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隐性体育课程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启示
隐性体育课程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启示
来源:互联网 sk005 | 周斌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隐性体育课程;显性体育课程;特点;功能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 根据课程的影响方式,将其划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育教育只重视显性课程,而忽视了隐性课程及其资源的开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体育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本文从素质教育和提高体育教育水平出发,从理论上探讨了隐性体育课程的基本概念、特点和重要作用,以及该理论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隐性体育课程;显性体育课程;特点;功能

  1.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课程作为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长期受传统的唯理性教育模式影响下的体育课程,却与当前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存在着差距。目前大学生体育教学中忽视了学生隐性体育课程的发展,使大学体育培养学生完美个性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目标难以实现, “终身体育”的观念难以形成。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获得,体育能力的发展,以及品德的形成主要是通过显性体育课程的学习来实现的,但仅仅靠显性课程还不能圆满地实现体育课程的目标,还需要隐性体育课程。它可以使学生在显性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拥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正确的学习态度,高涨的情绪,顽强的意志,从而促进显性课程目标的实现。隐性体育课程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能力和习惯,能够更好地完善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体育文化素养,也更加有利于大学体育社会适应目标的实现。所以,本文旨在通过介绍隐性体育课程的概念、特点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我国当前高校体育教育提供理论基础,促进我国大学生的体育教育。

  2.隐性体育课程的概念及特点

  隐性课程于20 世纪60 年代末由美国学者杰克逊( P. W.Jackson) 正式提出,80 年代中期开始引起我国课程学者注意并展开激烈的讨论。在短短二十多年中,隐性课程研究以它新颖的研究课题和宽阔的研究视野,在课程理论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国外有的学者甚至认为,隐性课程研究是继泰勒(R. W. Tyler) 领导的早期“科学化课程编制运动”和布鲁姆(J . R. Bruner) 领导的“学科结构运动”之后课程领域的又一次革命。[1]

  2.1 隐性体育课程的概念

  对隐性课程的名称,主要有以下几种提法:隐形课程、潜在课程、潜隐课程和隐蔽课程。隐性课程至今还没有一种明确统一的定义。黎琳[2]认为:隐性课程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有着课程的属性,其外延不应超出课程的上位概念“课程”。而教育学上讲的课程,严格来说是“学校课程”,所以隐性课程只限于学校范围内,家庭、社会的影响不属于课程之列。

  姚蕾[3]综合了国内外学者对隐性课程所下的定义,认为所谓隐性课程,就是指在学校范围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及其具体化的教育目标,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经过规范设计的文化要素的总和。在概念中她认为隐性课程是一种文化要素,并且必须经过规范设计。

  隐性体育课程作为隐性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折射有体育的影响。纵观以上隐性课程的观点,可以将隐性体育课程界定为: 隐性体育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有关体育的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到的非预期性的知识、经验、价值、观念、态度等,是校园体育文化的统称。[4]

  2.2 隐性体育课程的特点

  隐性体育课程与显性体育课程相比较,有以下几个特点:

  2.2.1 涉及范围的广泛性

  隐性体育课程是除显著体育课程之外所有学校体育文化要素的综合,所包括的内容繁多,涉及范围广泛,渗透于整个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之中。它不仅涉及到以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建筑为主体的整个学校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体育物质环境,而且也涉及整个学校的体育精神氛围;不仅涉及到学校的体育教师,而且也涉及到学校领导、其它学科教师和后勤人员,以及作为直接实践客体的学生;不仅涉及到体育课教学,也涉及到课外活动。

  2.2.2 实施过程的潜在性

  隐性体育课程主要以不明确的内隐方式,通过学生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机制影响学生,体育教育痕迹不明确。学校通过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和活动把体育知识、体育思想和体育价值观念等间接地传授给学生,学生缺乏自觉性和明确的目的性。

  2.2.3 相互联系的非系统性

  显著体育课程是由体育课程设计者精心选择和组织的,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隐性体育课程虽然也是有目的、有计划设计的,但属于隐性体育课程的各种体育文化要素之间的联系却并不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它们属于学校文化系统中的非系统领域,相互之间在对学生施加体育教育影响的过程中没有明显的逻辑步骤,也没有前后相继的体育知识联系线条。

  2.2.4 影响的不宜察觉性

  显著体育课程具有明确的体育教育者、体育教育因素和体育教育目标。我们通过体育课堂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传授体育知识、培养体育技能和发展身体素质,并有明确的体育教育目标和测试标准。而隐性体育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在自然状态下,绝少是单独发生作用,每一要素的作用很难确定,而且它与显著体育课程的关系以及其自身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而微妙的,因果关系极为模糊。所以,隐性体育课程的影响作用具有不易察觉性。

  4.隐性体育课程的作用机制

  学校的体育实践表明,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途径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途径与方法具有不同的作用。例如,显性体育课程对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知识灌输、技能强化等方式实现的,这种方式带有较强的理性色彩和一定的强制性。而由各种软硬环境因素构成的隐性体育课程,则是依靠环境育人的精神作用机制来实现的。如利用情境陶冶、环境暗示、行为模仿、人际交往、情绪感染等对学生体育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5]

  隐性体育课程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从普通心理学来看,人类的归属动机、受暗示性、无意识等心理特征为隐性体育课程提供了根据。在学校生活中,学生在归属动机的驱使下,会积极地与同辈体育团体所倡导的体育观念相协同,渴求归属和被集体所接纳,有意或无意地接受来自教师及同学的影响,以便成为学校集体体育活动中的一员。学生置生于学校体育物化环境之中(如体育场馆、体育雕塑等) ,与同学、教师及学校管理人员相互交往,处于一定的体育文化氛围之中,自然而然地会受到各种体育环境(如校风、传统等) 的感染和熏陶,这些影响是透过学生的观察、模仿和无意识的潜移默化而在他们的体育知识结构上保留下来,形成自己特定的体育思想和体育个性特征。

  对隐性体育课程的重视还来自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体育习惯是由体育认识、体育技能、体育情感、体育意志等结合起来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体育习惯的养成并不仅仅取决于体育知识的多少,而是来自于个体与学校的体育交往活动之中,来自于学校的体育文化活动之中以及把体育行为规范内化为个体的体育素养,并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个体体育活动方式、兴趣和爱好的过程。隐性体育课程着重于体育习惯养成和体育情感的培养,这是隐性体育课程活动的基本创意,也是学生主体的自觉选择[6]。传统的体育教学将学生当成消极、被动的接受器,依靠刺激、强化的方式来实现体育行为规范内化为个体的体育素养,这是欠妥当的。现代体育教育要求,体育教学不仅要考虑学生真正的体育能力与体育素质的发展,更要通过积极的体育活动,通过学校生活的一切体育媒介、工具和设施来发展学生的体育素养。因而,学生所获得的大量体育价值观念通常并不是来自学校的显性体育课程,而是来自于隐性体育课程,因为隐性体育课程乃是一种真正的体育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它任何正式课程更具有影响的教育课程[7]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中国药物依赖性《中国药物依赖性》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于198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3920/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经验介...
中国应急救援《中国应急救援》
并非《中国应急救援》杂志官方网站。办理其他业务请直接联系杂志社。 《中国应急救援》杂志,双月刊,于200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
国际社会科学《国际社会科学》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于198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1212/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文献综...
中国京剧《中国京剧》
《中国京剧》杂志,月刊,于199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2869/J,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特别策划...
财经研究《财经研究》
《财经研究》杂志,于195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1012/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经济史、经...
开封大学学报《开封大学学报》
《开封大学学报》杂志,于198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1-1277/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高等教...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