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The Puzzlement of the Policy of University Graduate Village Official
and the Solvement to it
Cao Daquan
(Postdoctoral Mobile Research Station in the School of Law ,Nanjing University;
Jangsu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0004)
[abstract] The policy of university graduate village official is a kind of guidance policy which is not conflict with the system of villagers' autonomy, 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villagers' committee should be definite and concrete. The promises of political right to the university graduate by the state in practice should be amended. The agent relationship or deleg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illagers' committee and the university graduate should be enhanced and definite, too.
[key words] the plan of university graduate village official, legal relationship, agent relationship, delegate relationship
参考文献
[1]《“村官”应由村民选》,《农村实用科技信息》1999年 10期,第31页;
[2]谢丁:《河北大学生“村官”模式为何失败》,《乡镇论坛》 2006年 08期,第11—12页;
[3]李包庚、黄斌、魏娜:《“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与思考———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青年探索》2007年第6期,第11—15页;
[4]《无创业意向,凤阳大学生“村官”被辞退》,《农村适用科技信息》2008年第2 期,第61页;
[5]肖立辉:《大学生“村官”无事可做 “上山下乡”如何进行到底》,http://www.enorth.com.cn. 2008-07-18 14:52;
[6]《大学生“村官”与<村委会组织法>的冲突》http:///www.voc.com.cn/article/200808/200808251152182056.html ;
[7]史亚军:《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发展思考》,《农村工作通讯》,2008年第10期,第14—15页;
[8]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大学生“村官”课题组:《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村官”发展研究报告》,农村工作通讯2008年第10期,第16—17页;
[9]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大学生“村官”课题组:《2008年大学生“村官”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年第10期,第31—33页;
[10]王天敏:《“大学生‘村官’”热中的冷思考》,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34期。
[1] 参见李包庚等:《“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与思考———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2007年第6期,第12页。
[2]自2005 年始, 中国农业大学先后有234 名大学毕业生担任村支书助理和村委会助理。今年7 月, 第一届大学生村官就要期满, 他们会如何选择今后的出路?3月19 日《北京日报》刊发的北京农业大学学生记者的一项调查发现,北京市朝阳区的62 名大学生村官中,准备报考公务员的有38 人( 占61.3%) ; 打算继续学习深造的有13 人( 占21.0%) ; 预备继续服务基层的有9人( 占14.5%)。参见:《大学生村官60% 以上还是想当公务员》,《领导决策信息》2008 年4 月第13 期,第22页。
[3]参见李学飞:《说说“大学生村官”的“水土不服”》,《乡镇论坛》, 2006年 第7期,第24页。
[4]根据国家中组部的解释,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系非公务员身份,工作管理及考核比照公务员的有关规定进行,由乡镇党委、政府负责;人事档案由县委组织部门管理或县级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免费代理,党团关系转至所在村。《认真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中组部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中国人事报》,2008年4月18日第1版。
[5]史亚军:《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发展思考》,《农村工作通讯》,2008年第10期,第14页。
[6] 对此,也有相关经验,如2006年6月新泰市在山东省率先启动了“大学生村官计划”,通过公开招聘和双向选择,连续两年向全国招聘108名大学生,充实到村庄(社区)与镇村企业。参见《新泰108名大学生村官演活“三重角色”》,《农民日报》9月9日第2版。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