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用于农民补偿教育的经费不足。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用于农民补偿教育的资金长期处于短缺状态。教育和其它行业相比,投资规模大,而其收益是间接的,这种效益的重要性、永久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往往被忽视。因教育经费短缺而产生的不利影响都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显示出来,这样就造成了农民补偿教育总是在文件和报告中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而教育投资却慢于其它行业投资的现象,这种资金短缺现象不仅农民补偿教育,而且还对目前本身不景气的职校涉农培训的师资、设备投入产生重大不良影响。加上不正确的政绩观的影响,作为教育体系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部分-农民补偿教育在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中所占的份额几乎年年不落实。在许多省份,对农民补偿教育主要依靠地方政府,由于效农民补偿教育益的隐弊性、滞后性、不易量化性,各级政府往往不把农民补偿教育视作政府的行为,对国家要求增加对农民补偿教育经费的投入采取消极的做法,以此减轻财政负担。另一方面,农业经济效益低,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增幅不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自身对教农民补偿教育的投入。
3 农民补偿教育的途径
3. 1通过整合教育资源,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建立和完善县级农民职业教育机构。 根据农民职业教育的区域性、分散性和辐射性特点,整合好农业、教育内部的各种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如把县级农民同类培训学校尽量统筹起来,通过整合,使得办学实力得到加强,教育职能得以拓展,办学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没有必要各县都办农民职业培训学校,让有限的人财物力发挥规模效益。同时,重点提升地方职业学校的层次和培训能力。积极改善培训条件,完善培训功能,把地方职业学校办成适应需要、手段先进、灵活高效、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基地。转变偏重学历教育的思想,按市县乡三级,建立和完善高、中、初等农村农民职业教育体系,职校可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为农牧民职业教育服务的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各自职能,推动农民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3.2 加强网络平台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我国农村地域复杂,农民量大面广,情况各异。利用以农业广播电视教育为主体的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手段,具有覆盖面广、容量大、快捷便利的优势。目前,数字化、网络化已成为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数字化、网络化农业远程教育的建设和发展,要充分利用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媒体资源,以数字化媒体资源制作与网络传播系统建设发展为核心,把信息、知识和技术及时转化为文字、声像和数字化的计算机课件、网络课程等多媒体教育资源,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播手段实现快捷传播和广泛共享,解决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资源不足、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困扰。数字化、网络化农业远程教育建设主要是由数字化农业资源采集加工、存储系统和资源传播服务系统组成,以中央农业教育资源建设与传播中心为核心,与省级教育资源服务中心相配合,以地、县、乡农民远程培训中心(站)为基础的,集媒体制作、数字化储存、服务管理、资源传播、远程教学培训应用为一体的远程农民教育培训系统。共享和传播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教育资源,为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供支持和服务。
3.3 建立和完善我省农民职业培训教育、教学和职业技能管理机制。 搞好农民的补偿教育,要注重对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使农民提高素质,学以致用,尽快增收致富。因此要统筹规划我省农民职业教育布局、制定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明确培训对象和任务,确立为农民办学的思想。各级职业教育基地功能要有明确定位,要结合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农民教育培训,如短期实用技术培训、巾帼培训、青年农民科技培训等等,培养一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能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第二,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基地和教育、教学管理的建设。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求,对市县乡三级农民职业教育基地的师资力量、教学手段和培训教材等,合理规划、调整、完善,加强管理和投入,形成与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为农民服务的职业教育新模式。第三,坚持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与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相结合,换句话说,当一个合格的农民也叫就业,必须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订单、定向、定岗培训为重点的培训机制,针对不同农业经济类型,进行对口职业技能培训,使培训和就业对接。第四,建立农民培训评价制度,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和岗位证书认定。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是提高农民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应建立农民培训评价制度,逐步规范“绿色证书”培训和认定,实行分级管理。大力推行农民就农准入制度,引导农牧民自觉参加培训并获得相关证书。
3.4 建立和完善农民补偿教育投入管理机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要求“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在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同时,也要增加对职业教育、农民培训和扫盲教育的经费投入”。我国广大农民中,由于贫困而导致观念落后,对职业技能教育培训认识不足,不愿在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上做投入,因此,当前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为扶持农民职业教育,对农牧专业的学生大幅度减免学费,如对职业学校学生减免20%的学费;对农村职业学校或农牧专业的学生减免60%的学费,减免部分由各级政府财政支出,实行向农民和农民子弟发放“职业教育券”的措施,拉动农民职业教育,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那样普及农民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对农民的吸引力。二、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民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建立农民职业教育和科教兴农专项资金。在安排使用农村科技开发经费、技术推广经费和扶贫资金时,要安排一部分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经费。安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时,要安排好市级职校培训经费,还要安排好县乡两级农民职业培训机构的建设或培训经费;各级政府用于职业学校、和基层农民职业培训机构的财政性经费应当逐步增长,用于职业学校涉农培训、基层农民培训机构的实验实习设备的更新和办学条件的改善。乡镇、村政府也要保证适当教育经费的投入。同时,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体制,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对农民职业培训的投入,鼓励企业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农民合作组织积极参与农民职业教育,逐步建立起与民族地区农业经济相适应的投入机制和培训体制,使农民职业教育进入新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