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如何做好高职学生德育工作,是每一位从事高职教育工作的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介绍了高职学生德育工作“1+5+n”模式的结构体系、工作方法以及工作展望,对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德育工作;模式;探讨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以及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因此,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不仅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而且还要为用人单位做贡献、为社会做贡献、为家庭做贡献。而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呈现出道德观念淡薄、价值取向趋于实惠、自我意识彰显、公德素养较差、认知与行为脱节等问题。因此,积极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着力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多年的管理工作中总结出一种“1+5+n”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对于高职学生德育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收到了不错效果。
一、“1+5+n”模式的结构体系
高职学生德育工作“1+5+n”模式指的是1个德育工作考核体系、5支德育工作队伍、n种德育形式。制订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考核体系并严格执行,就如同一根指挥棒,指引着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德育工作队伍由领导干部、专职工作人员特别是辅导员(班主任)、专任课教师、党员联系人和学生干部五部分组成。这种专兼结合的队伍往往能在思想、学习、生活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n种德育形式就是要求德育工作开展时要形式多样且新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注重其有效性和实践性,避免过去千篇一律、脱离学生身心特点和知识水平、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现象。
二、“1+5+n”模式的工作方法
1、制定并完善考核体系,科学引导德育工作走向。 为了科学引导德育工作走向,使学生德育工作落到实处,高职院校要将学生德育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系部成立以系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学生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学生德育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并安排专人负责检查、考核和落实。考核时要坚持层层考核,即在学院考核各部门时,各系部要对本部门的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和班级、年级、专业进行考核。具体做法:各系部将学生按专业或年级分为几大片,由辅导员主管,同时各班配备一名任课教师党员作为党员联系人负责学生党员的发展和考核等工作、一名优秀学生干部担任助理班主任协助辅导员(班主任)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工作与考核内容主要涵盖学生的日常教育与管理、新生入学教育与管理、学风班风建设、团总支和学生会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与就业工作和困难学生资助等六大项。考核结果作为评选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和个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为更好地促进班级建设和提高全班同学的道德水平和修养,辅导员也必须对自己所带班级内部进行德育考核。具体做法:考核以平时记实考核和期末总结考核两种方式进行,以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客观评价,量化评出德育等级。每学期,辅导员应依据考核内容,建立考核记录卡或记录册,对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政治思想表现、学习状态、好人好事,以及违纪、违规等行为如实记录,同时注意听取任课教师、同学对其的评价,以事实为依据,公平、公正对学生进行考察。 同时辅导员要根据所掌握的学生情况,每月进行一次德育情况分析,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及时向全班学生通报平时考察情况,抓两头、促中间,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寓德育于学习和管理工作之中。期末考核是对学生德育的大检查和再教育,辅导员必须按照学生工作部的规定和部署,认真进行期末考核。考核步骤为动员教育,学生自测自评,辅导员结合党员联系人、专任课教师、助理班主任等意见进行综合评定,德育成绩公示,德育成绩的呈报与审批。
2、加强队伍建设,凝聚力量共谋德育工作大计。
加强德育管理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结构合理的德育管理队伍对于高职学生德育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在这支队伍中,领导干部是取得成效的关键人物,他们自身的业务能力、思想道德水平、决策能力及协调组织能力等直接影响德育工作的开展。领导干部要不断学习和反思,做到在学习中提升自己,在反思中完善工作。领导干部要想在前、干在前,要大公无私,以大局为重,要善于团结教师,容人之能,容人之过,豁达大度,不断提高自身人格魅力,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
辅导员是工作在高职院校第一线的学生德育工作专职人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他们伴随学生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与学生接触多,交流多,对学生影响广泛。学校及各系部要通过对辅导员进行岗前培训、专题讲座、参观学习、座谈会、学生工作研讨等多种形式,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同时,也要出台一些学生工作考核方案、辅导员绩效分配方案等,对辅导员从事的学生工作进行评比考核,提高他们的工作待遇和工作积极性。
教学活动是学校最经常的工作。专任课教师如能在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时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感染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学习活动中受到教育,就能实现教书育人的有机结合,而且专业课教师不同于专职政工人员,学生不会因对思想政治说教不感兴趣、存在逆反心理而产生戒备甚至敬而远之。因此,专任课教师队伍的建设也相当重要。学校及系部要采取多种方法加强专任课教师道德建设,制定教职工道德规范,并在教师中通过举办师德培训班、师德征文、演讲比赛等形式帮助教职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增强育人意识;同时要注重引导教师严谨治教,定期开展考评活动,将考评结果作为评聘职称的必备条件。
为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丰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方法,取得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双赢的成效,学校和各系部可以开展党员联系班级活动。每班选派一名优秀教师党员联系班级工作,让教师党员主动参加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在党员联系班级活动中可以实施“七个参与”工程:党员联系人参与班级党建工作、参与创建“和谐班级”主题活动、参与救助贫困学生、参与学生行为规范的实施活动、参与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活动、参与联系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参与联系班级安全维稳教育活动。通过党员联系班活动的广泛开展,党员联系人从教室到寝室,从课内到课外,时刻做到心系学生、关心学生、体察学生情绪、倾听学生心声,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学生干部是德育管理的得力助手。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在一起学习、生活,他们面临着和普通学生一样的实际问题,普通同学也更愿意向他们撇开自己的心扉。通过学生干部,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实际的思想状况。同时,学生干部也是联系学校各部门的纽带,传达各项任务的桥梁,贯彻和落实各项工作的骨干。在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方面,首先要做好学生干部的选拔工作。常用的方法有:一是学生自愿报名,组织推荐。这种方法操作比较简单,看起来也公平合理;但是有个别学生看准推荐和选举的弊端搞不正之风,到处拉票从而达到个人的目的。二是为了让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更加科学公正,可以进行探索和尝试实施与公务员录取制度相同的招考方法。其次要深入扎实地做好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要对学生干部进行强化教育培训、精心指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