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走向何方-------- 《弟子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走向何方-------- 《弟子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来源:互联网 sk009 | 陈小萍 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弟子规,心理健康教育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2.1.2自我完善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其实从本质而言就是个人自我完善的教育,除了对父母的孝敬之心,弟子规中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逐步完善自我,即谨、信、泛爱众和亲仁。

2.1.2.1谨

 古圣先贤曾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很多的人际纠纷矛盾的产生与我们自己不能很好的约束自己的言行有着很大的关系,弟子规中关于谨的这部分论述,对于当代大学生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给予了宝贵的启示,谨,这个字寓意谨言慎行,都在讲言语、行为的分寸,「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都是言语、行为当中的分寸,我们也要谨慎去对待。一言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所以生活能谨慎,就可以免掉很多的错误,甚至是灾难都有可能。是我们一个人对于讲出去的话也应该三思后行,也应该提高敏感度,我们出去的话会不会伤害到对方,要有这样的谨慎度,在言语当中处处流露为人设想。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基础教育中过分的重视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人格的塑造,很多的学生在家不懂得孝敬父母,在外更不懂得与他人交往时的言语分寸,这些往往给他们的人际交往带来很大的困扰,很多心理问题由此而来,如果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始终能以谨慎的态度对待,那么困扰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问题将大大的缓解。

2.2.2.2信

《弟子规》在这部分的开篇中“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就当今的教育中一直大力提倡的诚信教育,不仅在大学生当中,在整个的当前社会中人于人之间缺乏诚信,相互之间充满猜疑,由此而引发的无穷的矛盾纠纷,论语中说“人而不信,不知其可”这是自我人格修养的关键一步,如何做到信呢,弟子规中认为从一个人说话办事、对人对己的态度行为做了详细的论述:例如其中提到一个人说话办事的时候要谨言慎行,“话说多, 不如少,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每一个字都给我们以相当的启示,且发人深思。

2.2.2.3泛爱众与亲仁

《弟子规》中“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部分论述了儒家文化的精华“只要是人类,不分种族国家,不分高低贵贱,都需要相互关爱”由此可以退而广之,凡是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一切生灵,我们都应以一颗慈悲心待之,近年来在大学生当中发生的恶性事件中,从给狗熊泼硫酸、虐猫事件,马加爵事件到现今一系列大学生的自杀事件,深深的反映出当今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对生命本身的意义与价值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即便掌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诸多知识,那么对这些知识的掌握仅仅限于表层,很难进入其灵魂的深处,其结果便是“无力接受挫折,无法理解生命本身的存在及其意义,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 [2]只能是以一颗冷漠的心对待周遭的一切,那么所建构起来的心理防御体系一触即溃,犹如空中楼阁。当今,“年轻人接受各种各样的教育,却对于了解生命整体意义,以及与生存息息相关的主题,茫然无知,有哪件事情比这个还要讽刺的呢”,[3] 与国外相比中国大陆一直不重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研究还存在很大的空白,教育只是充当了谋生的工具,而很少启迪学生认识生命,了解死亡,进而认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泛爱众与亲仁与亲仁则启示我们当今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生命教育是相当关键的一个环节。通过这部分的教育使学生能理解衡量人生成败的标准和尺度,进而认识到人不仅仅为活而活,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努力保持内心世界的完满和富足,拥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是人拥有幸福的前提和基础,而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则因人因物而异。

2.1.3生活适应的教育与辅导

 完善人格,维护心理健康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一步步完善,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维护心理健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如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上,《弟子规》中从珍惜时间、穿衣、吃饭、走路等点点滴滴做了深刻的讲解,“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钮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联系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我们就会发现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在很大程度上与从小养成的种种不良的生活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生活过分追求奢侈、浪费,讲究吃穿,出入社会上的不良场所,好逸恶劳,长期以往耳濡目染,精神世界污染日益严重,如何能使心理健康呢,弟子规中关于这部分的论述,为我们开展大学生生活适应辅导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那就是从简简单单的吃饭、穿衣、走路开始!以切实弥补基础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失所造的缺憾。 

3 将孝悌仁爱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

目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的来说并不令人感到满意,在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上显得苍白无力,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原因是从基础教育开始,我们的教育就把“德才兼备”变为“才德兼备”始终把能力的发展,知识的传授放在教育的第一位,而将学生人格的塑造,品格的培养退而其次,很多的学生在基本的如何为人处世方面长期显得“营养不良”,在家庭当中缺乏对父母的基本的感恩与尊重之情,在外不懂得与人正确的相处之道,对自己不懂得如何自爱、自强,自私自利的倾向越来越严重,如此在家庭、学校与社会交往中则无法立足,长期以往必然导致诸多方面的心理问题,但能够让一个人人生能走得踏实,圆满的不是学历,而是德行与良好的心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预防性为主,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良好人格的发展,而懂得如何孝敬父母、如何与人相处、进而能够完善自己的人品修养是健全人格的保障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前提与基础,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落脚点就在教育学生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加强自身的修养,其根本的落脚点在中华名族的几千年来立世的根本:孝悌仁爱,对父母亲的孝心、对他人乃至所有生灵的仁爱之心,是一个人立身于世的根本,这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根基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当前,在西方心理学占据世界心理学主流的情况下,心理学的中国化或本土化,不仅仅是一种研究的社会文化取向问题,更是中国心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问题。作为心理学组成部分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样应注意中国化发展的方向”【4】而心理健康教育中国化发展的出路就在于,我们应该将国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先进的技术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结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若要真正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笔者之愚见恐怕还得从为人处世的点点滴滴给学生教起,将传统文化中的孝悌仁爱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唯有如此,才能做到标本兼治。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主办,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创刊早的财经类类学术刊物之一。双月刊。本刊融现代感、前瞻性、思想性、理论性和性于...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语种:中文,开本:16开,出版地:北京市,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
现代机械《现代机械》
《现代机械》杂志,于197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2-1046/TH,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国外技术、...
新疆石油科技《新疆石油科技》
《新疆石油科技》(季刊)创刊于199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委、自治区新闻出版局正式批准(准印证号:新疆内部资料(刊形)第0050号),由新疆石油学会主办、新疆油田公司工程技...
临床护理《临床护理》
《临床护理》杂志,于200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4-1251/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手术室护理...
信号处理《信号处理》
杂志之家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信号处理》杂志官方网站。订阅投稿请联系杂志社。电话:010-64010656,地址:北京鼓楼...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