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图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精神的粮仓。小学图书室是小学生的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开设第二课堂教学的主要场所。目前“减负”后,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多了,可以广泛地学习各科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图书室(阅览室)就成了学生课间活动、获得信息、提高素养的重要场所,对此,图书室应发挥积极的作用,适应学生"减负"的新形势。那么如何建好和管理好图书室呢? 本文试图从“减负”与学校图书室生本化管理的思考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减负图书室生本 管理
图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精神的粮仓。小学图书室是小学生的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开设第二课堂教学的主要场所。目前“减负”后,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多了,可以广泛地学习各科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图书室(阅览室)就成了学生课间活动、获得信息、提高素养的重要场所,对此,图书室应发挥积极的作用,适应学生"减负"的新形势。那么如何建好和管理图书室呢? 本文试图从“减负”与学校图书室生本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进一步认识“减负”与学校图书室管理的关系。
小学生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一直是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已成为推行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问题,关系到民族整体素质和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为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减负”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并不是说要减轻学生的一切负担,而是要减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些过重的、不必要的、繁琐的负担。减负不等于要降低教育质量,也不等于不提倡刻苦学习精神,更不能理解为不做作业、不考试、不读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整体。“减负”只是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对学生升学的心理压力,而不是减少学生对知识的摄入量。
在上至教育部下到基层学校纷纷推出“减负”工作的具体规定的情况下,随着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相对增加,不少学校的图书室出现空前“繁荣”。
学生为什么“钟爱”图书室?这是因为图书室的教育形式不同于教师在课堂上的直接灌输。它是通过图书室与读者之间的书刊传递,在读者自愿接受的前提下完成的,没有任何强制性。图书室通过各种措施,对读者需求进行正确引导,使他们在读好书的过程中,不断达到自我学习、自我修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目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己注意揣摩和总结,不断调整与创新,最终逐步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阅读方式,以达到阅读的较高境界。从而使他们的思想信仰、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及专业知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减负后给我们图书室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对我们图书室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一种挑战。
学生减负了,学生的课外闲暇时间多了,对图书室却是在“增压”。首先,增加了开放时间;其次,到图书室上阅读课的班级和学生更多;第三,流通量的增加带来了整理上架、补书修书、催还续借工作的增加;第四,对图书室管理的质量和现代化手段提出了挑战;第五,对图书室的读者工作如新书介绍、读书报告、专题讲座等等提出了更多要求。因此,“以人为本”加强图书室的建设与管理是学校图书室建设和管理的紧迫任务,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二、积极构建学校图书室生本管理的新模式
美国管理学者唐纳认为,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就是说,作为管理对象特定系统内的各组成要素——人力、物力、信息、用户、效益等不能孤立地运作其各自独特的功能,而应通过管理活动的协调,在系统的目标之下整合动作,才能产生出巨大的综合效能。所以,管理过程不应追求单一资源的最大值,而应着力获取资源组合的最佳值。在学校图书室,这种生本管理的操作模式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图书管理也是教育教学的观念。
加强对学校图书的管理,必须树立图书管理也是教育教学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图书对于教育教学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克服把图书管理单纯看作学校附属,把图书室单纯划入学校后勤管理板块的观点和做法,真正把图书管理纳入到教育教学管理中去,把图书管理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回归学校图书室的本质,体现出图书的服务功能和育人功能。
2、确立图书室管理员领航的理念
“减负”背景下的图书室的生本管理就是要改变以往“以书为本”的封闭式管理模式,建立“以人为本”管理的新模式。为此,图书管理员不应只是“领领用用、借借还还”的“仓库保管员”,而应是信息资源的管理者、教育者、信息的研究分析人员、信息的领航员。上海图书馆馆长马远良先生曾做过一个生动的比喻,优秀的图书管理员不能仅仅满足于一个“交通警”。 “交通警”顾名思义,只是简单地向读者用户提供“ where ”,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户籍警”,要成为知识的交流者和传递者。一个学校的图书室管理员如果能够按照“户籍警”的要求为小读者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话,那么他就是一个高素质的优秀图书室管理员。实践证明,无论是文献收集、加工和管理等业务工作,还是直面广大学生读者的阅览、外借、参考等服务工作,在同样物力条件和读者因素前提下,不同素质图书室管理员的工作将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这就是人力资源的特有功用。因此,要确立起“图书室管理员第一”的领航理念,充分调动图书室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在工作中产生巨大的内驱力。
3、构建生本位的知识和信息资源中心
素质教育就是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学生的智力与潜能的开发,从小培养他们自学能力、实践与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养成,除了在课堂上接受教育外,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利用图书室获取知识。小学图书室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的信息中心,知识传播的媒体中心,课堂教育的延伸,课外教学的基础。在配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在指导学生阅读、丰富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方面,在活跃学生业余生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因此,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信息情报服务中心的学校图书室要根据科学技术和时代发展的趋势,按照学校的实际,加强图书室资源建设。应根据学校教育、发展目标和广大师生的教学需求来组织馆藏,及时补充具有本校特色、思想性强、知识性强、符合青少年学口味的优秀作品,使其成为教学知识和信息资源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