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略论晚清满汉统治阶层之间权力消长的开端
略论晚清满汉统治阶层之间权力消长的开端
来源:互联网 luo | 郑传伟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林则徐 满汉统治阶层 权力消长 开端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林则徐的死,对于面临革命烽火已在广西点燃起来的清廷是有很大震动的。清廷给予林则徐的“殊荣”,一方面表示悼惜失去这样一个在它想像中足能胜任镇压反抗的忠臣;另一方面则借表彰林则徐来赢得更多的人来为它“效忠”。咸丰元年四月,清廷特派员致祭,并颁发了士大夫引以为荣的《御祭文》和《御赐碑文》。在这两篇文字中清政府盛陈了林则徐忠于清廷的业绩,也表彰了在镇压反抗方面的业绩。同时,林则徐的死在地主阶级士大夫中也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他们惋惜这个人物,是由于幻想他在革命风暴将横扫而至的时机中能拯救他们的命运。他们通过诗文、挽联等各种形式来悼念,借以排遣自己的忧惧,其中广西地主阶级代表人物、状元龙启瑞的挽诗云:“痛惜林文忠,将星陨闽漳。天若遗此老,鼠贼安足当。”【20】曾受过林则徐知遇之恩的中兴重臣胡林翼也写了挽联:“千年英雄皆堕泪,四方妇孺尽知名”。【21】曾受到林则徐器重的另一位中兴重臣左宗棠也写了一幅长联:“附公者不皆君子,间公者必是小人,忧国如家,二百余年遗直在;庙堂依之为长城,草野望之若时雨,出师未捷,八千里路大星颓”。【22】可见林则徐的死对清廷和民间的影响多么巨大。

  三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待人民和西方的问题上,林则徐等汉族官僚与满族官僚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林则徐相信民心可用并举办团练来抵抗英国的侵略。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他就指出:“臣等查看民情,所有沿海村庄,不但正士端人,衔恨刺骨,即渔舟村店俱恨其强梁,必能自保身家,团练抵御。彼(侵略者)见处处有备,自必不敢停留”。【10】p678林则徐依靠民力思想所获得的成绩,应该说是由于他比较客观的对待现实的结果。这种思想是当时一般官吏所不可及,遂使他博得了“所管治人民的爱戴”【13】p146当他被革职的消息传出后,“连日铺户居民来攀辕者,填于衢巷”【23】p32。还需要指出的是,林则徐依靠民力、组织团练的目的是为了保家卫国、抵御外来的侵略,而曾国藩、李鸿章组织团练的目的是为了镇压人民的反抗、屠杀中国人民,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曾、李与林是不可相提并论的。与之相反,满族官僚推行的却是仇民思想。例如琦善曰:“粤省民风,浇薄而贪,除业为汉奸者更无庸议外,其余亦华夷杂处,习见为常,且率多与夷浃合”,于是他得出一个荒谬的结论“此民情不坚也”。【2】p15伊力布认为“乡勇水勇,奸良不一,聚而不散,尤恐别滋事端”。【2】p5林则徐亲民的态度使抗英战争取得了胜利,而满族官僚仇民的态度导致了抗英战争的失败,最终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在对待西方的问题上,林则徐等人已经看到了西方的优势,主张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师敌之长技以制敌”[24]的救国主张。他的主张对后来的洋务运动以及其它一系列改革都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而满族官僚起初是盲目自大、狂妄自尊,但在西方的船坚炮利下马上奴颜媚骨、屈膝投降。他对英国侵略军的认识是比较清醒的,他说“到省后查看夷情,外似桀骜,内实惟怯,向来恐开边衅,岂知彼从万里远涉经商,主客之形,众寡之势,固不待智者而决。即其船坚炮利,亦只能取胜于外洋,而不能使伎于内港。”【25】p47

