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课外学习方式的选择 ——神秘的1000小时规律
课外学习方式的选择 ——神秘的1000小时规律
来源:互联网 sk011 | 李大勤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课外学习方式;阅读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一个智力平常的孩子考进名校,一群智力平常的孩子80%左右跨进重点大学,他们既不是因为上课外补习班,也不是因为题海战术,而是因为有1000个小时以上的阅读教材、笔记的经历。

  关键词:课外学习方式;阅读

  1一篇文章引发的思考

  最近,《知音》海外版刊登了一篇介绍美国青少年高尔夫球赛冠军丹尼的文章,刚上初中时,丹尼的智商测试比同龄人低了很多,一道数学题,老师要讲五、六遍他才能听懂。为弄清楚智商是否决定一切?丹尼的父亲罗恩对120个行业的精英人物的成长进行认真分析和反复对比后发现:智商与将来的成就根本没有相关性;所有精英人物,无一不是投入大量的时间,通过刻苦练习成功的。

  罗恩在一本资料上看到:走红之前,甲壳虫乐队在酒吧中演出过10000个小时,创立微软公司之前,比尔·盖茨编程超过10000个小时,毕加索、莫扎特、乔丹都有超过10000个小时的训练。

  罗恩决定让丹尼从最差的科目阅读下手:“让他读上10000个小时!”经过7个月近1000个小时的坚持,丹尼在期末考试中,阅读居然得了一个A。进入高中,丹尼继续坚持阅读,由于理解力增强,他的其他功课突飞猛进,一跃成为年级最拔尖的学生。2011年5月,丹尼因成绩优异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

  我国的中学生,高中三年总计1012天,除去正常的上课时间,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学习,都不可能达到10000个小时!根据我国国情,一个高中学生要彻底改变学习状况,采取何种学习方式是行之有效的呢?

  2课外学习方式的选择

  目前,常见的课外学习方式有三种:课外补习班、题海战术和阅读。

  2.1课外补习班:见效快!特别是对其它学科优秀而只有一个学科差的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班常常立竿见影。但只有短期效应,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课外补习班对学生:第一.这是一个沉重的思想和精神负担! 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有一位学生,以他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完全不需要进行任何课外补习就可以成为特优生,但家长在望子成龙的心理驱使下,让他初一的周末补数学、英语,初二、初三的周末补数学、英语、物理。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星期六、星期天的午休几乎与他绝缘,因为心情郁闷,他经常将自己的头发剪的奇形怪状,有时甚至用笔将自己的手腕戳得鲜血淋漓。第二.课外补习很容易让参与者产生依赖,学生一旦发现补习班的老师比自己的任课教师优秀,他会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课外补习班的老师身上,课外补习一旦停止,连补课前的状态都无法找回。第三.小学、中学可以通过课外补习的方式提高分数,大学怎么办?工作之后到哪里去找补习班?

  课外补习班对社会:这是典型的拜金主义。老师为什么补课?挣钱;学生靠什么补课,花钱。个别老师为了生源,在课堂上糊弄学生;个别班主任为了让学生参加他的补习班,通过评优逼迫学生;个别家长为拉拢老师,主动将孩子送入“虎口”。如果说,学校教育还有那么一点素质教育的影子,课外补习班则荡然无存,他们的目标是分数、分数、分数!这种应试教育背后的“应试教育”很可能就是“创新人才缺乏”的罪魁祸首[1]!

  2.2题海战术:这是一种屡试不爽的课外学习方式。如果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归纳、总结能力比较强,通过题海来改变学习状况还是比较见效的。

  但是,做着永远做不完的题目,很容易把他们变成只会解题而没有想象力的人,应变能力被试题挤占得荡然无存,从而导致他们在关键时刻犯低级错误!我教过的最聪明的学生为高06级的邬孝芳,她05年3月才决定参加9月举行化学竞赛,居然获得全国一等奖,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由于时间紧迫,我只好投其所好,依据她喜欢做题的特点直接让她跳进题海。冬令营选拔赛在川大举行,川大的老师们对她在选拔赛中表现出的天赋赞不绝口,有机题框图题不严密,全省的参赛选手只有她发现,并将其改正,最后得出正确结论。选拔赛中邬孝芳的理论成绩全省第六(与第五名非常接近)。实验是苯甲酸钠的合成,考前所有参赛选手都练习过两次,在两次练习中,邬孝芳不仅做得快而且做得好。只要她实验发挥正常,入选四川队(前五名)是没有什么悬念的。实验中有一步是加活性碳脱色,老师让大家多加点,她不作任何思考就往容器中添加,导致产品颜色偏黑,只好重结晶,最终产品颜色倒是符合了要求,但产率实在太低,她的竞赛之梦彻底破灭!

