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观念的转变和确立
高校图书馆和监狱都是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服刑人员进行教育改造和帮助不仅仅是监狱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高校图书馆要明确这一观念,主动担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那部分责任。真正把服刑人员视为图书馆普通用户中的一部分,使之和普通公众一样享有获取知识信息服务的均等权利。
5.4提升馆员素质
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是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必要条件。相对普通读者,服刑犯人是比较特殊的群体,图书馆需要特别加强提高馆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把犯人和其他的服务对象平等对待,多对他们进行人文关怀,使他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注与尊重,激发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对外部社会的热爱,从而激发出加强自身的改造为早日获得自由的动力。另外,针对西藏特殊区情及监狱犯人中多数是藏族这一特点,图书馆应加强藏学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为藏区在押犯人提供专项服务建设专项团队。
5.5开展主动服务
针对服刑人员这一失去部分权利和自由不能自由获取文献信息的特殊群体,图书馆必须转变以图书馆为阵地坐等读者上门的传统服务模式,深入到监狱中,联合监狱进行情况调查,根据实际需要开展送书上门等主动服务。
5.6提供有效服务
图书馆和监狱应该达成共识,根据监狱的教育改造要求和服刑人员具体情况,区别对待服刑人员的不同知识信息需求,可将罪犯按照民族、年龄、文化水平、犯罪类型等进行深入调研,详细分类,根据每个群体的不同特点为他们提供针对性较强的信息服务。避免出现“盲目”提供,造成犯人能看或想看的书借不到,而提供的书又不想看的不良现象,造成无效服务。
分类与服务策略描述表: 分类 服务策略 按民族划分 西藏监狱服刑人员主要是藏族和汉族人,且大部分是文化水平较低的藏族犯人,要根据他们的语言特点和阅读学习能力提供藏文和中文文献,尤其要重视提供图文并茂易于阅读理解的藏文文献、有声读物,如提供深受基层藏民喜欢的格萨尔说唱类图书,高原农牧业知识图书。 按年龄划分 如:对于少年犯,可以综合教育为目的,提供能使其接受正规、全面教育的知识信息。对于中青年犯人,可结合其自身意愿与学习能力主要为其提供劳动技术方面的资料,便于其出狱后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对于老年犯,则可为其提供较多的休闲娱乐、修身养性和医疗保健方面的书籍。对无法自己阅读的犯人可以实施警员或培训犯人实行对面朗读的方法进行帮助。 按文化水平划分 首先了解犯人的文化水平,根据其不同文化水平、接受能力提供文献资料,避免提供的文献犯人看不懂、不实用等类似情况发生。 按犯罪类型划分 如:为心理上有偏差的犯人提供心理矫正方面的书籍,帮助其走出心理误区。经调查,服刑人员中大多数人在犯罪前不懂法、法律意识较薄弱。对于“法盲”罪犯可提供相关法律方面的知识信息,也可以为其专门开设法律课程和法律知识讲座。 特别指导 对于要求学习进步的犯人,可根据实际需求辅助警员对其专门指导,为他们今后重返社会、靠自己的一技之长找到生存门路,开创正常的生活认真打下良好的基础。 5.7保障所需文献资源的供给
此项工作能否成功开展并长期进行,文献的充足供给是基本条件,图书馆应制定并逐渐完善文献保障制度,以5.6中所述的提供有效服务为前提,精心组织各类文献,保证质量,为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可持续进行奠定基础。
5.7.1提供特色纸质文献
按需求在已有的馆藏资源里挑选或专门购买、制作适合在押犯人使用的各类纸质文献、抽取电子资源中合适资料进行整合加工、打印装订成册,建设针对性较强的适合当地犯人的特色纸质文献资源库,争取用较低的成本、最适合的资料为他们提供最有效的服务。
5.7.2提供光盘、电影、电视等多媒体资料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图书馆为服刑犯人的服务不能仅局限提供于纸质文献,应该考虑从多渠道、多方面提供文献资料,针对西藏监狱目前多数犯人是藏族、文化水平较低的现状,图书馆应注重搜集、制作、传输最适合基层群众的法律、高原农牧业科技、藏传佛教等各类藏语知识讲座与培训光盘、藏语电影等群众喜闻乐见、图文并茂、实用的多媒体资源。
5.7.3.提高服务层次
此项工作的价值有没有充分体现的重要标志是所提供的文献资源在犯人中能不能广泛迅速地传递和使用,由于警员和犯人大部分不懂图书分类和排架的专业知识,为了增强他们查找利用资料的有效性,图书馆应对警员进行图书管理培训,在配备文献的同时应向监狱提供类目标识牌:如技术类、法律类等,并引导他们如何使用;编制适合犯人和警员查询的实用机构指南、名录;根据其娱乐、文化、教育需求等编制各类推荐书目。在这些专业化的介绍和指引下,读者可以更方便快捷地查找到所需的资料,也能更加合理规范地管理图书。在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的现代新形势下,图书馆服务已拓展到对整个文献资源的搜集、整理、加工与发布,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图书馆对服刑犯人的服务也不能仅限于浅层次上的藏书借书,像参考咨询、智能重组、个性化服务等也要涉及。以逐步减小服刑人员与普通公民之间的“数字鸿沟”,使他们出狱后能尽快适应社会。
5.7.4重视提供数字化资源
数字化资源具有信息容量大、体积小,成本低、传播范围广,更新速度快,时效性强,跨越时空以及容易抽取、整合、打印等特点,广泛使用电子资源可以显著拓宽信息服务范围和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因此,图书馆除了为监狱提供纸质文献、一些光盘等多媒体资料以外,还要重视提供日益更新发展的数字化资源,以帮助服刑人员在高墙之内也能体会到外界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变化。
5.7.5加强合作、资源共享
从形态方面来讲,只顾自己一个部门、一个地区的利益、缺乏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以及根深蒂固的“部落意识”严重影响了各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共享共建。在此项工作中,为了避免出现: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管理,条块分割、文献重复建设和共同不足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导致各图书馆出现“你又的我也有、我没有的你也没有”的尴尬局面,造成国家财力、物力、人力的极大浪费。各高校图书馆应在相关部门的统筹协调下,统一规划,协同发展,重视各馆之间的合作,建立资源共享体系的同时还要加强与内地图书馆的联系合作,建成富有特色的藏区“高校图书馆服刑犯人服务”文献信息体系,并力争纳入全国文献信息保障体系之中,发挥优势、突出特色、资源共享,才能多渠道获得帮助与发展的动力,提高此项服务的服务质量,加快其可持续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