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学生两极分化问题的若干思考
学生两极分化问题的若干思考
来源:互联网 sk010 | 赵伯庆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新课程理念 两极分化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师生平等、教学民主已成风气,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课堂局面已开始形成。但是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如“合作学习的实效性问题;先进的教学方式与落后的教学设备的矛盾问题;教学方式变化与教师知识储备不足的矛盾问题;学生间的两极分化问题”等等。这里对新课程实施中的学生两极分化问题进行探讨。

  一、问题分析

  所谓“两极”,就是指学生学习的好、差程度。这种差别,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会有。形成的原因,既有先天禀赋的不同,更有来自后来的环境、所受教育的影响。所以,这种差别是客观存在的。

  本文所谈的问题的焦点是在“分化”上。是指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受新课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改变的影响,学生学习情况向两极分化,即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到底是否存在这种情况?是否具有普遍性?根据调查,答案是肯定的。“分化”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新课程为绝大多数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学习优秀者将更加突出

  过去的教材,因为有具体的大纲作指导,教师讲什么?如何讲?讲到什么程度?大纲都做了具体的规定,教师只是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范围都限制在大纲规定的圈子中,加上主要是以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主,学生学习的内容、思维的方式都受到了不同形式的限制,所以学生表现在学习上的差距显得不是太大,实际上成绩拔尖的学生受到的限制很大。而在新课程形势下,由于教学内容的变化,课堂充满了一种民主的、和谐的气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互动,把课堂推向了一种全新的境界。在教学内容方面,新课程信息的呈现形多样而有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的不唯一且具有开放性等变化,都在很大程度上给大部分同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空间,激活了大部分同学的思维,激励着学生去导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们通过实际调查发现,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更适合那些智力较好、反映较快的学生,他们无论是合作讨论、还是实践操作,都具有着超常的发挥。这正是新课程的优点所在,也应该说是向上一级“分化”的原因吧!

  (二)新课程也确有一小部分同学不适应,成了“分化”的另一级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通过调查实践我们发现,和绝大部分同学相比,另有一小部分同学,他们上课不发言,讨论当听众,甚至不记笔记,不做作业,完成成了班级的“旁听生”。对此,我们做了如下分析:这些学生实际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学困生,在他们身上表现出的特点是自制力差、学习主动性不够、自身品质差、学习兴趣不够浓等。在过去课程条件下,大家都在被动、接受的情况下学习,老师对大家的要求一样,学生都在接受着同样的学习任务,回答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老师对大家的关注也是一样的,这种被动的接受,同样的要求,迫使这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当然,这种被动学习对这些特殊品质的学生,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确实促使着这些学生进步。在新课程条件下,由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所以情况就很不一样了。

  1、由于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多了,机械模仿的时间少了。同时自主探索也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原来就差的知识基础也成了他们参与探索的障碍。学困生只是一种形式的参与,而实际收效不大,成了合作学习的观望者。

  2、新课程多了民主性,少了强制性,多了自主性,少了被动性。但是,没有了机械模仿,没有了强制手段,没有了学习的压力,一部分自觉性差的同学,就出现了不交作业,懒于动手的现象,使原本已有的差距拉得更大。

  3、教师关注重点的变化。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指导教学的思路已经发生了变化,他关注的是学生的探索、创新,关注的是师生互动中的新问题。由于课堂的开放,教师随时都有可能面临学生提出问题的挑战,关注课堂的发展和变化,于是就无暇按传统方式给学困生以更多的辅导和帮助。再就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以及个性化学习的提出,教师的提出问题、布置作业都从学生的发展性、创造性、综合性的特点出发,而减少了基础性的练习,这些也不利于学困生的发展。

  4、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也都不利于综合素质差的学生的发展。

  以上这些因素,都促使了这些学生向差的一级分化。

  二、改进意见

  发现问题就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学生学习的分化,尽管现出在一小部分学生身上,尽管我们的问题还多数是出现在对现象的调查上,还没有形成经过实践检验的结论,但我们希望通过对已发现问题的介入、关注、研究,能提醒和引起更多人的思考,会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实现“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的课改战略目标。在此,结合本人所在学校的工作实际,谈几点具体改进意见。

  (一)教师要把关注的目光聚集学困生,多进行品质教育,提供参与机会

  作为教师,偏爱学优生好像是大多数人的一种心态,但社会需要和职业责任告诉我们,必须面向全体,关注所有学生。尤其要投入更大的精力、用更大的耐心去关注学困生。要付诸于爱心,要和风细雨,要对症下药,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要多用鼓励性评价,建立学生的成功信心,培养学生的成功心理。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给学困生吃“偏饭”,多提问,多参与、多关注、多激励,以调动他们的学习内驱力。

  (二)对学困生多进行专门辅导,多布置特殊的作业,特别是个别辅导

  个别化教学方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但应考虑在不过多加重教师负担的前提下进行,倡导多种教法结合,改变学习方式。人的性格不同,决定了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是我们现在所不倡导的,但是我们也应当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也应当承认学生当中的一小部分就适应这种学习方式我,中国古代到现在的很多例证也说明,死记硬背也还是能“背”出一些学问和基本功的,所以我们不能一概否定。对于那些性格内向、兴趣不广泛、学习主动性差的同学,多布置一点基础性的作业,多组织安排接受学习,我认为也是一种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有效的学习方式。

  (三)倡导学生间的帮助

  互相帮助是教学中一贯倡导的做法,实践证明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间的互帮互学,应该是教师个别化教学的补充,也应该是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的一种教育资源。实践也证明,在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前提下的学生互助,被帮助学生是喜欢的、乐于接受的。而学生之间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形式互帮条件。作为教师,应当指导和运用好这种教学方式。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传媒《传媒》
《传媒》杂志,于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4574/G2,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传媒资讯、传...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由宁夏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性期刊。1979年创刊,至2010年12月已出版32卷161期,是中国大的图书进出口机构中国国际图书...
煤矿现代化《煤矿现代化》
《煤矿现代化》(双月刊)创刊于1992年,是由兖矿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本刊为综合性技术期刊,主要栏目有战略研究、生产建设等,于2003年创建编委会,欢迎投稿。...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于197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3-1472/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1610/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杂志,于200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9374/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