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庭成员情况
父亲初中文化程度,家庭富裕,成天喝酒打麻将不管家。母亲初中文化程度,个人办事能力强,生意做的好且大,手中有钱。
4.该生特征:学习成绩较好,但不愿与同学接近,不善言谈。学校各项活动不愿参加,也不想参加,从而远离班级,脱离集体。
5.教育方法:
针对这种情况,我单独找其谈话,我告诉她社会是人与人交往的社会,离开了社会这个大集体人将无法生存。
6.教育效果:
通过将近一段时间的教育,发现该同学逐渐改变了自己的缺点,逐渐开始和同学交往。学习成绩比以前更好。
四:案例反思
通过对离异学生的成功教育,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孩子最大的问题是她们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它直接影响这些学生努力成才的自信心,影响学生的养成教育,如果不及时对她们进行引导教育,将会对其一生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只有不断的和这些学生进行沟通,抓住其心理特点并进行疏导,才能使她们脱离离异家庭的阴影。我在教育这些学生的过程中也逐渐总结了一些策略。
1.寻找需求,给以满足。每个人只要生存于社会就必须有需求,而能够满足需是其最大愿望。所以抓住了学生的需求就等于抓住了其关键。离异家庭学生的需求无外乎以下几点:一、由于没有完整的家庭温暖,其渴求家庭温暖;二、由于其性格孤僻,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希望别人喜欢自己。三、由于家庭的失败,她们渴求成功。四、由于其心理孤独,希望交更多的朋友。因此,我利用自己休息的时间,更多的接触学生和家长,尽自己的能力了解孩子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然后分别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交谈,让她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同时,我要求同学门更多的理解她们、结交她们。渐渐的这些同学性格变得开朗,学习成绩也稳步提高。
2.寻找闪光点,让其发光。离异家庭的学生心理本身比较脆弱,稍有不甚就会对其造成伤害。因此与这些学生交往过程中,我们必须抓住这些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对其进行鼓励、表扬和肯定。哪怕一点点进步,也可能让她们消除自卑感而唤醒其上进性。让她们找回自信,就等于找回了自我。
3.寻找性趣点,发展其性趣。众所周知性趣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基础和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趣爱好,只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性趣、特长,才能培养和树立自信心。因此,在教育离异家庭学生的过程中,只要发现这些学生的性趣我必须用100%的信心和毅力去鼓励、去支持。
4.树立信心,绝不后退。离异家庭的学生其确实存在诸多的缺点,不可能通过一次谈话或教育就能改正,我们只有持之以恒,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相信汗水决不会白流。
五.感想
当今社会无论一个完整家庭的孩子还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或者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其教育都是比较困难的。尤其作为一个教师,我认为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只有不断发现学生的优点,不断对其进行鼓励,尽量做到多表扬少批评,才能更容易使学生远离自己的缺点,更易发挥自己的优点。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不仅仅影响着这些孩子一生的健康发展,而且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对这些孩子的教育必须与整个社会教育相结合,这就需要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去做大量的工作,不断的去探索、去研究这些孩子的心理、行为,只有彻底了解了她们,用社会和家庭的温馨去浇灌和滋润她们,才能让她们走出心灵的隐影,获得自由舒畅的生活。这是让离异家庭的孩子回到社会大家庭中来的途径,也是我们教育者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徐东《 论离异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策略》《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2、朱正娅《离异家庭子女常见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河北精神卫生》2002年第2期
3、卢文语《离异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若干探讨》《龙岩师专学报》2002年第4期
4、赵尚松《离异家庭儿童的不良心理与教育策略》《巢湖学院学报》2000年第五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