  相信题海战术的学生不仅学习效率低下,而且容易陷入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的泥潭,这种希望在考场上碰到原题的想法是一种典型的投机主义!

  2.3阅读

  阅读作为自主学习的核心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见效缓慢!也许正是因如此,才一直不太受中学教师的重视和中学生的欢迎。

  牛津大学用20年的时间对近2万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6岁时喜欢阅读的女孩长大后获得经理级别职务的可能性为39%,不喜欢阅读的只有25%;16岁时喜欢阅读的男孩长大后获得经理级别职务的可能性为58%,不喜欢阅读的为48%。因此他们得出阅读是事业成功的敲门砖的结论[2]!

  笔者在十二年的时间里对四届学生进行试验后发现:在课外,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的学生,不但越学越好,而且常常出其不意,关键时刻一鸣惊人!

  3改变学习状况的1000小时规律

  3.1无心插柳

  99年,我遇到第一个喜欢阅读而且特爱问问题的幸运学生——康永君,说他幸运,是因为他本来没有考我校02级实验班的资格,由于他的初中同学王乐成因病放弃考试,留下的空缺正好被他顶上。当听完我对化学竞赛的一通“神吹”之后,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在班上宣布:“将来我也要进冬令营!”同学嘲笑他:“你要进了冬令营,我将名字倒着写!”然而有志者事竟成!康永君不仅物理竞赛获全国一等奖,而且维持了两年的班级前三名,化学竞赛成绩如下: 全国初赛 冬令营选拔赛 决赛暨冬令营 四川省第十一名 四川省第五名 四川省第一名、获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 康永君的成功纯属误打误撞,特别是他在决赛中的表现,让人难以想象!

  3.2有心栽花

  为什么康永君会越考越好?通过反复对比与分析,我豁然开朗:康永君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阅读。我对这一发现感到无比的振奋!

  02年,又一个幸运儿落入我的视野,他的幸运体现在:如果我校05级只招收一个实验班,他就考不上,而我就遇不到他。这位学生名叫何东军,他刚进高中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第一.中考结束后的暑假,他阅读了全部高中数、理、化教材;第二.做事干练,动作迅速、麻利。第一次化学测验,很多同学还没有做到一半,他就做完交卷了!有同学羡慕的问他是不是吃了催化剂?

  听完我对化学竞赛和康永君的一番“狂吹”之后,何东军对化学竞赛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留下一张写满错别字的条子在我的办公桌上,最后一句是:“我一定要进东林营!东林营!东林营!东林营!”。他的这种愿望,不正是我苦苦寻觅的吗?依据康永君成功的经验,何东军的指导方案就可以量身定制了。我要求他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阅读化学竞赛知识以及与化学竞赛相关联的知识,比如高等数学、原子物理、生物化学、药物学等。在此期间,我一直压制着他想做竞赛题的欲望,直到考前三个月才给他做。最终,他不仅物理竞赛获全国二等奖,而且维持了两年的年级前五名,化学竞赛成绩如下: 省级赛区 冬令营选拔赛 决赛暨冬令营 四川省第二十七名 四川省第五名 四川省第一名、获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内蒙古文物考古《内蒙古文物考古》
《内蒙古文物考古》(现:草原文物)创刊于1981年,由内蒙古文化厅、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和内蒙古考古博物馆学会主办,是内蒙古文博界集资料和研究成果的主要发表园地。 《...
徽学《徽学》
《徽学》创刊于2000年,由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
中国纪检监察《中国纪检监察》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于198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0-1269/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纪律部...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
并非《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杂志官方网站。办理其他业务请直接联系杂志社。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0-1518/D,本...
毛泽东研究《毛泽东研究》
《毛泽东研究》杂志,于201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3-1524/A,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纪念“五...
红岩春秋《红岩春秋》
《红岩春秋》杂志,于198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0-1009/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红岩诗话、...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