,培养提高审美能力,进而提高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调节生活节奏,舒缓紧张情绪,释放学习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某体育学院大学生威风锣鼓队成立于2003年,是年春,非典肆虐,师生员工遵照上级规定静守校园,一时间充满压抑氛围。锣鼓队将乐器从仓库中搬出,在广场上摆开阵势。震天的锣鼓声一扫压在人们心头的阴霾,微笑重新绽放。什么叫做鼓舞士气?什么叫做振奋人心?这就是。后来在运动会、建校50周年庆典大会、新校区落成典礼以及欢迎奥运健儿凯旋等大型活动中,威风锣鼓队都有出色的表现。
与标准音律乐器相比,那些非标准音律的乐器,掌握起来要容易得多,正因为如此,组建大规模的锣鼓队才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还是基于上述原因,这种群众性的打击乐艺术活动具有宣泄性,用通俗的话语表达就是“特别过瘾”,几十人、几百人在一起,冬冬锵锵声震八方,手舞足蹈气势昂扬。这是一种由物理因素、艺术因素和运动因素共同组成的“场”。这个“场”直接作用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卡尔西萧在《音乐美学》中说:“节奏的周期性是本能的,节奏会引起全身的共鸣,节奏给予我们自由、快乐与阔大的感觉,节奏带动我们的力量,节奏有激动与安抚的作用。”音量与节奏作用于人的生理与心理,可以产生相应的变化,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音色亦如此。2008年夏天,笔者在制作大鼓架子的时候,发现枯木的音色清脆悦耳,于是制作了一架简易的木琴。一位患抑郁症的中年女性听见木琴声音,惊讶地说自己重新找到了高兴的感觉。无独有偶,后来笔者将这架木琴搬到了学校,一名女生表示了同样的感觉,她说自己心情压抑的感觉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听到老师演奏木琴,心里顿时敞亮起来。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她学会用木琴演奏几段小的儿童歌曲。教师节的时候,她发短信给老师说:这是大学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
人的一生中有劳动和工作,也有休息和游戏。艺术带有游戏的成分,打击乐艺术是人类创造的美丽壮观、魅力无穷的大游戏,因为它很好玩,能让人的精神振奋起来,心情高兴起来,所以我们要大力提倡在普通高校开展打击乐艺术活动。
六、普通高校开展打击乐艺术活动的方法与规律
打击乐器的种类五花八门,打击乐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在高校开展打击乐艺术活动的方法也不可能是单一的,但是其中的规律却是可以探寻和总结的。
第一,要有一位懂得教育规律并且热心支持学生开展艺术活动的校长。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领导重视”。这是最重要的条件,没有这一条,什么事情也办不成。
第二,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购买一定数量的乐器以及演出的服装。高校学生艺术团体是有再生能力的。社会其他单位的大型庆典活动,经常需要高校学生艺术团体为其提供有偿服务。收入的一部分可以作为学生劳务补助,另一部分可以作为发展基金。这样,规模在50人左右的锣鼓队,通过一两年的积累就可以发展壮大到百人以上的规模。
第三,要有能妥善保存乐器和服装的仓库。因为乐器中有体积比较大的,加之队员人数众多,所以,乐器仓库的位置以一楼为好,不适合安排在高层。
第四,要有一位热心于打击乐艺术教育的老师。这位老师的素质要全面,要懂音乐,尤其要擅长打击乐,还要懂舞蹈和团体操的编排,要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具有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五,要善于利用互联网。网络上有很多关于打击乐艺术的视频资料,其中有演出的录像,也有教学资料,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这些资料对于创编新节目和培养新乐手具有参考价值。例如美国著名打击乐音乐剧《破铜烂铁》,已经成为人们纷纷学习和模仿的典范。它在告诉人们: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都可以作为“乐器”进入艺术创作和欣赏的领域。借鉴《破铜烂铁》的风格,笔者为某饮食服务学校创编了团体操《青春是快乐的不锈钢》,120名学生头戴厨师帽,敲打着不锈钢的锅碗瓢盆,载歌载舞;借鉴大鼓二重奏《牛斗虎》,为迎新年文艺晚会创作了《鼠见牛》,20名学生敲打灰色的课桌代表2008鼠年,两个大红鼓代表即将到来的2009牛年,新颖别致的创意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