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对初中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对策
2.1学校主导
学校必须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以“三个面向”的要求为指针,以创建一流教育为总体目标,以正确处理德育和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为指导原则,把德育研究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使其成为合格的、高素质的、国家所需要的有用人才。
2.2教师教导
“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没有皂权的独断专行,却有皇权一样的让人顶礼膜拜”。学生由于年纪小,见识少,对于是非、善恶、美丑等还没有成熟的观念和切身的体会。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就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的标准。他们往往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作为自己学习的内容,仿效的榜样。因此,学校必须特别重视德育工作主力军———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表率作用。学校应重视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和业务培训,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同时,教师要深刻认识自己的职业特点,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如:教师要求学生不要迟到,自己就要早到;要求学生升旗时严肃认真,自己也要严肃认真;要求学生明理诚信,自己就要“说话算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平时就要礼貌待人……这样,教师从思想到作风,从言行到举止,处处带好头,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对抽象的规范和要求有“范”可依,让学生在富于形象的榜样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这不仅增强了教师德育的可信度、吸引力和实效性,而且让学生在教师表率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教师所期望的良好思想品德。
2.3家庭辅导
有些中学生有社交恐惧心理,少与人交往,害怕不被人接纳,或嫉妒别人,或男女交往困惑等,家长应鼓励孩子多交友,并在择友上加以指导。而过多指责、约束孩子,反而会使孩子在社交中缺乏自信。父母有责任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正确引导,加强交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品质。
作为孩子的家长,也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全面了解子女的内心世界和思维特征,注重子女的情感和行为表现引导,以自己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行为规范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为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创造最优的家庭环境。
2.4社会引导
作为社会各行各业,都要从关心祖国下一代身心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共创健康、向上的社会风貌,尽量减少或避免各种负面、消极因素对孩子的不良影响,为孩子成长成人创造良好环境。
3 结论
总而言之,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品德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直接间接地与其父母的言传身教相关。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家庭教育效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人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社会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正确、科学、及时的指导,对学生心理问题给予及时的疏导,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何迎春.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之我见[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02).
[2] 张炳前.当代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及对策[J].甘肃科技纵横,2007, (01).
[3] 朱学军.新时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学习(小学),2009,(04).
[4] 王心梅.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之初探[J].琼州大学学报,1998,(01).
[5] 张振宇.当代农村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11).
[6] 别忠全,杨丽娟.浅谈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