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中学德育之现状与思考
中学德育之现状与思考
来源:互联网 sk015 | 姜鹍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中学;德育;现状;思考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初中对于人的成长是一个关键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在此阶段孩子们会形成初步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作为班主任不仅要给予他们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德育教育。本文就中学德育的现状以及笔者对现阶段形势下中学生德育教育的一些思考和举措做了阐述。

  关键词:中学;德育;现状;思考

  众所周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本。”一代伟人爱因斯坦也说过:“要是没有‘伦理教育’,人类就不会得救”[1]。德育在整个社会体系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素以礼仪之邦而著称,德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我国中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可见,中学生德育不但是我国德育的重要构成体系,也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2]。中共中央、国务院也于2004年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对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做出的重要部署,也是解决中学生德育问题的具体措施。但由于受诸多现实因素和环节的影响,我国现阶段中学生德育是成绩与问题并存。因此,剖析我国目前中学德育的现状并思考探究如何针对性解决这些问题,也就成为我们现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我国中学德育的现状

  1、政治化目的较强,内容丰富性不足

  我国中学的德育教育主要通过思想品德课或政治课来实施。其内容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和理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基本国情与形势政策、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与人生观教育教育为主,而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德育涉及的领域则轻描淡写。这种“德政同构”、“政教一体”的传统混淆了二者的性质,把德育教育变成了纯政治说教的工具。另一方面,正因为脱离了实际,所以中学德育的内容尽讲一些大道理,显得枯燥空洞,能引起学生关注和行为改变的内容少而又少,贴近中学生实际生活的案例成了稀罕物,不能达到学生“生活化”的要求,也很难找到涉及社会的热点问题,更无法引起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又如何能达到“育人”的目的?

  2、思想认识不到位,德育教育存误区

  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德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将学校教育教学倾向于“应试”上,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这个中心,重知识传授而轻德育教育。学生只要成绩好,就认为什么都好,甚至一好遮百丑,这也使得学生的道德自主发展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也有部分领导虽觉得德育重要,但因为应试教育大有市场、短期效益诱人等原因致使许多常规性的德育工作无法落实,一些好的思路和想法也无法尝试和实施,最终只能使德育工作停留在口头上,反映在文件上,不能付诸实施。社会上功利主义的高扬造成德性在生活中的失落,大大削减了德育在学校中的地位,削减了德育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而德育远离学生的切身利益,没有很好地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所以学生对影响自己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政治课更是无所触动。

  3、手段方式过于单一,德育效果差强人意

  德育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活动,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道德信念,以便规范他们日常生活行为。信念的建立,绝非单纯的说教就能实现,而是要学生自己理解,通过悟性将德育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德育信念。中学生当前的德育主要是借助教材、教学挂图、音像教材、教学软件等工具,在固定的时间,采取老师讲台授课、学生正襟危坐学习等方式进行,即使有所谓的德育实践课,德育工作者在选用德育方法时,也只是走走形式,没有实际效用。这种灌输说教,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正确认识,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学生的主体意识;这种德育极易造成学生道德行为的刻板和不稳定。

  二、我国中学德育现状的思考与应对举措

  鉴于我国中学德育教育的现状,作为一名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初中班级班主任,笔者深感班主任在中学德育中的责任,也在此将自己在一线工作中的切身体会和一些思考与大家交流,希望能起到以小见大,抛砖引玉的作用。

  1、加强德育教材建设,德育目标贴近学生生活

  在教学中,笔者切身体会到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教材,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德育观念,是保证德育教育质量的前提。我国长期以来德育领域缺乏规范化建设,除了思想品德课教材编得较好外,德育其他方面的教材则十分缺乏,因此,政府应组织各级专家,借鉴世界各国经验,依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摒弃形式主义,尽快编写一些针对性和实效性强、适合我国中学生教育的优秀德育书籍或教材,这也是解决我国当前中学德育教育现状的关键举措之一。笔者建议,德育教材的编写还可结合本地区实际形成乡土教材、家长教材、学校教材、传统美德教材、德育基地教材、学生人际交往教材等一系列有特色、有教育意义的适用教材;中学德育教材在内容上应直点加强对学生的青春期知识、性道德、心理品德、初步的社会主义观、人生观、世界观等层次的教育。

  另外,在实施德育过程中,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接受能力分阶段,分层次制定学段、学期、学年的具体德育目标;根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科学地规划中学阶段各年级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要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的学生,有区别地进行德育教育;同时学校德育工作还要把创新意识融入其中,这样才能在德育整体教育上有所突破。此外,还应在教育要求上既有科学性,又有可操作性;在教育内容上从小到大,由此及彼,相互渗透;在教育方式上抓住主渠道,凸现主环节。

  2、营造良好德育氛围,提高德育教育地位

  在实践中,笔者逐渐发现,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信息的交流愈来愈多,家庭和社会对中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影响也越发明显,德育工作已成为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因此,积极树立大德育、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共建育人环境等观点是大势所趋,而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正是新形势对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抓好社会大环境的治理,实现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家庭教育的力量不容忽视,父母的言传身教随时随地影响和教育着自己的孩子,让家长先受教育,才能使家长有意识地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孩子做出表率,使家长错误的教育观点和方法得到及时纠正,促进学生德育的进步。最终使全社会都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地位。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沈阳医学院学报《沈阳医学院学报》
《沈阳医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94年,由沈阳医学院主办、沈阳市教育局主管,立足于沈阳地区,服务全国各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 《沈阳医学院学报》主要传播医学领域...
应用化工《应用化工》
《应用化工》杂志,月刊,于197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1-1370/TQ,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科研...
中国循环《中国循环》
《中国循环》杂志,于198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2212/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病例报告、...
畜牧兽医学报《畜牧兽医学报》
《畜牧兽医学报》(月刊)创刊于1956年,是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畜牧兽医学报》编委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全国性的畜牧兽医学术刊物。刊登较高水...
国际消化病《国际消化病》
《国际消化病杂志》(双月刊)创刊于1963年,是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 《国际消化病杂志》主要报道消化系统领域的新动态、...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杂志,于198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4-1060/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