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试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当前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试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当前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互联网 sk007 | 张志义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课堂教学 课堂气氛 教学方法 学习方式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语文教学的成败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通过大量调查、走访发现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着三个问题:一、课堂教学准备不足;二、课堂教学气氛不浓;三、教学方法手段不新。本文就上述问题提出一些浅陋意见:一、热爱学生、吃透文本、创造性的备课;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三、优化教学方法,变革学习方式。

  【关键词】课堂教学 课堂气氛 教学方法 学习方式

  【正文】

  从新课程改革中不难看出新课程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必须以建构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宗旨,突出学生参与,突出学法指导,突出启发思维,突出教会学习,突出师生情感交融等。这些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成功,笔者就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供大家参考。

  一、课堂教学准备不足

  据笔者走访调查了解,我校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满意度只有70%左右,近30%的学生持不满意的态度;将近40%的教师对教材内容不熟,对教学参考资料囫囵吞枣。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我认为:教师对学生不了解,特别是缺乏对学生进行教育心理的探究;另外,教师对文本内容吃透不深,对教材的重难点把握不准。

  1、缺乏对学生情况的调查研究。

  有些教师根本不了解学生的特点,心理状况,盲目地进行教学,一律强调一般,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层次教育。我们都知道,孔子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主要从事教育,培养了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孔子教育的成功,是他在实践中注意分析总结学生心理是分不开的。例如,他对学生的性格、才能和志趣有深刻了解。并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而在这一点上我们有些高中语文教师做得很不够。

  2、对文本浅尝辄止。

  教师没能沉下心来走进文本,细细咀嚼、品味文本,以探得文本的本真意义,而是粗略地浏览,随意地解读,凭着经验和直觉肤浅地感受文本,然后再把这种直观感受传达给学生。这种内容上的浅尝辄止导致新课改实践层面的误读误教:只注重形式上的互动,而没注意互动的内涵和效果;只注重形式上的出新出彩,而不顾及基本内容是否被学生接纳;有的长文短教,大刀阔斧,肆意删节,以我为是;有的大搞全盘肯定满堂表扬,弄假成真,以非为是。特别是有些语文教师不注意平时的学习提高,缺乏一个教师所应有的专业历练,更谈不上对教育理论系统钻研和语文教学方向的准确把握。以这种情状去解读文本,任是搜肠刮肚也出不了新意,这种主客观因素就决定了读书的浮躁与浅尝辄止。

  二、 课堂教学气氛不浓

  在我国,受历史传统影响,师道尊严一直被视为金科玉律,课堂里严重地存在着此类阻碍因素。这样便导致了与学生的交流受阻,课堂气氛沉闷。

  首先,教师往往按照传统的师道尊严,扮演绝对权威的角色,侧重我讲你听、我写你记、我决定你服从,以长者的种种威严,不给学生有不满甚至反驳的机会。在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学生有不懂或是有疑问提出时,老师总是不耐烦地给他们一句:“你不会动脑筋吗?你不会自己想想?”或是“书上就是这样的!”给打发了。这样的情况很多,尤其是在语文课堂上。很典型的例子有:课文段落概括,教师就往往给学生教参上的答案,不允许有自己的语句。

  其次强调教师在教育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只看到了教师受过专门的教育与训练,认为教师了解教学目的,掌握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具有客观必然性,所以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和组织,都是应该由教师来决定,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则处于从属地位。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同时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这一观念源于我国封建教育中的师法和家法,学生只能跟随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教与学”本末倒置,导致学生的亦步亦趋、囫囵吞枣,最后抹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总之,传统教育只重视教师“教的一面,却忽视了学生学的一面”。

  三、教学方法手段不新

  1、以教案为主宰的封闭性教学

  课堂教学是按计划进行的,每节课无一例外地必须按照教案完成规定的教学进度(课时任务),这样一课时跟着一课时循序渐进地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特别是青年教师要备详案,每节课的内容和进程都具体地甚至按时间顺序分解在教案里。公开课上决不能越教案一步,不管学生是否知道了、掌握了、提高了,赶着学生往指定的步骤走,把教案完成了,教学目的也就算达到了。这种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封闭性的教学,封闭性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封闭必然导致僵化。

  2、以统一标准的一致性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习惯于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强调以中间状态的学生作为授课的标准,这就导致超过一般水平的学生感到太简单,缺乏挑战性而出现心理抑制,分散注意力;而发展状况低于一般水平的学生,因跟不上节奏而十分吃力,产生失败和无助感。这种状况的存在,难以实现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目标。而现在有不少课堂教学出现如此现象:教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恰恰是接受能力较快,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他们往往能提出一些比较新鲜的见解和主张,教师却误以为自己引导得法,就跟着这些“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走”,而中等生和相对比较差的学生则丧失了“发挥”的机会。这种现象在公开课中比较常见,违背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从而限制了大多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针对以上阐述的传统教育的弊端与原因,通过实践与探索,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如下几个方面:

  一、热爱学生、吃透文本、创造性的备课

  1、主动与学生沟通,热爱自己的学生

  教师与学生经常性沟通,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学生的朋友。爱,是教育艺术之魂。教育,是爱的教育;教育艺术则是爱的艺术。爱不仅是抽象的,也是形象的。二者兼之,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领大海,身心受到极大愉悦和舒畅。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学生。一个教师有了爱生的感情,他就会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为教好学生不惜呕心沥血,乐于去了解学生,亲近学生,研究学生,钻研和创造出教育学生的艺术和方法,从而得到了感情和教学效果的双丰收。

  2、吃透文本

  教师在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的同时,还应吃透文本,把握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只有把握了课文的内容,才能灵活运用各种创造性的想法和教学方法,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有的教学对课文不熟,上课囫囵吞枣,教师和学生都在“雾里看花”。如《祝福》一文,教师如果没有吃透文本,没有抓住重点,那么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只能完成对祥林嫂被逼改嫁、丧夫失子、沦为乞丐、悲惨死去等情节地了解,产生出一些对弱者不幸的同情。相当一部分老师在教学中只注重作品的思想深度,致力于对封建四大权,尤其是吃人的封建礼教的口诛笔伐。结果造成了学生肤浅的读文与教师深奥的传道的矛盾。这是教师没有真正吃透文本和没有抓住重点的缘故。结果祥林嫂的形象未能进入学生的头脑。而有的老师则会引导学生具体读文,让他们在故事情节中走出来,抓住关键的环境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叙述顺序、标题寓意等等进行分析领会,使祥林嫂的形象活脱脱地站在他们的面前,这样就达到了教学目的。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临床消化病《临床消化病》
《临床消化病》杂志,于198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2-1315/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病例报告...
同位素《同位素》
《同位素》杂志,于198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2566/TL,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技术交流、...
青海国土经略《青海国土经略》
《青海国土经略》杂志,于199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3-1061/P,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地产市...
时事资料手册《时事资料手册》
《时事资料手册》是半月谈杂志社系列刊物之一,被读者誉为“时事政策小百科”。 《时事资料手册》是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时政工具书,对初、高中毕...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Comput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Comput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 Computing》《国际自动化与计算杂志(英文版)》(双月刊)邮发代码:80-479,创刊于2004年,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主办的学术性刊物...
作文通讯《作文通讯》
《作文通讯》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2-1037/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卷首语、全...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