  林则徐不仅在国内影响极大,而且在国外也享有崇高的声誉。1868年志刚出使英国,参观英国蜡像馆,见一林则徐蜡像,曾说:“林少穆先生,虽未谋面而心仪其人,不意于此遇之,其身不长,其貌则杨,颧骨面圆,存我冠裳。惜卖见面不能共语,以问安边之方”。【26】另有一记载:十七日,请日本公使、参赞及前任户部尚书宴于寓所。井上馨问余曰:“中国尚有林则徐其人否?”答曰:“曾国藩、左宗棠,何多让也。”井曰:“否,否!中国有此忠良,两君玉趾不贲英矣。”【27】可见国外对林则徐的尊重和评价是非常高的。另一方面,林则徐在国际间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例如《南京条约》中的第四款;“因大清钦差大宪等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二月间经将大英国领事官及民人等强留粤省,吓以死罪,索出鸦片以为赎命,令大皇帝准以洋银六百万员偿补原价.”[26]p9又如第六款:“因大清钦名大臣等向大英官民人等不公强办,致须拨发军士,讨求伸理,今酌定水陆军费洋银一千二百万元,大皇帝准为补偿,惟自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十五日(1841年8月1日)以后,英国因赎各城收过银两之数,大英全权公使大臣为君主准可,按数扣除。”[28]p9

  腐朽的清政府为了掩盖其对外屈膝投降的目的,不惜对林则徐、邓廷桢等汉族地主阶级抵抗派实行压制和打击,但仍然阻止不了汉族统治阶层势力的上升,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从1836—1850年清朝八大主要总督(直隶、两江、陕甘、四川、闽浙、湖广、两广、云贵)满汉所占的比例:在1839年,汉族人数远远超过了满族人数,与1836年、1837年、1838年相比较,汉族统治阶层的权力明显处于上升趋势。在鸦片战争之后,满族统治阶层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对汉族统治阶层进行压制和打击,正如来新夏先生所云:清政府在道光十八年所采取的严禁政策,无疑是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因而当林则徐执行这一政策时,也就获得广大人民的支持与感激。但是,统治阶级与广大人民的立场毕竟是对立的,因而当外国侵略者白河投书使他感到自身威胁时,便立即牺牲人民的利益,放弃严禁主张,倾向妥协投降。原来反对严禁的对外投降派便起而配合,竭力主张打击严禁的对外抵抗派。【29】因此在1840—1848年间,满族人数又超过了汉族人数。随着清朝统治危机的加剧,满族统治阶层不得不更多的依靠汉族统治阶层,在1849年、1850年,汉族人数又重新超过了满族人数并且一直持续到满族统治者退出了历史舞台。某些学者只看到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汉族统治阶层的势力得到了较大上升,就误认为满汉统治阶层权力消长的开端就在于此,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因为他们没有注意到在此之前的1836—1839年、1840—1849年汉族统治阶层权力上升的现象。如下表:【4】p1460-1469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年 5 5 5 7 8 5 6 6 6 7 5 5 5 5 4 满 4 4 3 12 4 4 2 2 2 2 3 4 4 7 7 汉 从禁烟运动、第一次鸦片战争、对待人民的态度以及在国内外的影响等来看,林则徐等汉族官僚所起的作用远远大于与他同时代的满族官僚,代表了他那个时期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近代向西方学习、求富求强的先进中国人的代表。他不屈服于外国列强的侵略,主张积极抵抗外国侵略,并认识到对外国列强的屈服只能导致列强的得寸进尺。后来的清政府、袁世凯政府、北洋政府以及国民党政府对列强的政策都证明了他的见解。林庆元先生指出“林则徐是近代求富求强思想的先驱,也是近代坚持民族气节,反对投降媚外思想的代表。他在反对英国侵略的斗争中,能够正确估计敌人的力量,依靠人民群众,成为反对英国侵略的坚定的抗争派。”【30】对林则徐的评价是非常中肯的。由此观之,满族统治阶层权力开始衰落、汉族统治阶层权力开始上升应在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之前,而不是在太平天国起义失败之后。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清华金融评论》
并非《清华金融评论》杂志官方网站。办理其他业务请直接联系杂志社。 《清华金融评论》杂志,于201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0-1169/F,本刊在国内外有...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季刊)创刊于1960年,是由青海师范大学主办、青海省教育厅主管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学报主要反映青海师范大学和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的科研和教...
贵州水力发电《贵州水力发电》
《贵州水力发电》(双月刊)创刊地1986年,由贵州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主办。为目前贵州惟一一份反映贵州水力资源开发与建设的水电技术...
江淮文史《江淮文史》
《江淮文史》杂志,于199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4-1119/K,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往事漫录、...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月刊),邮发代码:82-825,创刊于1995年,《中国结合医学杂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及中国中医科学院...
农村科学实验《农村科学实验》
《农村科学实验》杂志,于196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2-1146/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畜牧科...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