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计算机游戏教学法是指教师借用健康、益智性等游戏软件进行教学,也指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编写一些简单的游戏程序,寓教于乐,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游戏化教学模式(或游戏化学习模式)。运用游戏教学法的目的在于通过这些游戏软件的操作,激发高中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提高高中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技巧;帮助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强化记忆,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以及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等。
总之,上述几种教学方法在教师组织教学过程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在新课程改革的春风下,教学方法也会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教师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角度出发,不断地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优化教学方法,并加以探索实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信息素养不断的进步。
五、重视课堂训练
为了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使教学效果得以即时反馈,随时调整教学过程,经常需要安排课堂训练。课堂训练要有目标,有步骤,有变化,有反思。
课堂训练有目标体现在要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实施,既不要随意增加教学内容,也不要降低教学要求。
课堂训练有步骤体现在要循序渐进,按照科学的逻辑关系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组织训练。
课堂训练有变化体现在训练形式多样,训练方式多样,有计划的多样化训练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练习兴趣,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课堂训练有反思体现在要从所做的练习中得到更多的收获,以取得触类旁通的效果,学生训练后通过反思拓宽思路、优化操作步骤、完善思维过程。
六、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课堂教学延伸与拓展工作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严重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的教材多少年才会大幅度更新一次,教材上列举的有些实例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好教学内容拓展和延伸工作。根据实际情况重点拓展学科前沿、计算机文化、信息的安全与法律保护等相关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不只是“教”好教材,而更多的是要求教师要“用”好教材,拓展好教材。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教材实施二次开发,做好课堂教学延伸与拓展工作。
七、合理评价,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评价是整个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合理的评价,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信息技术课堂的操作性很强,学生的一举一动所见即所得,教师及时给他们的操作进行指导,类似“很好,不错,很棒,这是一个不错的思路“等语言的使用更能给学生一种肯定,让他们在学生的过程中有更高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成功率的效率更加明显,也相应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评价的语言要有针对性,要多样性,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亮点。给予学生所完成任务及时的评价,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信息技能掌握情况、信息素养、各方面能力有个清醒的认识,并做及时的反思、总结。当前,课堂教学评价己不仅是放在学会知识上,而且更加注重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所以在对学生信息技术知识进行评价时,我们更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评价。我们应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在教学评价中要以促进学生学习为原则,应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创新实践,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八、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课程老师的信息素养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在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注意知识的更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研究课题,进行科学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肩负着信息技术教学和教学科研的任务。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必须不断地学习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信息知识,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以适应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不断发展。
九、机房维护问题
学校机房的维护管理工作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环节, 学校机房是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好的维护对机房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机器的完好率也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要做好机房的维护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机房需要持续资金投入,键盘鼠标等部件时有损坏。
(2)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好维护与使用的矛盾,探索一些可行的维护方法。对上网和U盘的使用能做到可以控制。
(3)培养学生良好的使用习惯。
(4)所有上课老师们共同管理才能将机房真正管好。
总之,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应从多方面着手,需要我们好好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1]李艺.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
[2]http://www.cjedu.cn/newsInfo.aspx?pkId=2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