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政治与法律法学 > 荷兰思想政治教育及启示
荷兰思想政治教育及启示
来源:互联网 sk004 | 周海华
【分  类】 政治与法律法学
【关 键 词】 荷兰;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荷兰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卫国保家的发展进程中,荷兰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性格,并推行着宽容、自由的教育制度,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得到了体现,荷兰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塑造个人品质与民族精神,强调责任意识,实行颇有特色的价值观教育,由政府主导,注重家庭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并切实落到实处。这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有很深的启示,当然荷兰的宽容教育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警惕。

  关键词:荷兰;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在当今各国,思想政治教育都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虽然对于不同的国家,说法不太一样,有的称为道德教育,有的称为公民教育,但都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之实。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同样也是如此,荷兰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具有西欧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又形成了自身的特点。

  一、荷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我们说每个国家都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都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积淀,培养了自身的民族性。荷兰的历史就是一部与天斗、与地斗、与海斗、与大自然斗的历史。荷兰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并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一)塑造个人品质

  在荷兰,有句名言,“上帝创造世界,荷兰人创造荷兰”。这句话反映了荷兰人对大自然杰作以外的人类智慧的敬重。荷兰本身就是人类战胜大自然的智慧结晶,也是荷兰人面对恶劣生存环境的挑战而孕育的文化与生活的基础。几个世纪以来,这块土地曾被变迁的水文分割成数块,几经沉浮。荷兰人的独立、分权、平等、乐于参加多种组织、强调具体行动、不轻易表达感情以及坚持事先约定的目标的性格和文化特征正是基于这种特定的历史而形成的。[1]

  在荷兰社会里,人们的性格可以概括为直率、反抗和平等。荷兰人个人的努力与抱负,通常能快速的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动而变动。横跨十一个城镇的荷兰超级滑雪马拉松赛,可以说是荷兰社会文化特征中个人主义倾向上的最好证明。虽然比赛的最后也公布优胜者,但比赛更看重的是使选手完成全程比赛,荷兰人赞扬的是比赛中的团队合作精神。有着很强的个人主义情结的荷兰人虽然重视个人的成就,但也强调个人成就必须与集体成就相结合,而不是以牺牲团队和集体为代价,一味地追逐个人成就。[2]

  (二)坚韧的民族品格

  一个很古老的笑话是这样的:上帝创造了地球,荷兰的疆土除外——荷兰人自创了家园。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荷兰是人类战胜大自然的智慧结晶,也是荷兰人面对恶劣生存环境的挑战而孕育的文化与生活的基础。为了生存和发展,荷兰人竭力保护原本不大的国土,避免在海水涨潮时遭受灭顶之灾,他们长期与海搏斗,围海造田。而如今,荷兰国土的20%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我们说地理环境对一个民族的性格、风俗道德、精神面貌、法律以及政治制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也可以说,荷兰的地理环境对荷兰人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基于荷兰人民无止境地与水奋斗着的这样的现实,这种不利的生存环境使荷兰人意识到集体力量的伟大,也培养了荷兰人崇尚集体合作、崇尚团队精神、崇尚民主平等的思想,以及坚持在细节上也达成一致的办事作风,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也造就了荷兰人勤奋、敬业、智慧、务实、节俭的民族精神。[3](p231)由此可见,荷兰国徽上镌刻的“坚持不懈”字样,则充分彰显了荷兰人民的民族性格。

  (三)责任意识的培养

  责任感是全世界共同重视的品质。荷兰政府也很重视对公民责任意识的培养,荷兰是一个柔性的、有责任感的国家。荷兰人喜欢以具体的行动而不是口头保证来判断朋友。他们最看重的,是朋友的即时而具体的帮助。因此在荷兰社会里也有“患难见真情”的说法,当海潮、西班牙人或德国人意图摧毁或占领他们的家园的时候,如果缺乏堤防上的一个手指、一双眼睛,或有人玩忽职守的话,荷兰人便可能要面临灭顶的水患或豺狼的人侵。荷兰人需要的不是周围邻居或朋友的喜爱或欢迎,他们需要的是人人都负起其应负的责任。荷兰人的这种习性,确保他们可以在亲手造就的这片拥挤的土地上生存。在这个不安定的人造生态系统中,每个人都需要尽责。在歌德的“浮士德”中,浮士德试图以人类的力量抗拒造物主的意旨,逼退海水以创造陆地,那正是荷兰人的伟大梦想。[4]

