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增强就业咨询针对性,加强医学院校毕业生择业意识引导
增强就业咨询针对性,加强医学院校毕业生择业意识引导
来源:互联网 sk001 | 李 杰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医学院校毕业生;择业意识;就业指导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 择业观在就业过程中起着关键性和基础性的作用,科学的择业观是在求职者在正确认识个人、客观评价自我、理性认识就业环境的基础上确立的,文章分析和梳理了如何引导医学院校大学生转变就业意识,针对医学专业特色,量身定做合理的职业目标的理念,以及在强化内涵,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医学院校毕业生;择业意识;就业指导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加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事业单位等用人单位吸纳大学生的能力减弱,大学生就业面临较大的困难和压力,毕业生就业难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在我们多年接受就业心理咨询的实践过程中也看到了另外的一种情况,有很多学生不是无业可就,而是有业不就, 骑着驴子找马的现象还是很严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认识不够,对就业机遇把握不准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大学生而言,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自身的个性特点,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付诸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就我们在接受就业心理咨询的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给予探讨和交流。

  一、引导学生转变择业意识,把握就业机遇

  (一)准确自我定位,合理确立目标

  大学生毕业时,应理性分析自己专业素质和其他条件及所面临的大的社会就业环境,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定位和心态去参与就业竞争和就业选择,首先必须根据自己的个人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合理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调整就业期望值不是对单位没有选择、只要有单位就去,不是盲从,而是要在职业发展规划和职业发展理念的基础上重新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也就是说要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的观念,放弃过去那种择业就是一步到位的观念,在择业时要看得长远一些,学会规划自己整个人生的职业发展生涯。在目前不能获得自己理想的工作岗位的时候,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再发展的办法,择业过程中不要求全责备、期望太高,可以先选择一个职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经验,然后再凭借几年积累下来的工作经验和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当的职业流动,来逐步实现自我价值。

  (二)广开信息渠道,捕捉就业机会

  大学生就业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就业方和招聘方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既与学生自身搜集、识别、利用就业信息的能力欠佳有关,也与信息系统不健全、信息渠道不畅通有关[1]。所以,毕业生应该主动出击,通过人才交流市场、人才洽谈会、职业介绍机构等了解就业与社会需求信息,及时收集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发布的与就业有关的信息,包括政府部门和用人单位发布的公告和资料,更应充分利用学校网络平台、网站,主动与各个领域的用人单位建立联系,广泛了解用人需求信息,合理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

  (三)重视素质拓展,提升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就业能力由许多因素构成,包括学历、专业、兴趣、个性、实践经历等。就业能力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就业以及就业满意度的高低。目前随着单位用人标准的提高,应届毕业生具有的素养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实践能力不强、工作经验缺乏、团队意识淡漠、沟通能力薄弱都成为了阻碍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虽然就业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竞争手段也多种多样,但对大多数人来讲仍然是公平的,自身的素质、能力永远是决定竞争胜败的第一因素。大学生应该合理设置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丰富和发展自我,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四)争取多方面支持,顺利实现就业目标

  首先应积极寻求学校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指导,了解社会当前就业状况、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岗位要求并争取通过学校向用人单位推荐;其次积极争取老师、朋友、同学以及他们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引荐,或请他们帮助自己出主意、想办法;再次,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为正确择业取得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人生重要的职业选择。

  二、引导学生针对医学专业特色,量身定做合理的职业目标

  转变择业观念并不是简单地降低职业理想标准,而是要适应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而是要适应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机动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又切合实际的就业途径,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一)面向农村、中小城市的卫生医疗机构和非公有制卫生医疗机构就业

  目前进大医院存在较大困难。由于医学人才的晚成性和培养的高投入,医学生应该尽可能到医疗卫生行业一显身手,哪怕医院小一些,收入暂时低一些,目前困难多一些,但是只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就应该把那里作为实现自己职业理想的平台。

  (二)面向大中城市的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就业

  发达地区的人群对医疗的需求不仅是停留在有病治病的层面上,更多地考虑到身心健康、保健、生存质量和就医的方便程度及环境上,社区护理、家庭病房、卫生保健等现代化的医疗服务形式必将进入每个小区和家庭。目前,各大中城市建立了许多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首先,人才相对缺乏,工作不像大医院里那样面临激烈的竞争,反而拥有更多发展机会。其次,从经济收入角度看,只要经营有道,收入也很可观。并且国家出台了很多鼓励政策,对医学生的需求很大。

  (三)面向可以发挥专业特长的相关行业就业

  在这些领域,医学生的专业特长同样大有用武之地。比如医疗保障部门、卫生执法监督部门、保险公司、药品生产与销售、医疗器械推销。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社会各个领域的变革,卫生事业更是首当其冲,国家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的推出都需要一支懂医疗、会管理的队伍。近几年我国机动车迅速增多,意外人身伤害险的投保人数与交通事故发生率大大增加,在理赔过程中,保险公司需要准确了解投保人受伤害程度,据此决定赔付金额,这就为医学生提供了用武之地[2]。

  (四)面向医学研究和相关领域就业

  要破除传统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社会的发展,医学的领域在不断地扩大,涉及的方面越来越多,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新兴的领域,如医事法律、医学伦理学、医疗设备学等等。传统的领域需要不断的深化研究,新兴的领域需要不断的丰富,医学生应开阔视野,把握好这些领域的工作机会。

  (五)选择合适的领域自主创业

  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拥有先进的知识和思想,国家有相关的创业政策扶植,与其四处找工作碰壁,不如自己创业,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靠自己的打拼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当然,首先要考虑尽可能发挥专业优势实现自主创业。除此之外,还要看到,创业与所学专业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并非只有依靠所学专业才会取得成功。在我们身边,放弃了所学专业、成功开辟崭新领域的典范也比比皆是。因此,医学生充分发挥专业以外的其他特长自主创业,也会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电器工业《电器工业》
《电器工业》杂志,于200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4482/TM,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热点追踪、...
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4-1027/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师资...
安徽医学《安徽医学》
《安徽医学》杂志,于197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4-1077/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综述、病例...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季刊)创刊于1999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主办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刊物。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名刊”建设重点资助期刊,本刊以深入探...
家居主张《家居主张》
《家居主张》(双月刊)创刊于2000年,是由上海辞书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的时尚家装类杂志。 《家居主张》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
江汉考古《江汉考古》
《江汉考古》(季刊)创刊于1980年,是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办的刊物。 《江汉考古》为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本刊立足长江、汉水流域,在长江中游史学研究、楚文化...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