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探讨了在新的社会环境以及文化氛围下,学校校长对于学校文化管理应当具备的新理念以及对于学校文化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文化管理; 学校管理; 管理文化;校长
从人类的产生到有意识的管理,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管理是人类走向文明的伴生物。随着社会经济迅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管理从经验管理模式到科学管理模式,再提升到文化管理模式。文化管理模式是对前两种管理模式的超越。什么是文化管理?专家认为:“文化管理”就是人化管理,就是以人为出发点,并以人的价值实现为最终管理目标的尊重人性的管理,文化管理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文化管理模式取代传统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需求具备各种能力的人才越来越紧迫。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管理的对象是人。学校校长的管理思想不可以只满足于对固有的经济管理的继承,要与时俱进,创新、探索新的学校管理思想,从行为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学校校长如何在管理中实现由传统管理模式向文化管理模式转变,构建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校园、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及人文精神家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明确学校文化结构,建立富有魅力的“校长文化”
有关文化结构的资料表明,根据文化结构的层次理论,任何文化体系皆可划分不同层次。对于学校文化,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其构成可获得多种不同的分法。不管如何划分学校文化的层面或结构,其都应该由物的部分、心物结合部分、心的部分所构成。或者可以这样表述,学校文化包括智能文化,它包含学术水平、学科设置、科研成果等;精神文化,它包含价值体系、教育观念、精神氛围等;规范文化,它包含学校制度、校风校纪、道德规范等;物质文化,它包含文化设施、校园营造等。优美的校园环境似乎已成为现代学校文化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然而,一些成功校长的实践表明,精神层面的东西才是现代学校文化的核心,现代学校应关注生命培养,坚持以人为本,应成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精神家园。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所学校,首先要评论它的校长”。从当前学校执行的校长负责制的管理制度看,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是学校上层的主要领导者、决策者、组织者;同时,校长也是学校文化的代表,校长文化“魂”的作用,将统领着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的生成与进步,而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又以反作用促进着校长文化的成熟,并以此推动着学校文化的方向,影响着育人取向及文化品牌的树立。为此,校长的教育思想、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要能够体现学校文化的整体要求,其自身的品格、修养、风范也应成为师生楷模。
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服务型管理者的形象
文化管理的本质既然是“以人为本”,也就是“人性化”的管理,那么,校长与教师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同事关系,要把行政命令管理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合理利用学校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优质的工作环境,引导教师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健康全面发展的环境。如何在工作中树立服务型管理者的形象,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1.工作之余的温情关怀。文化管理的中心是人。人既是管理的出发点,又是管理的落脚点。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激励人、开发人的潜力,是文化管理的关键。作为文化管理的校长,要重视教职工繁忙工作之余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需求,为教师的校园生活增色,定期举行教师的文艺活动或各级各类的竞赛活动,比如举行国标舞的培训,举办瑜珈班放松教师紧张的工作情绪,强健体魄;定期举行歌唱比赛、演讲比赛、篮球比赛等,加强年段间教师的交流与联系。了解教师的家庭生活情况,为单身教师提供设施齐备的宿舍,参加与教师关系密切或意义重大的活动,给予教师更多的关怀。多给教师以掌声和表扬,使教师时时刻刻感受到校长的激励。
2.畅通与教师思想沟通的渠道。学校文化管理的本质是“以人为本”, 校长的管理对象是人,在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上,必须建立在尊重主体的基础上。以往的科学管理强调了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关系,管理者靠制度约束人,而文化管理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而携手并进,是合作伙伴。真正的管理者是让人心悦诚服,而不是依靠手中权利压制人信服。
我在与教师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注重运用教育专业知识领导教师,运用新教学思想和理念感召教师,而不是只依靠权利与制度行事。通过自身学习提高成为行家里手,进而指导教师。比如,学校的大事小事的决策上,要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通过民主协商,达成统一认识;对教师在工作上和思想上发现的问题,要通过谈话与对话,帮助解决工作上的失误和思想疙瘩。此时的校长既是教师的导师又是朋友,在畅通的沟通渠道中促进情感交融,培养团队精神。
3.为教师构建自主发展的平台。教师劳动的特殊性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崇高的、复杂的脑力劳动,更在于他们的劳动形式的相对独立性和个体化,他们的劳动资料和对象具有鲜活性、能动性和发展性。教师劳动的特点,必然要求校长的职能首先是为教师自主发展构建一个平台,铺设一个基础,开辟一个空间,让教师选择自身发展的土壤,生成自主发展的意识,营造自主发展的环境,追求自主发展的目标,真正体现教师是学校管理的主体,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发挥到极致。
我们厦门市教育系统目前开展的教师岗位大练兵以及“名校工程”“名师工程”等活动,其目的是创建一流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作为学校校长应该积极主动地精心组织和策划,集思广益,民主决策,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的热情和信心,为教师打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比如在评选“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名师选拔过程中,首先要精心设计一套合理、切实可行的评选方案,为参赛教师提供必要的精神和物质支持,为教师参加各级名师评选创造优质服务。
4.为学生创造健康全面发展的环境。教育性是学校文化管理行为本身具有的本质特征,培养人才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守纪律的品德高尚的合格人才,是每位校长责无旁贷的责任。在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校长要以身作则并引领教师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以关爱、爱护学生为出发点,对违反纪律的学生不能用惩罚代替耐心教育,要用爱心感化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极力构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营造一个充满爱与理解的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