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听了吴教授的《聆听学生的心声--------班主任心里辅导实务》的讲座,我知道了,新时期对班主任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的一级预防员。我感觉很有挑战性,对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的辅导工作,我充满了信心。
要想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我觉得作为班主任,应该有敏锐的观察力,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心灵。学生的一颦一笑,喜、怒、哀、乐,哪怕是最细微的心理活动,班主任都应该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的疏导工作。比如,排位,有的学生因为没有排到他理想的同位,或者没有排到他向往的座位,心里一定别扭,有的怀恨在心,记恨老师,有的甚至付之行动,直接与老师对着干等,这些现象屡见不鲜,有的班主任很头痛,也经常听到老师抱怨。但是,对排位,我有一招,那就是:从学生的思想出发,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明白老师排位的用意,让学生明白:无论我与谁同位,排在什么地方,都是老师费尽心思安排的,都是对我好,对我的学习有帮助的。学生有这样一种想法和态度,无论他与谁同位,排在什么地方,他们都能乐意接受。
班主任还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走进学生的心灵,随时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和生活需求,了解他们的情绪和隐忍,这样才能及时的解决学生的问题。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份快乐;如果你把忧愁告诉一个朋友,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不记得从什么刊物上看到这样一段话:对待孩子,一定要用情去打动他的内心,用情去解开他心里的各种疑惑,因为深深的感情会化开所有的矛盾与问题。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我都是想尽办法缩小师生之间的隔阂,以感情为纽带,以对话为挈机,采取多种方法和学生交流,走进学生的心灵。比如,有的学生不好意思当着老师的面说自己的心里话,我就要求学生,每周给我写一封信,内容不限,生活上的,学习上的,心里的小秘密等都可以写。这样我就有机会,走进学生的心里世界了。我会认真的读学生的信,并根据学生的问题及时的回复。这样时间长了,一来二去的,学生与我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了,我也就趁机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
尤其是小学班主任,更是事无巨细,要时刻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我一直都是小学的一名班主任,在我眼里没有小事,只要是孩子的事,都是大事,我都认真的分析处理,给孩子一个合理的说法。都是从细节做起,以小事为例,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利用班会、队会、板报、墙报及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等多种渠道,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加强班级各项制度建设,制定出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落实,让班级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在这一方面,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讨论,在老师的指导下共同制定出班级制度和公约。这样制定的制度和公约,学生会牢记于心,并选出监督员,让学生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当然,光有这些还不够,我觉得作为班主任老师还要有预见问题的眼光,平时要多观察学生的动向,能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时的纠正,及时的指正。比如我每天从教室门口经过,看学生都在干什么,或者是偶尔去教室看一下,看到学生做危险游戏的,要及时的纠正。孩子毕竟还小,自我约束力不强,所以在执行这些制度时,要做到及时的总结,及时的表扬做的好的同学,及时的指正存在问题的同学,并提出目标和要求。这些我都是每周班会一总结,一促进,一推动。
班主任还要与家长取得联系,沟通情况,共同关心和教育学生,在全班学生及学生家长中形成教育人人有责,家长、班主任、任课教师齐抓共管的良好运行机制,切实搞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导师,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在学生的一生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有的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孩子的心思是细腻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话在学生看来意义都不寻常,他们幼小的心灵都能解读出不同的内涵。所以,我们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一定要把自己心中的天平摆正,时刻记着:每个孩子都渴望老师的关注,渴望老师的关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爱”为依托,以“情”为先锋,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浓浓的爱,成为他们心灵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