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摘要:作为高等院校美术专业专科教学阶段,基础教学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对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必须把基础教学与素质教育相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各方面能力素质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使学生的各项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高等院校 美术专业 基础教学 生源 素质教育
近年来,随着各级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生源较为复杂,尤其是地方院校美术生源的专业素质出现日趋下降的现象较为严重,其主要原因是这类学生在入学前大多只经过短暂的美术补习、考前进行短、平、快等专业强化培训,使其专业基础较为薄弱及知识结构单一等因素就会给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带来不少的难题。为此,面对这样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作为一名高等院校的美术专业任课教师,应该怎样来克服目前所面临的困难,让整个教学模块平稳地向前推进呢?本人认为,根据目前学生的整体情况并结合当前教学发展目标,学生的素质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而我们的教学形式也应立足于学生的具体实际,改变过去的传统教学观念,不能再用过去传统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学生素质的高低。尤其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改变过去的美术专业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基础教学,使其在日常的素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作用,使学生各方面的基础素质能够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以便提高当前基础参差不齐的生源的学习质量,并为这类学生打好基础,为此,加强基础教学,全面提高美术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是我们每一位在校担任美术教育教学的教师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一
、在高等院校美术素质教育教学中不断加强基础学科的学习和训练,明确基础教学的基本任务。基础学科是所有美术专业服务的基础课程。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素描——解决基本造型问题(比例、透视、人体解剖、构图、形体结构、明暗调子、素描基本技法及画面表现等等;色彩基础——色彩基本理论,色彩基本表现方法;图案与构成基础——各类图形及构成的基本原理、规律及表现方法;美术史论——中外美术史及美术理论;中外语言与文学(会写作)及其他“公共课程”。即使在现有的模式下,随着艺术发展的多元化,随着培养目标愈来愈超纯艺术的范畴,我们的基础学科也应尽可能具备这种全方位的特点。将基础教学作为重要的课程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不断让学生意识到基础教学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1、充分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素描造型能力及色彩的基本表现方法,为整个学习过程打好专业基础,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掌握基本技能,从而不断提高每个学生的基本功。同时也是我们每一位高校美术教师教学的任务之一。近几年来,高校美术生源质量下降较为严重,造成这种不良现象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一个原因是学生的入学动机。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报考美术专业并不是发自内心真正的喜欢美术,而是由于文化基础较弱,无法通过正常的普通专业升学考试,同时又在家长和社会的压力之下才勉强做的选择。另一个主要的因素是学生迫于高考进行不完整、不系统基础应试训练。因此,为了能克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上述不良的因素,我们每个美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由深入浅、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进行教学,让学生都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尽早地提高他们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强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不断引导学生学会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学生自己的艺术修养。
高校美术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注重对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首先要引导学生对艺术审美能力进行理解,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去感受艺术之美,怎样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怎样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让学生真正地懂得“美”在艺术生活中的含义等。其次,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艺术造型时去感受生命,感受形式,感受画面和感受意境。也就是说,要充分引导学生在学习造型艺术的过程学会将艺术生命、艺术形式 、画面及意境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入到每个艺术造型之中,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统一体。再次,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既要注重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又要注重对艺术审美意识的培养。由于对艺术审美意识的培养和训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艺术表现规律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熟练的技法,而且更要深入引导学生了解熟悉艺术发展历史,使学生具有欣赏艺术的趣味和评价艺术的洞察力。基础训练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不但有技能、艺术思维方面,还有人文素质方面的内容。如果在基础教学中将艺术历史背景与专业基础课紧密结合,让艺术史生动起来,让艺术成为活动参照,就会更多地帮助学生对艺术进行科学的感受和思考。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社会的需求,是高等院校美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适应社会需求,为整个社会的建设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服务。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基础教学中就要学会把握好基础训练与创造性思维二者之间的关系。由于基础训练与创造性思维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在教学中,严格、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基础训练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良性开发。既要突出其实用性和针对性,又要不断倡导基础与创造的衔接,促进基础与创新的互动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基础教学中不能再停留在过去那种单一、狭隘的教学层面上。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严格和科学的基础训练,使学生在具备基本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其在未来的艺术创作中能够灵活运用和发挥,使其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二、在具体的教学中加强基础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紧密结合,明确基础教学在整个高校美术素质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1、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和升华。德、智、体、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素质教育的宗旨又是将知识、能力和各方面的素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几个方面恩能够协调一致的发展。不断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因而,美术教育就成了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
2、随着社会对美术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高等院校招生美术专业的学生规模不断的扩大,美术教育已经从过去的精英教育模式向大众化教育模式转换,高等院校美术教育的重点再也不是培养专门的艺术人才,而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各种高级美术人才。而要使素质教育深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就要将素质教育真正地深入到具体课程教学之中去,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基础教学是高校美术专业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高校美术专业教学的基础,其在教学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明确学生在高等美术船也学习的核心任务是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掌握基本技能,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不断地引导学生,使其明白基础教学对其基本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加强老师对基础教学在高校美术专业教学素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探索美术教育的发展变化规律。重视基础课教学理论改革和学习,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将教学内容特色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过程情感化。把素质教育深入到基础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各方面素质相互促,、协调发展,才能培养学生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合在一起,才能使自己今后能成为一名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美术人才,同时也就体现了基础教学在高等院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