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政治与法律法学 >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存在的主要弊端、制约因素 与创新机制实现之我见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存在的主要弊端、制约因素 与创新机制实现之我见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贾劝宝 张松柏
【分  类】 政治与法律法学
【关 键 词】 社会科学研究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3、导向有误。目前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存在明显的两个方面的片面导向:一是重成果,轻方法。科研立项开题审查,对于研究内容、目的,更为关注,而对于手段、方法,几乎不予考虑。成果验收、评价,也只是看文章发表刊物级别、成果获得那一级部门的验收和奖励,至于应用的什么方法,效果如何,同样不予重视。同时,对社会科学专业的师生,普遍缺少研究方法方面的专业训练和要求,基本不开设这方面的课程。这必然使研究者形成一种学术心理习惯,就是不注意研究方法出新,只在内容和结果方面下功夫。二是功利化。一是把教师的研究与个人的地位、行政官职联系在一起,研究成果多,“升官”的几率大。二是把教师的研究与个人的物质利益直接挂钩,以成果“论功行赏”。三是把教师的研究与个人的职称晋升相连结,以发表文章的数量、刊物级别、获奖等级等,作为职称晋升的决定性依据。四是把教师的研究作为对个人进行年度考核、奖惩的重要根据,完成者奖,完不成者罚。这种突出的功利化导向,诱使许多教师产生严重的急功近利倾向、浮躁心理和短期行为,往往挑拣一些所谓短平快项目,选择熟悉的研究方法,以最小化的劳动投入,获得最大化的收益预期;或者粗制滥造、急切成章、敷衍成文,甚至弄虚作假,拼凑抄袭.。试想,这样功利的、片面的学术导向,研究者在研究方法创新方面还有什么热情与动力呢?

  4、政绩情结。许多高校出于提高所谓知名度、扩大学校影响、树立自己形象、显示领导者的政绩,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违背科研规律,提出、制定了一些假、大、空研究规划和面子工程。这些所谓规划和工程,由于缺乏相应的可行性、科学性、实践性,又得不到人力、资金、时间等必要条件的保障,只好勉为其难,一哄而上,表面上搞的轰轰烈烈,结果却成果寥寥,名不副实。一是套取经费,以科研立项名目,获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经费资助。二是显示实力,似乎课题愈多,实力愈强。至于质量如何,则无关主旨。三是追求奖项,选择一些时髦课题,搞一点所谓研究,然后精心进行学术包装,甚至采取公关手段,以求获得奖项。四是造就“人才”,为了造就学校的“人才”队伍和所谓学术带头人,通过上述课题安排,偃苗助长,推出一些速成的所谓专家、学者,以壮大学术阵容。这种把科学研究服从于学校政绩需要的做法,必然使社会科学研究目标短期化,研究进程快速化,研究工作浮躁化,研究成果泡沫化,而与科研的创新主旨相去甚远。可想而知,改进研究方法自然就无从谈起了。

  5、基础脆弱。高校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普遍存在学术基础脆弱问题,大有空中楼阁的危机:(1)学术氛围衰退,高校社会科学领域特有的人文精神、自由思想和学术研讨风气,目前明显减弱,且有不断稀薄、淡化、消解的趋势,而与之相反的行政化、官场化、市场化乃至于市井化,却不断滋长、蔓延开来。(2)物质条件有限,诸如图书、资料、信息、办公设施、经费等投入明显不足,社会科学研究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得不到必要保证。(3)研究时间较少,由于高校扩招,师生比不断扩大,社会科学专业这一问题尤其突出。使大量教师课时负担加重,疲于奔命。同时,形式主义的非专业活动越来越多,诸如各种会议、检查、汇报、报表、评比等,大量挤占耗费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科学研究所必需的相对充足和集中的时间条件没有保证。(4)研究人才断档,高校社会科学领域,既鲜有高水平的学界泰斗,就连真正学有所成、训练有素的学术领军人物,也显得十分稀缺。大量中青年社会科学教师,没有称职的学科带头人,形不成合理的人才梯队,人力资源不能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使社会科学研究的群体力量和团队效应难以形成。(5)个人学术功底和研究能力欠缺。一是“教授读书少”,不少教师知识储备、知识结构、学养、学风和科研训练等方面先天不足,致使学历与能力、职称与素质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所谓“硕士不硕,博士不博”。这自然制约了他们的科研能力其中包括研究方法方面的创新。二是“教授不读书”,许多教师受社会风气浮躁化、功利化的影响,学习习惯、兴趣和动力日渐减弱,知识逐渐陈旧,思想趋于僵化,不了解学术动向、研究方法进展和学术前沿问题,科研水平提高及方法创新就无多大可能。三是“教授只教书”,部分教师只满足于对教科书的讲授,对科研既无兴趣,也没有足够能力和方法进行学术研究,成了单一的“教书匠”。四是 “教授不教书”,很多社会科学教师,重官轻学,倾心于行政头衔的获取,或忙于做行政领导工作,基本无心或者干脆不搞教学和研究,有的在社会和企业身兼数职,视教学和科研为副业,用心不专,敷衍塞责。凡此种种,极大程度地弱化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主体力量,当然,也就阻碍了社会科学研究及其方法创新。

  三,实现研究方法创新的机制重建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与发展的前提,也是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科研究的客观需要看,实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机制重建,至少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1、进一步变革观念,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营造先进的意识环境,这是实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前提机制。其一、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彻底破除影响社会科学及其方法创新的学科歧视,从而调动广大从事社科教学与研究的教师的积极性,使之自觉、主动地进行研究方法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其二、要努力消除教师的避险意识,营造宽松、宽容、和谐、生动的学术环境,扫清阻碍教师在学术研究及其方法出新道路上的绊脚石,积极提倡、鼓励、支持教师发扬大胆探索的科学精神,勇于、敢于和乐于为天下先,不断尝试和采用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提出新见解、新观点、新思想。其三、要大力破除学术研究方法方面的思维定势,不断开拓学术视野,转换思维方式,跳出固有研究方法的框架,不断以新的视角和方法,观察和研究社会科学课题。其四、要坚决克服学科研究过程形成的习惯惰性,在研究方法上不重复自己和他人,树立研究方法的创新意识,培育出强烈的方法创新动机和欲望,逐步形成方法创新的学术习惯。其五、要切实打破自我封闭的心理和意识,积极开展同学科、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与互动,科学地借鉴、吸收、融会其它学科有用、先进的研究方法,丰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体系。同时,要采取“拿来主义”,大胆、科学地借鉴、学习和消化国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造出一套既符合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实际,又符合国际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规律的研究方法系统。总之,要通过变革观念,转换思维方式和心理习惯,积极构建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舆论、意识和观念机制,以其引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江西教育《江西教育》
《江西教育》杂志,于195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6-1048/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教研视点、...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杂志,于199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2-1685/N,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维...
乌克兰研究《乌克兰研究》
《乌克兰研究》(年刊)创刊于2011年,主要反映中乌学者、外交官员对乌克兰以及中乌关系诸多问题的认知与研究成果,为深入了解当前乌克兰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状况...
基建管理优化《基建管理优化》
《基建管理优化》(季刊)创刊于1989年,立足上海、联合华东、面向全国,并拥有全国的基建管理研究阵营:10多位国家有关部委领导任顾问;200多名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以上职...
时代经贸《时代经贸》
《时代经贸》自2003年创刊以来,由于其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深受各级政府财经主管部门、国内外财经界、社会中介、理论研究和教学人员等各界...
普陀学刊《普陀学刊》
《普陀学刊》(年刊)2014年创刊,中文,16开,出版地:上海市,由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普陀学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