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文体是为适应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事务联系而形成的语文体式。它的语言要求明白、准确、简洁、庄重。要达到过个要求,必须掌握其语言运用的规律。公文体在词语方面,准确运用专用词语和文言词语,大量运用概括抽象性的词语,大量运用介词;在句式方面,运用长定语或长状语的句式,运用成分共用或文言句式,常用表示排除或包含的句式,运用省略或简缩句式;在修辞方面,常用雅语和敬语,运用强调语和提前句,运用平实类辞格。
【关键词】公文体语言运用 词语 句式 修辞
公文体是为适应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事务联系而形成的语文体式。它包括了法规章程体、专门公务体和日常事务体,广泛地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以实用为目的,语言要求明白、准确、简洁、庄重。怎样才能达到过个要求呢?我认为:必须掌握其语言运用的规律,从词语、句式及修辞等方面探讨公文体语言运用的问题。
一、词语方面
1、准确运用专用词语和文言词语
在公文体中,专用词语是大量的。它们一般都有事务涵义的确定性,因而准确运用有助于表达的明确、简洁。例如:称谓用“本(局)”、“你(公司)”、“该(处)”、“我(校)”,经办用“经”、 “业经”、“兹经”,引叙用“前接”、 “近接”,综述用“为此”、“对此”等。公文体中,还保留一些古汉语词语。某些文言词语经过长期运用,已成为现代汉语公文体的专用词语。例如:“兹”、“收悉”、“值此”等。
无论是专用词语,还是保留的文言词语,都有意义确定并具有公文体色彩,有独特的表达作用的。运用这些词语,让人在意义上一目了然,有助于公文体简明、平实的语言风格的形成。这类词语的任何错用或滥用,都会导致风格的破坏和造成不良的文风。
2、大量运用概括抽象性的词语
一切词的意义都是概括的意义,但比较而言,有一些词能表示更为概括、抽象的意义。例如:“非机动车”比“自行车”和“手推车”更概括,“机动车”比“汽车”和“拖拉机”更概括,“车辆”比“非机动车”和“机动车” 更概括。正是由于概括程度上的差异,因此它们对不同语体有着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对公文体来说,这种更具概括意义的词的运用,是经常而普遍的。例如:“凡进入或者经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的外国人和外国的航空器、船舶、车辆、物资等,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环境的规定。”[1]
公文体大量运用这类词语,是与它的明确、严谨有关的,因为这种语体既涉及某种事物就往往要求周全而不能例外,而这种“全称”词语正好具有更大的概括性,能适应这种需要。
3、大量运用介词
在公文体中,介词运用的频率极高。尤其是表对象、范围的介词:“对”、“对于”、“关于”及其词组,表目的、手段的介词:“为”、“为了”、“按照”及其词组,表依据的介词:“根据”、“依据”、“遵照”及其词组运用得更多。在公文体中,一般用来充当定语、状语,并且是连续运用,起限制、修饰作用。例如:“为做好我省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登记工作,根据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文件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2]这段话运用介词词组作状语,从目的、依据、方式各方面进行限定,表达得确切、严密。
明确性是公文体的生命,而介词词组的运用,尤其是是连续运用,恰恰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这种明确性,因而被大量运用。
二、句子方面
1、运用长定语或长状语的句式
在公文体中,常使用限制性的长定语和长状语的句子,使语句涵盖的内容确定、周全。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该句的长定语从领导权、立国基础、专政性质、社会制度限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表达得非常明确。又如:“授权国务院对于有关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的问题,必要时可以根据宪法,在同有关法律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有关决定的基本原则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暂行规定或条例。”[4]该句的长状语从职权范围、依据、前提几方面对制定暂行规定或条例这一行为作出严格限制,表达非常周密。
2、运用成分共用或文言句式
在公文体中,较多运用成分共用句,有助于表达的简洁。有时也使用一些文言句式,用尽可能经济的文字把内容表达清楚而不发生歧义。例如:“对犯罪以后自首的,应根据法律的规定,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5]这个句子,本来可以说成“可以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使用成分共用句就简练多了。又如:“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深望各界人民予以协助。兹特宣布约法八章,愿与我全体人民共同遵守之。”[6]这些句子,使用了文言句式,显得精练而庄重。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成分共用句比较容易因“顾此失彼”而造成词语搭配不当;而文言句式多用,也会给阅读带来困难,所以写作时应该充分注意。
3、常用表示排除或包含的句式
在公文体中,会使用一些表示表示排除或表示包含的句式,使语义表达更加周全。例如:“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7]这句用“除……外”表示排除。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收回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8]括号里的内容表示包含。这些句式都使表达周详、严密明确。
4、运用省略或简缩句式
公文体表意的简洁,有时运用省略句。例如:“对于涉及国家机密的证据,应当保密。”[9]这是国家颁布的法律条文,主语是国家机关及有关人员,这是不言自明的。运用时不必补充写明,写了反而显得啰唆,因此采用省略主语的句式。公文体使用高度简化紧缩的句式。例如:把党的基本路线紧缩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把党校的作用紧缩为“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等。这种句式,高度凝聚,多以数字表示,进行概括。
不管是运用省略句还是简缩句,都能收到简洁的效果,但是必须做到明确表意,不能乱简乱省。 修辞方面 1、常用雅语和敬语
公文体是一种严肃的语体,修辞用语必须规范,讲求庄重、典雅。例如:俗语中常用的“钱”、“做小买卖的”、“攒钱”之类的词语,在公文体中必须用“资金”、“个体经营者”、“积累资金”等词语代替。又如:白话文中使用的“如果没有不妥当的地方”、“恰当不恰当”、“可以不可以”、“全都经过”等词语,在公文体中换上“如无不妥”、“当否”、“可否”、“业经”等词语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