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以对监狱服刑人员教育改造工作提供知识信息服务为方向,全面分析了当前西藏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信息资源和个性服务的工作现状,着重阐述西藏高校图书馆在法律法规框架下对监狱服刑人员和狱警人员提供文献资源服务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相关的工作策略,初步探索新形势下西藏高校图书馆推进社会化、多元化、个性化服务的新方向、新途径和新方法。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刑人员;教育改造;信息服务
实现文献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推进服务的社会化、多元化、个性化是现代高校图书馆新的发展趋势,也是当前增强民族院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手段。西藏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在谋求与时俱进、跨越发展的同时,应注重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优势,为西藏地区社会弱势群体开展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社会职能。笔者主要从西藏高校图书馆对西藏监狱服刑人员这一特殊弱势群体提供信息资源服务为研究方向,探索新形势下在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西藏高校图书馆推进社会化、多元化、个性化服务的新方向、新途径和新方法。 西藏高校图书馆为监狱教育改造工作提供专项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西藏区情
“西藏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部面积的八分之一,整个西藏被喜马拉雅山、昆仑山脉和唐古拉山脉所环抱,国境线近4000公里,是我国西南边防的一道得天独厚的天然屏障”,[1]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也特别提出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和“努力实现西藏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的重要指示精神。[2]因此,教育改造好西藏地区监狱服刑人员对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西藏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和谐稳定与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1.2西藏地区监狱服刑人员基本情况
当前,“西藏区内监狱服刑人员2000余人,少数民族约占80%”[3],具有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劳动技能差、法律知识淡薄、多见突发性激情犯罪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文化与经济的双重贫困往往是构成西藏地区犯罪的重要诱因。持续开展和重点加强文化基础、法律法规、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成为西藏地区监狱教育改造的工作重点,也为高校图书馆提供发挥资源优势、提供知识服务创造了契机。
1.3西藏地区监狱教育改造服刑人员工作的现状
《监狱法》规定:“监狱对罪犯实行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4]教育改造是监狱机关对服刑人员进行的“转变思想、纠正恶习”的系统性教育影响活动,而文化教育又是西藏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重要转化手段之一。近年来,西藏监狱系统为了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在执行刑罚中的同时对罪犯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以及文化教育,把教育改造与劳动改造很好地结合起来。西藏各监狱都建有规模比较大的教学楼,每周都安排服刑人员学习法律、文化知识、时事政策等课程,文化课开设有汉语文、藏语文、法律常识以及数学等课程;还结合花卉种植,地毯、汽车修理以及毛衣编织技术等专业职业培训。通过教育改造,普遍提高了服刑人员的法律意识、道德水平以及谋生能力,为回归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
但监狱毕竟是特殊的地方,在对服刑人员具体的教育改造工作中,存在社会帮教力度小、教育途径单一、资源设备陈旧等现实问题,仍需进一步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不断加强监狱资源设备建设,探索改进犯人改造教育工作新的方式方法,努力增强教育改造的质量意识。“在西藏,农家书屋与寺庙书屋工程建设作为一项政府主导的基础公益项目,民生工程,惠民工程和德政工程,得到各级地方党委,各级新闻出版部门各级财政部门的高度重视,由此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西藏自治区已全面实现了所有行政村有农家书屋,寺寺有寺庙书屋的全覆盖建设目标”[5]。在现今西藏“全民阅读”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的形势下,西藏地区监狱那些曾经犯罪同时也是出狱后再次犯罪的高危人群的服刑人员也迫切需要知识信息服务,以提高改造质量,为出狱后尽快适应社会、减小再次犯罪几率做好准备。
1.4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趋势
创建图书馆开放型服务模式是现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一方面,高校图书馆扩大服务范围,充分利用文献资源向社会其他团体、机构、阶层提供个性服务。另外,高校图书馆的知识信息服务向基层农牧区扩展,为基层的文化、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更大范围内发挥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为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提供智力支持是西藏高校图书馆实施个性服务的一个重要方向,符合图书馆服务社会化发展的大趋势,开展这项工作不仅是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领域的拓展,而且也是图书馆体现人文关怀、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服务模式的尝试,对西藏社会稳定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西藏高校图书馆向监狱开展专项服务的重要意义
2.1教育强化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6]。人的行为是在不同时段、不同环境下受不同层次、多种需要的支配。监狱服刑人员处于被剥夺某些权力与自由的境地, 由于自身能力或者环境等原因获得知识信息的能力较弱,他们需要通过得到知识信息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以及生活技能,为回归社会、被社会接纳做好准备。高校图书馆对监狱实施必要的知识输入和个性服务将构成强化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重要辅助手段。
2.2娱乐放松
监狱中的服刑人员被强制关押,生活普遍枯燥、单调,和普通民众丰富多彩的生活有本质差别,能为他们合理提供一些内容积极向上的休闲、娱乐类书籍,一定程度上丰富他们的生活,使他们能通过接触新鲜的知识信息感受到生命的珍贵与生活的美好,激发出他们对于监外世界的热爱和向往,增强他们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完善人格和提高素质的积极性,逐步促进“要我改造”向“我要改造”的转变,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提高犯人的综合素质。
2.3促进监狱管理科学化
不断推进监狱工作科学化逐渐成为新世纪中国监狱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的重要战略措施,监狱在高校图书馆专业人员帮扶下进行合理的资源建设与人员培训,能优化监狱管理质量,为犯人的教育改造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条件。
2.4促进社会进步
监狱改造犯人的目的就是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使他们能重返社会,正常生活。如果高校图书馆能通过提供合适的信息知识服务,使服刑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生活技能得到提高,刑满释放之后能尽快得到社会的接纳,回归社会后,能凭着自己的技能顺利地走上正常生活的轨道,这不仅对犯人自身是一种救赎,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只有让这些犯罪高危人群的素质和境遇得到根本改善,才能达到对他们根本改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