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文体中,体现相互间的平等互重,礼貌交往是非常重要的。在公文体的开头或结尾往往使用敬语。如:“请批复”(下对上的用语)、“请贯彻执行”(上对下的用语)、“拟于本月底实施”(可上下通用语)、“承蒙支持”(平行、不相隶属机关用语)、“请予接洽为荷”(可上下通用)。
使用雅语和敬语,要用规范化的书面语,不用口语;要用朴实的语言,不用华丽的词藻。这样就能收到简洁、庄重、平实的语言效果。
2、运用强调语和提前句
在公文体中,常常使用副词,特别是能愿副词。例如:“应”、“要”“必须”、“立即”等起强调作用的词语。这是运用了带强调意味的修辞手法,较好地突出公文体庄重的色彩。
在公文体中,有时用“将”字结构所构成的第二宾语提前句式,在转发性的公文中几乎成了固定模式。如:“现将《全国科学技术档案工作会议的报告》批转给你们”。这种提前句式,也是有强调意味的修辞方式,同样可以突出公文体庄重的色彩。
3、运用平实类辞格
公文体以记叙为特征,并不追求语言的艺术化,主要运用消极的修辞手法。为了增强文势,显示程度上的差异,也运用一些对偶、对比、排比递进等辞格。如:“对历史案件和重大案件,重点抓重大案件;对历史积累案件和现行案件,重点抓现行案件;对社会上的普通案件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内部的案件或它们与社会不法分子共谋进行的案件,重点抓国家机关、企事业有关的案件。”[10]这里运用了对照兼排比,表达明确、周全,增强了了语言气势。
(作者单位:中共清远市委党校阳山分校。联系电话:13828586839。邮编:513100。)
参考文献:
1、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1979年9月13日发布。来源:http://law.baidu,.com。
2、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广东省人事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登记办法〉的通知》,第2页,2009年3月12日。
3、全国人大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0页,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3月。
4、全国人大六届三次会议《关于授权国务院对于有关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可以制定暂行规定或条例的决定》1985年4月10日发布,来源:http://law.baidu,.com。
5、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关于严格依法处理反盗窃斗争中自首案犯的通知》。来源:http://zhuanye.iask.com/pay.php?k=&id=3833552
6毛泽东、朱德《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毛泽东选集》,第1346页,人民出版社,1969年3月。
7、全国人大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5-46页,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3月。
8、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84年12月19日签订。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04/01/content_1396234.htm。
9、全国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1996年3月17日公布。来源:http://www.falvba.net/law/149.html。
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1982年4月13日发布。来源:http://law.lawtine.cn/d562383567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