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也门国内频频发生分裂活动,除了因教育文化发展落后外,社会结构也较为落后。与许多阿拉伯国家一样,也门建国历史很短,虽然建立了现代国家,但整个国家实际上还是一个传统部落社会的集合体,很多地方还处于部落生活状态,并没有实现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政府对这些部族缺乏有效控制。在那里,人们对部族和教派领袖的忠诚度高于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也门一直处于分裂和内战之中,动乱频繁,直到1990年才实现统一。目前虽然内战已经停息,但长期动乱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破坏严重,社会分裂现象频发。
二、也门恐怖活动对国内和地区安全的影响
也门有适合恐怖主义生存的土壤。以“基地”组织为例,从历史文化及地理位置等各方面考虑,也门都是非常合适“基地”组织滋生的土壤。也门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国家,它有非常深厚的伊斯兰教文化传统,从文化历史的角度讲,它具备了接纳恐怖主义“基地”组织的文化条件。早在13世纪,也门就是反抗西方最主要的基地,当时也门的刺杀组织就已经十分成型了。从地理环境看,也门西部和北部险峻高山众多,中部和东部是人迹罕至的荒漠,易于恐怖分子藏匿。由于“基地”组织在也门近邻的沙特阿拉伯屡遭打击,为保存实力,大批“基地”组织成员潜逃到也门,如沙特籍恐怖分子穆罕默德•哈尔比,就是沙特政府通缉在逃的“基地”组织要犯之一。此外,也门北部地区部落非常接近阿富汗,成为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地区的地形模拟培训基地。同时,也门临近阿拉伯海湾和印度洋的整个海岸,又靠近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的瓦哈比教派等一些极端势力进入到也门山区。由此,“基地”组织在此滋生并日益壮大起来。从内因看,民族仇恨是恐怖主义滋长的根源。单纯的军事行动只能增加仇恨,并使其代代相传。不彻底清除产生仇恨的根源,恐怖主义只能是越打越多。
也门国内失业率高、贫困现象严重,为“基地”组织招募成员提供了可乘之机;也门政府一直忙于与反政府武装交战保住政权,对反恐问题没有多加关注。虽然,美国早就注意到也门的“基地”组织,并于“9•11”后,加强了与也门在情报等反恐领域的合作,双方还签署了《安全合作谅解备忘录》。自2006年开始美国一直在帮助也门训练军队,并使用国防授权法案赋予的反恐专项资金向也门提供无线电器材、直升机零配件、卡车和巡逻艇等军事装备,但两国之间长期缺乏反恐互信。2002年11月,美军无人机在也门东部发射导弹击中一辆汽车,致死6名“基地”恐怖嫌犯,包括与“科尔”号爆炸事件有牵连的“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头目哈里西。美方没有理会也门政府关于不公开这次袭击的要求,很快宣布行动成功。这一事件为也美之间埋下不信任的种子,直接影响到两国今后的反恐合作。“基地”武装分子利用这些便利得以迅速发展。
也门的恐怖组织袭击近年来呈现出政治化和技术含量增加等特点,且破坏性极大:首先,由于恐怖事件频发,近年来也门旅游业受到很大冲击,游客减少40%,旅游收入锐减54.7%。外国企业对也门的投资大幅下降,其中旅游业投资减少47%,工业投资减少34%,农业投资减少25%,服务业投资减少22%。同时,随着投资项目的下马,就业机会已减少近万个,使也门经济亏损18亿美元。其次,针对石油设施的恐怖袭击活动给作为支柱产业的石油勘探、生产和投资活动带来消极影响。也门恐怖组织得到反对党的同情与支持,如“伊斯兰改革集团”、也门社会党等,它们趁机利用政府与美国合作反恐大做文章,一方面极力为某些恐怖分子提供庇护;另一方面不断对恐怖事件进行大肆渲染,指责也门是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和恐怖分子的庇护所。据悉,也门政、军界高层人士与“基地”组织暗中勾结。美国对阿富汗采取军事行动后,美一直宣称有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残余分子逃往也门,其中包括两名重要嫌犯阿里•卡伊德 •赛纳亚尼•哈希姆和穆罕默德•哈姆迪•阿赫达勒。“9•11”事件前,也门一位高层领导之子曾暗中庇护过伊斯兰极端组织,甚至与“拉丹的公司”做生意。另据悉,美“科尔号”军舰爆炸案就是在也门的伊拉克军官策划下,由拉丹“基地”组织、赞达尼的“也门兄弟会”与也门军官共同实施的。
也门是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2003年国民生产总值约113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585美元。国家主要收入是侨汇、石油收入及少量的国际援助。伊拉克战争前,也门石油收入和侨汇收入呈逐年递增之势,至2003年3月伊战前,也门外汇储备已达44亿美元。也门政府于是制订了耗资826亿美元的宏伟发展计划,争取在2015年消除贫穷,成为中等收入国家。然而,伊战打碎了也门的强国梦。由于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也门不具备独立开采石油能力,只能依靠与国外石油公司合作。出于安全考虑,伊战期间,绝大部分外国合作伙伴撤出也门,也石油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侨汇收入锐减,就业率也大幅度降低。据也门官方统计,在2000~2025年间,也门劳动力人口将由460万增至1420万,年均增长5.25%,而同期每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口将由24.1万增至58.5万。政府只有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才能弥合就业市场供大于需的缺口。然而,伊拉克战争后,也门经济出现大幅倒退,短期内难以恢复,贫困、失业等成为也社会不稳定因素。
也门存在的社会弊端导致社会离心倾向加剧,特别是由于法律不健全,贪污腐败难以禁绝,政府机构办事效率低,缺乏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思路和规划,基础设施和整体环境都较差。国家的主要资金用于中央政府控制的中部省份,对边远部落省份的投资少,政府的影响力与控制力也薄弱,致使这些地区的部落势力长期割据,也、沙边境的越境走私军火、人员偷渡活动猖獗,并成为恐怖势力与组织藏匿、滋生和蔓延的温床。一旦也门的恐怖组织壮大起来,北边的沙特、西北的苏伊士运河以及南边的印度洋都将成为它的打击范围。如果也门的恐怖组织再与索马里的反政府武装以及猖獗的海盗之间相互勾结,那将给这一地区的反恐形势带来更大难度。
三、也门反恐措施及其困难
近年来,针对这一系列恐怖事件,也门政府发表声明: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支持国际社会的反恐努力,对基地组织或其他任何恐怖组织在也门的活动进行严厉打击。也政府意识到,贫穷、社会不公是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只有消除贫困、发展经济和实现公正才能从根本上消灭恐怖主义。在反恐、治恐两手抓的同时,对民众加强教育和疏导,防止宗教极端势力利用伊斯兰极端思想毒害他们。与此同时,也政府反对将恐怖主义与特定国家、民族和宗教挂钩,主张将巴勒斯坦人民反对以色列占领的合法斗争与恐怖主义严格区分开来。具体措施如下: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