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目前,许多中职生普遍厌恶英语学习,因在初中阶段由于英语基础没打好,认为自己不是学英语的料子,就越学越没有劲,成绩也越来越差,心态就更不佳,并产生恶性循环,形成心理障碍。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的灌输多于学生的思考,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重视,师生间缺少交流、合作。中专阶段,由于生理及心理的变化等原因,课堂上学生不如初中时那么活跃、爱表现自己。学生很少有机会实践,更谈不上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受到挫伤,他们往往对外语学习失去兴趣。那么什么形式的英语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一直是英语教师探讨的问题,也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目标之一。笔者认为英语课前演讲正是其中一项很好的活动。英语课前演讲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常见的活动形式。这种简单的英语演讲尽管只占几分钟时间,但对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及时复习巩固课堂学习内容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可以促使不愿开口说英语的学生开口,让愿意开口的学生得到锻炼和表现的机会。笔者在实际的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感悟,也有些困惑,现将本人在英语课前演讲中的一些做法与同仁们进行探讨。
二、英语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与对策
五分钟“课前演讲”就是利用每节英语课前五分钟的时间,让同学自选话题,锻炼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形式。这种课前热身活动在英语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同学们实践英语、体验英语、交流英语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五分钟“课前演讲”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锻炼交际能力和学以致用的机会,可以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可以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面对大众、克服恐惧心理的机会。但在使用五分钟“课前演讲”过程中,也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 部分学生的“课前演讲”没有处在真正的英语教学中,原因是作演讲时,角色扮演者自说自的,和听众的互动不够。
2、 有的学生“课前演讲”的主题比较陈旧、呆板,角色扮演者没有选择多样的形式,表演技巧不够,放不开,有的像背书。
3、 有的学生“课前演讲”的内容比较简单,角色扮演者仅把此作为一项任务而已,事前没有经过充分的准备。
4、 少数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尤其是来自农村初中的部分学生英语基础偏差,对英语缺乏自信,不太感兴趣,更不敢轻易开口,参与的积极性不够高。他们觉得自己在“课前演讲”中既作不了好听众,也扮演不了好角色,总是担心被其他同学嘲笑。
二、对策与成效
对策一、培养学生的自信,缓解紧张情绪
任何人第一次上台讲话或当众演讲都会紧张,只是紧张的程度不同而已。众所周知,紧张是由于缺乏自信而导致的。但如果说话者熟知他完成任务所需的外语词汇,将会有助于缓解交际紧张。所以为了避免学生产生紧张情绪,在英语课堂上,老师应该尽量做到多鼓励,多表扬。学生的五分钟“课前演讲”话题应该是他们熟悉、了解的,最好是他们自己写的语言材料。
对策二、改变模式,提高兴趣
刚开始的五分钟“课前演讲”都是每次一个人上台演讲,不能充分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为了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参与该活动,可以灵活的改变做法,有一个人上台演讲发展到多人同台表演。人员可以自由组合,内容可以自编对话、朗读英文原著、表演英语小品或话剧、领唱或合唱英语歌曲,或就某一热点话题交换看法或展开讨论等。这种模式的采用深受同学们的欢迎:一方面缓解了一个人上台的表演的紧张情绪,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极大的提高了他们的兴趣,也大大地提高了该活动的效果,同学们普遍反映较好。
对策三、加强教师指导,促进师生交流
在每位学生上台表演之前,教师应该主动的去辅导学生的创作,帮他们选择符合自身认知水平和我们所学相关的语言材料,指导运用一些我们所学的词汇、句型,并修改易犯的语法错误、纠正其读音,这样不仅能够加深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有针对性的辅导,而且能让学生本人更有自信去表演,也能让其他学生听的懂,参与的热情也就会高涨些。
对策四、 鼓励学困生,大胆参与,体验成功。
对于英语基础偏差,对英语缺乏自信,不太感兴趣,更不敢轻易开口的学生,教师不应放弃他们,应该帮他们选择适当的角色,让他们也有所成就感。教师作为学生的监督者,要有目的的去协调学生的活动,使其不断朝着有利提高他们交际能力的方向发展。同时教师作为课堂管理者,要将活动与学习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交际要求更紧密的结合起来,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教学的有效性。
对策五、多元评价促进提高
每次五分钟“课前演讲”之后,教师应该就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如Content (内容)、Pronunciation & intonation (语音和语调)、Loudness &clearance (声音响亮和表述清晰)、fluency(流畅)、Emotion & Body language (感情和身势语),侧重表扬,这不仅能使个人明确优缺点,而且能让其他同学有所借鉴。当然,评价时一定要注意度的把握,避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有时也请学生进行点评,最后每个人给演讲者打分。
成效: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堂上短短的5分中的“课前演讲”往往需要课后一两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的准备。在准备过程中,需要学生充分调动自己所学的词汇、句型、语法等相关知识储备,精心选材,组织成文,再反复朗读,注意发音,直至背诵,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成就感由然而生,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得到发展,增强了自信心,使学生能真正的参与此项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为今后更好的学习英语奠定了基础。
三、在实际教学中,我认为中职英语课前演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强调主体地位
教育者应承认受教育者的差异,并关注这一差异,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课前五分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搭起了舞台。口语较好的学生演讲起来往往雄辨有力,一气呵成;而口语略差的学生的表现欲望毫不逊色,他们往往精心准备,一展才华。
2、要激活师生互动
课前三分钟说话为师生提供了互动式的活动空间,即由师生双方共同参与,活动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有多种相互作用方式。活动中,还训练了学生的提问能力,学生对问题的发掘能力,学生的回答问题能力,以及演讲者的应变能力,等等。例如,有一位学生曾经提问:"What can we learn from Yang Liwei?"这一问题激活了大家的思维,教师也在问答的过程中走进学生的世界,体验学生的情绪,感受到师生在课堂上焕发出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