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实施科学发展观与农民补偿教育问题探析
实施科学发展观与农民补偿教育问题探析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纪中强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科学发展观 补偿教育 农民 素质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 在今天这个终身教育时代,补偿教育体现的是义务教育基本理念的深入和发展,它的目标人群是社会中义务教育机会和权利的受损人群,而广大农民正是这样的人群,让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完成补偿教育, 是实施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非常紧迫性的任务。本文以河南省为例,系统阐述了农民补偿教育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落实农民补偿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补偿教育 农民 素质

  Analysis of implementing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compensating farmers for education

  Abstract: In today's era of lifelong education, compensatory education refl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sic concep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ts target population is the crowd whose opportunities and social rights is damaged in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yet the majority of farmers is such a crowd. IT is a very urgent task to let them complete education through Various forms of compensation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ake Henan  Province, for example.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connotation of compensation educati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ompensating farmers for education and proposes  the wa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ensating  education for farmers.

  Key words: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 Compensation Education ; peasant ; quality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民,难点在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关键的发展阶段,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产品竞争力的增强,农民的增收致富等,都迫切需要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对农民进行补偿教育 ,“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1]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1补偿教育的涵义 所谓补偿教育,是义务教育推进中出现的教育形式,最早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它是为那些未能在义务教育年龄阶段接受全部教育的人提供的补偿性教育。在义务教育进程中,总是有相当部分适龄儿童由于经济、文化方面的处境不利以及学业失败等原因而辍学。当这些辍学人群在求职谋生中,在渡过了阶段性的危机后,他们常常会萌生强烈的学习愿望。补偿教育制度就是为这一人群服务的。它可以让这些超龄的学生重新回到学校,完成他们的义务教育学业。我国的教育革新家雷佩鸿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提倡失学者补偿教育,以期通过补偿教育来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他提出 “对于十三岁以上十八岁以下的青年男女,过去如果失学,法案均规定之使接受一年期的国民基础教育。此外,对于十八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的成年男女,过去如果失学,法案又均规定之使接受六个月的国民基础教育。”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我们曾把“三农”问题单纯看成是一个农业产业问题,忽视了对农民自身技能的培养和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而更多地强调农业这个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和工业化的支持。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农业、靠什么发展农业、怎样发展农业的问题,明确了人与农业发展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在全社会发展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牢牢坚持发展为了广大农民,发展依靠广大农民,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民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从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不断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他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权益。“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2]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突出强调以人为本,为农民群众多办好事、实事,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指导原则和检验标准,确保让农民真正受益。

  2 现阶段农民补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教育主体是谁,始终不清楚。人世后,我国的经济运作和教育发展,将与国际接轨。农村、农业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执行主体和运作机制也将参照国际规则和世界发展趋势,进行调整和优化。农民职业继续教育从过去集中培训向根据农民实际需求,由学校或培训机构开展自主、灵活、开放式的培训和跟踪配套服务转变。农业产业化也好,农民职业教育也好,主体是农民,因此,尊重农民意愿和调动其积极性是关键。实施农民职业教育更要调动和发挥学校和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创造性。农村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离不开农村学校和农村职业继续教育。

  2.2 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形象地比喻为"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路"。如果这一情况延续下去的话,会加大我国的城乡差距、产业差距、区域差距。症结在于农村基础教育没有出口、出路。.广大农村有50%的初中生不能升学,又不能接受职业教育,每年农村初中毕业生中50%~80%的学生升不了学。据统计,在农民当中,60%~70%为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没有升入高中。因此,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推进农村城市化、发展效益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方针,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发展区域高等教育,是现阶段农村职业教育走出低谷的有效途径。

  2.3 农村教育游离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需要。农村初中生没有接受职业教育,职业学校却空闲,是目前大部分农村职业学校面临的实际问题。教育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农村教育要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与经济发展相比,教育要适度超前发展,为社区发展储备人才。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及时分析和掌握人才需求市场的变化。社会发展要求工作岗位和分工更趋专业化、具体化、多元化、市场化、灵活性、开放性和动态发展。遵循区域社会、经济、教育发展规律,人们主动或被动接受教育的目的依次为升学、就业、谋生、文化熏陶、修身养性,因此,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与教育是决不能相互割裂或脱节。如果这些因素互动则激活机制,朝着正方向发展,否则互相制约,每个因素都可能成为发展瓶颈。在城乡、产业、区域差距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农村仍旧自然就业,不可能要求从业者有更高的素质和学历。在升学、就业均无望的情况下,农村学生不可能花费更多的财力继续就读。何况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家庭经济状况成为农村孩子升学的制约因素的情况下,更不可能送孩子到县城或城市就读高中。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中国物价《中国物价》
《中国物价》杂志,月刊,于198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2248/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形势分...
幼儿100《幼儿100》
《幼儿100》杂志,于200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2-1784/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观察与分析、...
中国会计评论《中国会计评论》
《中国会计评论》(季刊)创刊于2003年,面向大学会计教育界和学术界,秉承学术中立、公正原则,参照国际规范学术期刊的管理和编辑工作方式运行,力求为会计理论界提供学术...
中国国家旅游《中国国家旅游》
《中国国家旅游》杂志,于201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0-1012/K,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SELF D...
天津电大学报《天津电大学报》
《天津电大学报》杂志,于199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2-1286/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职业教...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2000年,是由解放军理工大学科研部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以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为指导...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