  (四)颇具特色的价值观教育

  荷兰的宽容文化由此带来的价值观的多元化,从而使得一切不可能的事在荷兰都变得有可能发生,如同性恋婚姻合法化,安乐死合法化,红色禁区合法化等,当然,荷兰对同性恋婚姻、安乐死、红色禁区的宽容并不意味着毫无原则的接受任何不良的价值观,荷兰政府在让这些内容合法化的同时,同样重视对荷兰青少年价值观的教育。

  荷兰关于中学价值观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教师认为对学生来说重要的价值观是什么,教师表达价值观的方式以及师生在价值观层面上的互动。在进行价值观的教育中,老师会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但不是被动地灌输,而是积极地建构过程,教师通过学科事件,例子的选择以及对学生的反馈来促进某些价值观,尤其是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来影响学生的意义形成过程。教师在传递价值观时,有四种策略:教师尽量不表达自己的价值取向;教师明确表达自己认为重要的价值取向;教师着重讲清楚各种价值观之间的差异,但却不表明自己的态度;教师表明各种价值观之间的差异,同时也表达自己的取向。教师采取何种策略一般是根据教师的教学情境和学生的情况灵活运用。但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荷兰的价值观教育很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在学生看来,他们希望教师在表明差异的同时,也表明自己的价值取向,但学生不希望教师太过于强调自己的观点,学生很清楚自己的喜恶和自己的观点,学生希望教师采取的策略只能够表明差异。教师必须在说明不同视角和自己的差异之间保持一种良好的平衡。[5]

  二、荷兰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一)思想观念多元背后的价值体系的一元性

  由于荷兰特殊的地理位置,三分之一土地在海平面以下的小国荷兰是个新移民国家。面对这么种族多元化的生活,政府采取了种种宽容的政策,因此,虽然这个国家有其应当面对的问题,但国家并没有失序,没有用颜色来区分阶级、好坏或等级,在荷兰社会中存在着多种宗教信仰、人生哲学,所以荷兰社会中思想、文化、教育及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也被视为理所当然而为人们所接受。当然,这些都是我们看到的存在于荷兰社会中的现象,我们应该透过这些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来分析存在其背后的本质。

  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应该学会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看到政府各种宽容政策背后的阶级统治功能,这种多元化社会生活中的政治气氛是处于资产阶级政治价值体系的决定性影响之下。[6]而用马克思的形象化的说法,就是这种价值体系它创造了“一种普照的光,它掩盖了一切其他色彩,改变着它们的特点。这是一种特殊的以太,它决定着它里面显露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比重”。[7](p44)所以,对于西方国家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方法中的多元性,我们应深刻认识到这种主宰多元化背后的一元性。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海洋技术学报《海洋技术学报》
《海洋技术学报》(季刊)创刊于1982年,由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主办。获奖情况:国家海洋局期刊。 《海洋技术学报》本刊以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搞好海洋公益技术服务为重点,坚持...
产业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
《产业用纺织品》杂志,双月刊,于198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
中风与神经疾病《中风与神经疾病》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月刊)创刊于1984年,是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国家医学类核心期刊,总编辑为著名神经病学专家饶明俐教授。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以刊载...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英文版))2002年创刊,双月刊,是由中国海洋大学主办的海洋学科领域的学术期刊。 《Journal of Ocean U...
应用技术学报《应用技术学报》
《应用技术学报》杂志,于200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2133/N,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机械与...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