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浅谈新时期中学德育工作思路的构建
浅谈新时期中学德育工作思路的构建
来源:互联网 sk005 | 林洲辉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新时期;中学德育;思路;构建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  在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后,学校德育工作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时期如何面对新思想和新问题的涌现,如何面对新的挑战,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适应新变化。只有在全面认识和分析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问题和原因基础上,坚持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方式,采取得力有效的措施,才能推动这项工作健康开展。实践表明,更新思想观念、实施科学管理、加强德育实践、构筑系统工程的工作思路和有益探索,不断强化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新时期;中学德育;思路;构建
 
2010年,对于中国教育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纲要》指出:“教育要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先,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势,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宏伟目标,就要求我们全体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德育工作者必须对新时期的德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以负责的眼光地来认识新时期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今天,我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许多新思想、新问题不断涌现,新时期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要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又要有较高的文化品德修养。这就为德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新时期如何加强和改进构建中学德育工作的思路?
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环境,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和部分人心目中的德育定位落后于社会变革中的学生的教育要求
长期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沿袭“运动式”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抽象、空洞而一成不变,缺乏较强的层次性和针对性。这种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对今天要求个性发展的中学生来说,无疑会产生某种“逆反心理”,难以发挥德育的特有功能。甚至在部分人的心目中,德育工作被视为“虚功”,可有可无,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德育工作只能是“口头上有地位,行动上无地位”,致使德育工作投入多而产出少。
(二)社会环境冲击着学校构筑的道德信念
当代中学生处于对外交流日益扩大、通讯传播不断扩展、社会活动日趋多样化的社会氛围之中,每天都接受着广泛的社会影响。他们在社会、在家庭,耳闻目睹的是许多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而在学校接受的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前途教育,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受到的是愉悦的道德情操的熏陶。因此,当学生一旦接触社会或走向社会时,他们就会深深地感到学校和老师灌输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念,只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学校苦心构建的道德信念,在社会现实面前显得那么单薄和脆弱!这一现象,已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德育工作。
(三)社会的负面影响抵消了学校思想道德的正面教育
长期以来,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是正面的、正统的教育,而客观存在的社会阴暗面,又迫使他们被动地、茫然地去感受生活的多重性。这样,社会生活中积极与消极、美好与丑恶、文明与愚昧、先进与落后的矛盾现象,必然使中学生单一的思想和单面的价值体系产生裂痕,给中学德育工作带来了正负抵消的作用。而当前来自社会负面的“冲击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利益分配不均和价值观念的扭曲现象带来了部分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失衡,社会上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造成了部分学生“厌学”和“流失”。作为一所公办初中校,现在要承担50%左右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工作,如今大部分农民工子女由于父母亲只顾及生活甚至是生存问题,关心经济收入问题,对子女只能采取“放养”的形式,殊不知初中阶段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时期,青春期适应分化问题是家长所不能忽视但是却遭到了他们的忽略,这些孩子的心目中总是认为为什么同样作为学生,他们不用怎么打拼,却能享受比较优裕的生活,而我却要这么遭罪呢?这样的印象不断地重复在他们的心中,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失衡,最后就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在他们看来,我再怎么读书,也不能享受到优裕的生活,在这人群中就出现了“厌学”和“流失”。
二是社会风气、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如市场经济的求利性,会诱发和助长“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倾向;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被引入社会政治生活和人际关系、社会非经济领域,搞“权钱交易”,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功利化、实惠化、金钱化倾向等等。这一切都扭曲了学校德育的社会价值。现在的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丰富,信息量非常大,尤其是网络对学生更是诱惑力极大,网络宣传中社会风气及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主导了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对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冲击是相当巨大的。“5+2=0”或许就是这样得来的。
三是音像书刊、舞厅、电子游戏等社会生活及娱乐环境中存在的“病菌”,侵蚀着中学生的灵魂,影响着他们的思想、生活方式和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
四是家庭教育相对畸形的发展与学校全面育人的目标发生了矛盾。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他们在物质需要上舍得对子女的大量投资,而对孩子的精神需求却很少关心。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了智育重于德育、甚至智育可以代替一切的片面印象。这种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的不平衡,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家长们对子女的要求可以说是做到有求必应,尤其是物质上。在他们看来只要物质上保证了,孩子一定会把书读好的,成绩一定会上去的。殊不知如今的孩子不只是物质上有需要,精神上的需求更是家长甚至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难以想象的,精神上无法得到满足后,就会给孩子造成这样的错觉:读书就是为了成绩,就是为了成才,其实成人比成才要更重要,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才能真正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面对新时期德育工作遇到的新情况,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文件和法令,使学校德育工作从此有法可依,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特别是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学校德育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新时期广大德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方式。具体就是实现四个转变: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小学语文《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月刊)创刊于2007年,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教学研究期刊。 《小学语文》是与语文课程改革、教材发展、教学实践同步,着...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杂志,双月刊,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长江师范学院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
大学化学《大学化学》
《大学化学》杂志,于198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1815/O6,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化学实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杂志,月刊,于200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湖南教育厅主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
舰船电子工程《舰船电子工程》
《舰船电子工程》(月刊)创刊于1981年,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九研究所主办、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主管。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会刊,同时也是中...
舟山市人民政府公报《舟山市人民政府公报》
《舟山市人民政府公报》(月刊)创刊于2004年,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