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学生获得充足的学习时间和广阔的学习空间,帮助学生选择科学的学习方法。2009年2月,由淄博市教科所宋昆谋主任主持的“学习改革实验”课题在淄川区淄河中学启动。
该课题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目的,以养成“预习、提问、做事、演讲、读书”五种习惯为主要内容,一周一节的“学习方法课”是该课题的主阵地,学习改革实验论坛、科技实验小组活动等作为辅助,帮助教师专业成长,促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总结学习规律,提高学习质量。其中以记录“记录素质教育的发生现场,发现学会学习的成长细节”的《淄博市学习改革实验简报》已经编辑印发50多期。
一、理论引领,高屋建瓴,指引教师专业成长。
4、5、21、22、23期对学习改革实验中的“五项修炼”即预习、提问、做事、演讲、读书进行解读;17、18、19、20、44、45、48、49、51期则对孔子、杜威、陶行知等教育大家的有关论述与生本教育的联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等进行了解读和论述。通过这些材料,教师和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教育发展的形势,做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与学习改革实验的有机融合。
二、关注细节,集腋成裘,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每周一节的学习方法课,老师都要求学生们填写《学习习惯修炼记录表》。这是其中一份实验简报对一份修炼表进行的记录和点评:
我们在上语文课的时候,经常是老师让我们自己起来回答问题,很少点名;最近,上地理课的老师也是让同学们自主起来提问别人,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
自己起来回答问题,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还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勇气。最后,自己起来会不好意思说方言,因此,会尽自己的能力说得最好,所以,这是一个好现象。
我打算以后多自主地站起来回答或提问问题,以带动别人看到这件事的好处,都去这样做。
以上三段,是2008级一班演讲调查官孟凡胜同学在2009年10月23日填写在《学习习惯修炼记录表》中的内容。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改革,“让我们自己起来回答问题”,受到学生欢迎;地理老师也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让同学们自主起来提问别人”,对于课堂上这样的细微变化,学生立即就感受到了,并且支持老师的做法。老师与学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改变了课堂教学的传统做法,实现了教学相长。这是素质教育具体的推进过程,这是学会学习的成长细节。我国的教育改革离不开这些微观变化,基于这样的微观变化才能积聚成巨大的教育改革洪流。
三、学生习作,展示舞台,张扬学生个性
实验简报记录学生学会学习的细节,也是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学生对学习的感悟、体会,好的想法、建议,语文习作等都在简报上体现。这是第7期实验简报的内容。
在闲暇中,也可以学到很多
在节假日的休闲中,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健康的闲暇生活,可以愉悦身心,也可以学到知识、滋养品德。下面是初中二年级张瑞彬同学在2009年9月25日写下的一段闲暇生活。
上个星期六,我和张惠馨同学拿上袋子,就去爬山了。一边爬,一边玩,一边摘枣,一边摘石榴 。张惠馨还收获了一条大豆虫。我们还在一些有野草的地方找到了一些“后娘罐” 之类的东西。
我们就像是在超市一样。这样的拿点,那样的拿点。我们两个还有够挑剔的呢,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和你们说吧,能吃的东西我们要先品尝一下,如果不是很好吃,再多我们也不摘;如果好吃,我们就奋尽全力多摘一些。我们看见的石榴大多数都不怎么好吃,袋子里的石榴就没有特别多。
我们一边走一边吃,回到家里袋子里的东西就很少了。不过,收获蛮多。有劳动,有友谊,有快乐 。
读罢张瑞彬的这篇游记,我们可能搞不清楚“后娘罐”是什么,可是却分明看到了她们满载而归。她们谋划在先,看似顺手牵羊,其实是有备而来;她们在选择,袋子里的东西,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这篇游记,不是从文字到文字,而是来自生活,有着沁人心脾的芬芳。
健康的闲暇生活,这是一道经常摆在学生面前却不易做好的作业题。老师要经常关注同学们的答题情况,指导同学们做好这道题。
四、反思总结,升华提高,力推教改深层次发展。
简报随时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反思,对好的现象和做法进行及时总结,下面是第24期对发生在2010年3月17日,我校与马尚一中举行的生本教育校际研讨会进行的反思总结。
生本教育校际研讨会召开
2010年3月17日,生本教育校际研讨会在马尚一中召开。淄川区淄河中学、张店区马尚一中在开展生本教育研究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这个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发现问题、提高生本教育水平,成为学校面临的共性问题。
研讨会包括听课、座谈、考察等形式,内容涉及生本教育的特点、课堂模式、教研活动等。通过研讨,生本教育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只要学生愿意学,喜欢学,学生的成绩就不成问题。”
“教学环节要少,学生活动要多。”
“教师要多在学生生活方面做文章。”
“学生合作,不只是形式,而是生本教育的自然模式。”
——这些话语已经成为教师心灵沟通的桥梁。
淄河中学孟校长与马尚一中李校长达成共识,要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主阵地,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谁抓住了课堂教学改革,谁就赢得了素质教育的主动权。今后,两校将继续采取具体措施,盘活教育资源,把生本教育推向深入。据悉,近期淄河中学将派出30名教师与马尚一中教师继续研讨生本教育。
这两所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领导和教师的思想高度统一。老师们在回顾学校走过的改革历程时,没有感到抵触,只有困难和对困难的克服。面对困难和对困难的克服,老师们收获的是满满的幸福。
是怎样的管理措施成就了这番事业?
答案是领导者的人格魅力?还是优秀的制度设计?我们将继续跟进探索、寻找答案。在跟进探索中,我们要记住老子的一段名言,并与两所学校的师生共勉,祝愿全市的生本教育实验走出一条良性、可持续的教学改革之路。《老子》第十七章载明:“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这段的意思是说,最好的管理者,团队不知道他的存在;次一等的管理者,团队称赞而亲近他;再次一等的管理者,团队畏惧他;更次一等的管理者,团队反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