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重视乡村文化的人文教育价值。农村和城市是两个不同的区域概念,有着不同的文化和生活环境。这决定了在农村实施的人文教育应该和城市有所区别,不应随着城市的脚步翩翩起舞。虽然城市和农村的人文教育有着许多共同点,但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上要因地制宜,凸显各自的特色。因为一种教育只有和周围的环境相适应,才能发挥教育的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农村文化中拥有非常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乡村地域文化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地域、民俗文化传统,以及乡村生活现实中原本就存在者许多合理的文化因素,有着对于乡村生活以及乡村生活秩序建构弥足珍贵的价值成分。”[5]农村人文教育的实施必须吸收和借鉴农村文化中的人文成分,使学生容易理解和产生认同,同时结合现代教育的人文精神,才能使农村人文教育落到实处,造就健全发展的人。
3、改革以考试为主的教育评价制度。为了促进农村人文教育的发展,我们必须改革现行的应试教育评价体制,改变以分数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根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要建立科学、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探索多种教育评价方式,建立一个全面的、多层次的综合评价机制,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上,促进学生在道德品质、价值观、人生观、心理健康等人文素养方面的协调发展,推动农村学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共同发展,造就一个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完整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刘铁芳. 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第7页.
[2] 刘铁芳. 乡土的逃离与回归[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第71页.
[3] 朱永新.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教育该改革[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第103页.
[4] 郭祥超. 农村教育之价值本真“三教”价值的重新定位[J]. 集美大学学报,2005 (1).
[5] 刘铁芳. 乡土的逃离与回归[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第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