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教材分析
《武陵春》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词五首》中的一首。该词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词作,真实反映了她晚年凄惨的生活处境和忧愁悲痛的思想情感。词人通过通过新奇的比喻,新颖的构思生动地再现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了解词人的生活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了解词人前后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引导学生反复朗诵、指导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品析词的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诗词知识储备;并且学生在七年级时已学习过李清照的小词《如梦令》,对李清照的身世,早期优越的生活和思想、创作风格,有所了解,这些为学习《武陵春》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李清照的晚年凄惨的生活知之甚少,因此学生学习该词的主要障碍是对词人内心浓重的“愁”的理解。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词人生平、创作风格、及代表作品;
2、了解词的基本知识;
3、掌握吟诵词的技巧与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2、指导学生结合词的背景来阅读理解词的内容;
3、指导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品析词的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词的情感与思想;
2、认识古人对时世变化和身世变化所持的态度,在感悟中同古人心灵交融,多份情感经历。
学习重点:
1、掌握吟诵该词的技巧与方法;
2、指导学生结合词的背景阅读理解词的内容及品析词的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习难点:
1、在词中词人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
2、“闻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
学习过程:
一、课前师生谈话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昨天咱们见过面,今天咱们又见面了,老师发现同学们今天特别精神,那你们仔细看看老师,有什么发现吗?
生:老师,你变得漂亮了。(生笑)
师:是吗?谢谢你,可是你的意思是说,老师昨天很难看吗?(生哄堂大笑)
生:(生挠挠头)我是说您昨天漂亮,今天更漂亮。
师:这次我可真高兴了。大家看看,老师今天和昨天相比,到底哪里不一样?
生:我觉得您昨天穿运动服,看起来像个学生,今天换了衣服,像个老师了。
师:我本来就是老师啊?
生:我是说您今天看起来更正式,老师就应该这个样。
师:哦,我明白了,看来穿着打扮对一个还是很重要的。同学们,虽然刘老师今天穿得很成熟,可是我心里一直住着一个热情的孩子,希望接下来的课堂大家把握当朋友一样,放松心情,一起享受学习的快乐,好不好?
生(齐声):好!
师:同学们,七年级时,我们曾经读背过一首小词《如梦令》,词作者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我们一起来背背,背诵时,感受一下,这首词饱含怎样的感情?或者说,读的时候,你的心情如何?
生1:我觉得这首词给人一种很悠闲的感觉。
生2:我感觉读的时候很放松,很美。
师:是的,大家的感觉很准。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一个娇俏的少女,扬着被夕阳映红的脸庞,眼带笑意,望着眼前一片接天的莲叶,映日的荷花,还有飞散开去的鸥鹭,尽情享受着人生中最欢快的时光。谁再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3:我觉得这首词读起来很欢快,很高兴。
师:白驹过隙,光阴荏苒,53岁这一年,李清照又写了这样一首词——《武陵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词,走进历经沧桑后的女词人的内心世界吧!
板书课题、作者。
三、初读感知“愁”
1、师生讨论读词的方法
师:咱们首先来读一读这首词。可是在这之前,我们来讨论一下,要把一首诗词读好,应该做到哪些方面?
生1:我觉得要读得有感情。
师:要把握词的感情,并读出感情,说的很好。
生2:我觉得首先得把字音读准,节奏读对。
师:这是读诗词的根本,补充的很好。还有吗?
生3:我觉得语速、语调也很重要。
师:的确,要把一首词读好,必须读准字音,读对节奏,同时,还要读出感情。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词,注意字音、节奏。
(生自由朗读词)
师:哪位同学来读给我们听听?(指一名学生起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你不仅要当一个倾听者,还要当一个评论者,听完后,评一评这个同学的朗读。
(一生朗读)
师:谁来评评他的朗读?
生:我觉得他读的没有感情,读得不好。
师:我们既要看到他人的不足,也要看到他们的长处。你觉得他有表现好的地方吗?
生:我觉得他声音挺洪亮的,而且节奏把握的很不错。
师:我也这么觉得,而且,这位同学有两个很生僻的字读得很准,你们知道是哪个吗?
(生小声说“舴艋”)
师:是的,“舴艋”就是咱们平常说的蚱蜢,你们一起来读读。
(生齐读“舴艋”)
师:还有同学愿意来读读吗?
生:我来读读。
师:洗耳恭听。
(生大声的朗读)
师:感觉怎么样?谁来评评?
生:我觉得他读得很好,不仅字音读得准,节奏把握的很好,而且有感情。
师:大家一直提到这首词的感情,看来同学们一直在关注这首词的灵魂,那么,你们再自由读一读,能说说这首词里包含着怎样的情感吗?
(自由读,体会)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我感受到这首词抒发着一种愁绪,我是从“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一句看出来的。
师:是的,这一句似乎在告诉我们,“愁”,是这首词的情感主调,那么,你们觉得怎样才能读出这种愁情呢?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