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浅议当前高职院校学风问题及建设
浅议当前高职院校学风问题及建设
来源:互联网 sk010 | 郭立江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学风;学风问题;学风建设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学风是学校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优良的学风有利于学生个体、学校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本文考查了高职院校学风的现状,从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四个维度分析了出现学风问题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推进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风;学风问题;学风建设

  学风是指学生的学习风气,即学生在学习成才过程中形成的学习态度和精神风貌,是学生思想状况、学习状况和生活修养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学生内心深层次的价值观念、世界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是一种无形而巨大的精神力量,更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良好的学风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基础。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职院校的学风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职院校必须直面学风问题,深刻剖析原因,切实努力推进学风建设。

  一、高职院校学风问题现状

  从整体上看,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健康,学习积极性高,注意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提升专业技能,重视社会实践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强化自己的职业素养,注重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学风的主流是好的,但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学风仍暴露出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习目标偏差,学习态度不端正

  很多学生缺乏明确或良好的学习目的,不明白为什么要学,学习带有较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据调查表明:在学习目的方面,谋求理想职业、提高社会经济地位、获取文凭、报答父母、报效祖国分别占35.3%、26.1%、23.4%、12%、3.2%。[1]有的学生只看重成绩,接受高职教育仅仅是为将来找一个好的工作单位;有的学生接受高职教育是为捞文凭;有的学生之所以上大学只是为了完成父母的心愿,毫无自己的人生规划和学习计划,一旦考上大学便失去学习兴趣,学习茫然,漫无目的,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造成学习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二)责任意识淡薄,内在动力不充足

  责任承载着能力,一个充满责任感、使命感的人才有机会充分提升与展现自己的能力。部分大学生对个人爱好的偏执和对个人利益的过度敏感,使得他们的责任感呈现出明显的功利化倾向,充满着极端的实用主义思想,社会责任意识薄弱,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中心主义强烈,片面注重个人发展,缺乏集体观念,没有从国家与社会这个大局出发去系统地考虑自己的责任,由此,其学习积极性难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动力不足。在其学习过程中,一旦遇到困难或挫折,很容易导致学习退缩、甚至厌学,随波逐流、一蹶不振。

  (三)学习纪律松弛,治学作风不严谨

  学生上课迟到、早退,缺旷现象严重,课堂纪律意识差,考风考纪差,舞弊现象严重。学生在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里沉浸在上网、玩游戏、谈恋爱之中,对学校组织的学术报告、读书活动、学习讨论、学习竞赛等活动不积极参加,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治学作风方面也不够严谨,对作业不重视,存在诸如作业雷同、文章抄袭,或者干脆网上下载,原样上交等不良现象。

  二、高职院校学风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主观因素

  1.思想认识问题。学生没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学习的意义,于是其学习动机是为文凭为工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离,没有从根本上和更高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学习意义,没有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导致学习战略目标偏差,根本无法全面整合与有效利用自身及周围的各种学习资源,去最大限度地调动起自己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充实与提高自己。

  2.心理问题。学生文化基础差,存在严重自卑心理,导致厌学情绪。从生源看,高职学生在高考中的位置较低,高职院校录取分数低,很多学生在中学就跟不上学习进度,基础比较薄弱,考入高职后,心理上感觉比本科类院校学生低人一等,充斥着较强的自卑感,不知如何重新定位,同时由于基础差,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对自己的学习缺乏信心,以致厌学,甚至自暴自弃。

  3.学习方法问题。考入大学后,学习环境发生变化,学习由封闭式转为开放式,由以督促为主转变为以自觉为主,由被动转变为主动,部分学生未摆脱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习观念与方法,难以适应新的大学学习环境。

  (二)客观因素

  1. 家庭教育偏差,缺乏正确导向。家长没有对子女进行正确的引导,只以考上大学为目的,甚至有的父母过多地给子女灌输经商意识,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使得学生边读书边经商,对学习不感兴趣,滋长厌学情绪。部分学生由于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他们仗此优势和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贪图享受、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自觉性不强,缺乏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学习精神,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

  2.校园文化建设滞后,人文精神缺失。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学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激励学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形成优良的学风。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很多高职院校没有整体与长远的规划,对校园文化也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认识,片面强调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建设,简单地把校园文化建设理解为就是搞一些文化活动和进行校园的美化、硬化、绿化、净化,以及片面强化制度管理,忽略了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热衷庸俗功利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大学人文精神严重失落,无法引领学风发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思想上和精神上的困惑,难以发挥出校园文化应有的导向、激励和凝聚作用。

  3.教风建设滞后,学习气氛不足。教风是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思想作风和工作风格,是教师思想文化素养、人格修养和教学科研水平的综合体现。优良的学风是优良教风的必然要求与最终结果,没有好的教风,学风建设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教学质量也就无法保证。教风建设的滞后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从职业道德看,部分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差,治学精神不严谨、作风不良,自律不够,缺乏为人师表的责任感;二是从教学过程看,教师只重教书不重育人,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和思考,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求不严,甚至对学生的一些负面思想和不良行为放之任之,不及时纠正,忽略了做人的教育,也影响了优良学风的形成。

  4.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专业设置不符合需求。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涉及高职教育要“培养什么样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高职院校由于受传统“就业至上”价值观念的影响,片面强调就业导向,课程体系片面强调 “做事”教育,忽视对学生“做人”教育,也忽略了创新素质的培养,压抑学生的创造性与智能发展。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杂志,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1-1706/P,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学...
山东人大工作《山东人大工作》
本站致力于《山东人大工作》同类杂志信息整理收录。本组稿中心并非山东人大工作杂志社官方网站!投稿请联系杂志社,文章是否采用以杂志社的官方通知书为准。 《山...
外国中小学教育《外国中小学教育》
《外国中小学教育》(月刊)创刊于1982年,是由上海师范大学主办的一份教育类刊物。已在全国各省市及港、澳、台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国...
财会学习《财会学习》
《财会学习》(月刊)是由中国建材报社、中国会计学会建材分会主办的会计学习刊物。本刊已经成为颇具影响的财会期刊。据中国邮政报刊发行局对2008年财会期刊发行量...
家庭中医药《家庭中医药》
《家庭中医药》杂志,月刊,于199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3379/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科学...
情报学报《情报学报》
并非《情报学报》杂志官方网站。办理其他业务请直接联系杂志社。 《情报学报》杂志,于198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2257/G3,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