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成长,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学习做人和学习知识技能。孙子日:“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作战与教学虽属两个不同的范畴,但在技巧性方面两者有着许多相同点。学生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若师生间隔着一垛无形的心墙,教师纵然施予学生再高超的教法,给予学生再高超的学法,教学也有可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反之,若师生关系融洽到无话不说的地步,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就有望收到事半功倍的神奇效果。
允许学生遮掩
养过猫的人都会发现:猫抓不住猎物时,会马上认真地用舌头梳理身上的毛。更有趣的是答案。根据动物学家研究,猫抓不住猎物时会感到尴尬,为了遮掩窘态,便装做整理身上的毛,避免围观者取笑。猫够机灵吧!感叹之余我觉得这顺理成章且非常熟悉:话说得与别人不投机,立即岔开话题或傻笑一阵带过;跌倒了爬起来整理鞋带;唱歌走调时就干咳几声;背诵一段文字材料“卡壳”时就抓几下头皮……转移别人视线的同时也掩饰了此刻的局促。
我铭记着上述遮掩失误的各种情形,在严明纪律的前提下,对犯错的学生适当宽容。我班上有个男生小涵,聪明伶俐,但有明显的懒惰习气。有一天,他一次练习一题未做。我利用课余时间找到他问原由。他说是昨晚自己在家时右手大拇指剜了,不能写。我瞥了他的右大拇指一眼,并未发现他那儿有红肿、青紫等异常情况。“他在说谎!”我心里一阵愤怒,真想破口大骂!可转眼想起猫的灵动表现,就强压住自己情绪的巨澜,和谒地说:“那这样吧,你把练习册放在身边,等你的右手伤好后把这次练习补做上。”话音未落,他紧皱的眉头顿时舒展了,高兴地叫道:“请老师放心,我明天一定补做完!”第二天他果然把补做的作业交给了我。从那以后,小涵虽有作业马虎等毛病发生,但再也没有出现一次作业“全空”的情况。这件事让我明白:对犯错的孩子,有时候宽容比惩罚更能收到教育效果。
教育学生执着
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学习知识技能时,一遇到困难就停下来问老师,缺乏自我探究和钻研精神,妨碍自身发展。为在这方面对学生矫正,我对他们讲了生活中自己的发现——
我看到后院一只蜘蛛正在结网,经历了许多艰辛: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步向前爬,小心翼翼,翘起尾部,不让丝沾到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再把丝收紧,以后也是如此,历经一阵奋斗,终于结成了一张致密的大网。
我点拨说:蜘蛛不会飞翔,但它能把网凌结在半空中,它是勤奋、勇敢、沉默而坚韧的小动物。它的网制得精巧而规矩,八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这样的成果,使我油然想起那些默默无闻的成功者和深藏不露的隐蔽工作者。请你们记住:蜘蛛不会飞,但它照样把网结在空中,秘诀是执着创造奇迹。执着是信念的体现,而信念是无坚不摧的力量,当你坚信自己能成功时,你定能成功。你们平时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要发扬蜘蛛的执着劲,自己或与同学一起想办法攻坚克难,这样才能稳步发展。
从那以后,班里刻苦钻研的风气逐渐形成,学生完成的作业量未增,学习成绩却日益硬朗。
激励学生成长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下列一则故事:
1968年,教育研究人员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在一个学期开始时,“随意”指定某地20%的学生,并郑重告诉他们的老师:这些孩子属于“潜在的学习进步者”。其实这些孩子并非真的“与众不同”,也没有迹象表明他们将比其他同学更能取得好的成绩。而对那些被蒙在鼓里的教师来说,可理解此举为一场“骗局”。但是,这样做却得到了意外收获:当教师对这些学生充满“期望”的时候,一学期下来,这些孩子竟真的没让他们的老师失望!①
“神!”看完上述故事,我的灵魂震撼了,心被迷住了,开始学着上述两位大师设计自己的实验:我首先在自己班上物色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女生小静作为“目标”,然后找三十多个学业成绩不如她的同学个别谈。谈话内容大致相同:你聪明,只要上课积极思考,认真完成作业,期末时学习成绩有望超过小静!此话一出,这三十多个同学几乎都露出惊讶、怀疑的神色。我笑着鼓励说:这不是异想天开,通过前一阶段的观察,我确实发现你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命运就掌握在你自己手里!
在平时的回答问题和批改作业时,我对这三十多个学生常鼓励有加。一学期下来,他们果然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提高。我欣慰地体验了一次在小花丛中“潇洒走一回”的美感!新学期里我再给他们定新目标。在饱尝了一次次跳跃带来喜悦的同时,他们一步步上进了。
教育学生节俭
在教学生活中,我常看到一些学生贪图享受。为了对他们的不良行为及时矫正,我首先给大家举了正反两个例子:
美国富可立国的微软公司原董事长比尔•盖次在隐退前,把自己580亿美元的巨额财产悉数捐给国家慈善基金会,没有自己享受,也没有留给子女享受。当人们问及他此举的初衷时,他坦诚地说:“我只是这笔财富的看管人,我需要找到最合适的方式来使用它。…我不是在为钱而工作,钱让我感到很累。…我曾经关心财富的积累,但我已经超越了这个阶段,现在考虑的是回馈社会的责任。…如果你已习惯了享受,你将不能像普通人那样生活,而我希望过普通人的生活,我害怕享受。”②
我国宋朝大贪官蔡京,大肆搜括民脂民膏,贪下天大财产,享尽天下富贵,最终受惩罚,自食恶果,穷饿而死。
接着,我请大家讨论,谈谈自己生活中大大小小贪图享受的事。我作了如下点拨:比尔•盖次的“害怕享受”,不是吝啬小气,而是豪放大气——扶贫济困,施舍慈善与关怀,反哺社会,履行责任与义务。享受,是欲望的满足,而且大多是生活欲望的满足。它是人们图谋的,也是人们该节制的。否则,欲似火,不遏则燎原;贪似风,不遏则狂吼。贪图享受放纵自己的欲望,会烧坏自己的神经,会卷走自己的才华,进而冷漠人类的情感,泯灭人间的大义。不但不能增殖生命价值,反而会损害生命,招致灾祸。更有甚者,如宋朝太师蔡京,欲壑难填,进而作非份之想,求非法之得,穷奢极欲,落得可耻下场。《史典•愿体集》中说:“凡人败品败名,钱财占了八分。”重节俭,戒享乐,是文明的生活方式,奢侈浪费、贪图享受是精神空虚的表现。有识有为之士,情牵社会,魂系苍生,对享受有敬畏之心、节制之意,有着高尚的思想境界,记着回报社会的责任。请大家记住:个人的生存,离不开大众的滋养;个人的成功,离不开社会的哺育。
从那以后,我班上再也没有出现穿着夹袄开电扇、课间吃休闲食品的不和谐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