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课题的展示,课题车削视频的观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热情高涨的参与课题(活络顶尖套)的学习中来,让学生了解课题的加工过程。自然而然的引入到新课。
(2)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大致有以下内容构成:图纸,如图2所示,刀具的选用,如图3所示,刀具的刃磨方法与过程,刀具的安装,图纸的分析,工件的装夹,工件车削的步骤,切削用量的选择等,确定车削工艺,安全文明生产注意事项等。
图2 活络顶件套图纸 图3 加工刀具
图4 活络顶尖套加工工艺卡片
(3)现场操作练习
根据教学要求,在实训场地让学生巩固常用车刀的刃磨;工艺卡片的编排,如图4所示;工件的加工;要求学生遵循6S管理,遵循安全文明生产。
(4) 质量评价(自测与他测)
工件完成后,对照该工件评分表,
进行自我测量,并将各个数据如实填
入表内,对于未符合要求的,分析其
原因,并上交工件,指导老师进行检
测,现场给予学生成绩。工件评分表
如图5所示。
图5 工件评分表
(5)课后巩固
通过工件的批改、以及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总结,并布置实训报告。
四、课程建设的特色
《普通车床操作技能实训》“1+1”课程建设后,主要有以下几大特色:
1.校企合作:引进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与企业优秀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共同开发本课程新的教学项目、组织教学材料。
2.实训平台:课堂衔接车间,将普通车床生产车间、车刀刃磨间、工量具室、材料准备间、工件检测间、多媒体教室等连成一体,构建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直接体验真实的生产环境。
3.课程内容:以模块式进行开发、优化、整合,包含职业素养、车工基本功训练、车工技能技巧训练、生产型零件加工等。以任务驱动教学,构建岗位化的能力培养。
4.课程学习过程管理:以企业6S标准进行管理和实施,构建企业化管理模式。
5.学习效果考核评价:以过程考核为主,构建职业资格考试的考核评价模式。
根据本课程建设后的实施情况看,学生不仅掌握了车工及车工工艺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在培养职业素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在职业资格考试中,优秀率和合格率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参考文献:
【1】明立军 文恒钧 车工实训教程2006.12、机械工业出版社 北京。
【2】刘德冰 浅析车工生产实习教学改革 科技创新导报 2009年13期,第168页。
【3】杨进 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挑战与对策 职业技术教育 2004年第4期 第25卷 第36页。
【4】张爱臣 刘小伟 高等职业教育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初探 天津理工学院学报 2000年6月 第16卷增刊 第18~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