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要:所谓政治价值就是表示政治主客体关系的一个范畴,它指的是政治客体对政治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政治价值是政治哲学中的核心命题之一,是政治哲学中一个具有宏观分析判断功能的术语。政治价值具有历史性、应然性和多样性等几个显著的特点。它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功能。
关键词:政治价值;政治哲学;特点;功能
引言作为政治哲学研究的最核心问题的政治价值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人们对政治生活本原意义的确定。我们知道,任何规范价值系统的存在都是建立在自身特有的价值话语基础之上的。政治价值关系作为社会生活系统的重要内容,它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系统的协调、适应和统一的关系。就政治价值关系系统的主体而言,这种价值关系是建立在价值主体的需求基础之上。所谓政治价值就是表示政治主客体关系的一个范畴,它指的是政治客体对政治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其中包括政治个体和政治组织对政治生活的需求,即政治价值就是政洽客体对政治主体所具有的意义。同时它也是指政治当中什么是正义的、合乎道义的,从而作为一种伦理的判断,确定什么是政治应该追求的东西,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政治价值是指那些为全社会所普遍认可和追求的理想政治目标和政治状态,是评价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的基本标准,它以具有特定社会文化内涵的“人”及其本质特征为基本内容, 构成人类政治生活的价值目标。
1政治价值和政治哲学的关系政治哲学是对于理想社会价值目标与社会终极理念的设定与论证,它提出社会政治原理,也提出实现理想社会价值目标的社会秩序安排。它是对人类政治生活本源性、本质性进行的探讨,带有强烈价值取向性,政治价值是政治哲学中的探讨的最主要、最核心的问题。政治哲学的学理结构,就是从哲学的人学理念推演出伦理学的道德原则,进而再引申出政治价值学说这一线索来展开逻辑的。政治价值是政治哲学中的核心命题之一,是政治哲学中一个具有宏观分析判断功能的术语。政治哲学离开对政治价值问题的分析,只是就事论事,陷入现代“学术”所设计出来的一堆概念、判断和推理之中,变成玄而又玄的讨论。政治哲学就是以哲学方法论为指导,研究政治的规范和价值,以政治价值为内容,对政治生活进行价值评价, 分析各种政治价值之间的理论和逻辑关系,用规范命题来陈述价值判断,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应然性”判断。或者说,政治哲学本身就是政治价值的提炼和升华。政治哲学体现出政治生活的合目的性标准,为政治生活提供一般的准则和规范。政治哲学从哲学价值观和方法论出发,研究政治价值的发生、发展与演变,探讨政治价值范畴之间的关系与走势,思考理想政治秩序和政治规范的价值基础,寻求现实政治范式的升华等等。俞可平也指出,政治哲学是关于现存政治生活的一般准则以及未来政治生活的导向性知识,即主要关注政治价值,为社会政治生活建立规范和评估标准。因此,政治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政治价值和普遍的政治原理。
2政治价值的特点
同一般事物的价值相比较而言,政治价值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一、历史性。我们知道,政治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当政治开始出现在社会生活中时,便具有了一定的价值。不过,政治是一个历史范畴,政治价值也是一个历史范畴,政治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不同历史时代政治的内容不同,政治价值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前面已经阐述,政治价值就是表示政治主客体关系的一个范畴,它指的是政治客体对政治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因为政治主体具有历史性,政治客体也必然具有历史性,因此,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政治主客体也会随之变化,作为政治客体对政治主体的意义的政治价值也必然因为时代不同而不同,必然具有历史性。政治主客体的变化带来政治价值的变化,而政治主客体的变化又是受人类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规定。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讲,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变化内含了政治价值的变化。因此,人类社会生活的变迁和社会转型内含着政治价值历史性的逻辑进程。纵观西方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各个时期的西方社会有着不同的政治价值追求,古希腊时期是追求正义;上千年的中世纪时期是追求神权至上,君权神授;文艺复兴时期则是崇尚君主转制、拥护王权统治、重塑国家主权;刚步入资本主义时期则追求的则是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和相应的理想政体。在我国的封建时期,追求的政治价值是大一统、德治和尊王重民;“五·四”时期追求的是科学和民主。对于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恩格斯追求的是通过阶级斗争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列宁丰富了他们的政治价值思想,他强调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无产阶级既要阶级斗争,也要经济建设;邓小平则是追求发展经济、实现民主政治和现代化。所以说政治价值具有明显的历史性。
二、多样性和唯一性的统一。多样性是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作为阶级利益的政治诉求,政治价值具有阶级性。因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在阶级分化的社会,尤其是阶级斗争比较尖锐激烈的社会,革命阶级和反动阶级对于同一政治事物或现象有着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评价。反动阶级会更强调维护其反动政权这个政治价值,而革命阶级会更多的强调诸如自由、民主等政治价值诉求。多样性还指政治价值的复杂性,因为政治主体的政治需求是多方面的,因此,政治价值的内容必然是多样和复杂的。如政治主体既需要有安全的政治环境和稳定,又希望社会能够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这些多样性的需求,反映在政治体系当中,就要求相关的政治体系能够理顺并实现这些政治价值。唯一性指政治价值的人民性。在阶级社会里,各个阶级虽然有其不同的政治价值诉求,但对于某一政治事物的价值评价,总还有一个最基本的价值准则,它不以任何一个阶级的意志或主观愿望为转移,并非“一人一个号,各吹各的调”。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告诉我们,任何历史时代,只有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才能作为最高的价值主体,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进行政治价值评价的最高标准。所以,能够代表人民(西方世界称之为公民)利益的诸如公平、正义、自由等带有普适性的政治价值一般都应该被各个阶级所接受。
三,实用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如前所述,政治价值是政治客体对于政治主体的意义,或者说是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的需要。所以一种政治价值体系的存在,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政治主体的需要,如果政治主体没有需要,就不存在相应的政治价值,政治价值是为政治主体服务的。因此,政治价值具有实用性的特点。正如张金鉴所说的:“政治乃是国家与政府以最大的集体合作的努力与活动谋求人民的生存、安全、和平、快乐、享受与发展的各种服务和措施,期以增进人民的最大福利。”推及到政治价值是一个道理。另外,政治价值具有实践性特征。因为政治实践是政治主体与政治客体联系起来的纽带。就人的活动域而言的。在现实的政治社会中,人以政治实践为基础,以政治主体的姿态与外界环境发生着主客体间的对象性关系和政治主体间的交往关系,政治价值的产生和存在是建立在人的政治活动基础之上的,政治价值确立和实现的过程,也就是政治实践的过程,通过政治实践洁动,实现了政治主体客体化和政治客体主体化,实现了政治价值自身的不断革新和完善。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