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在“唱读讲传”植入方法上构建“三法式”植入模式
“三法式”——是在“唱读讲传”植入方法上构建的一种植入模式,它以互动法、探究法、情境再现法调动学生参加“唱读讲传”活动的积极性,激活课堂教学。
1.互动法——又称过程互动植入法,是通过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人机互动,把主、客体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以期实现最佳“唱读讲传”教学效果的方法。首先,是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它要求教师要根据编制好的“唱读讲传”教学进度计划,对唱什么红歌、读什么红色经典、讲什么红色故事、传什么红色箴言充分备课,首先做到会唱、真读、善讲、实传,然后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发挥好“主导”的作用,并对学生“唱读讲传”作出恰如其分的评语。其次,是人机互动,即在教师“主导”下围绕“唱读讲传”内容开展师生与计算机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动眼、动脑、动心、动情、动口及动手的“六动“能力。只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地互动起来,“唱读讲传”才不会走过场和流于形式。
2.探究法——又称案例探究植入法。它要求教师要随时抓住“唱读讲传”教学中学生关心的热点、疑点问题,搜集典型的案例素材,将其事先布置给学生课下准备,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再由学生围绕这些案例、问题自由地讨论发言。当辩论得比较充分时,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或指导学生带着这些案例、问题在实践课中进行探究。如长江师范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在“三段式”实践课教学中,每个阶段都为学生设计了大量的探究式小论文题目,并在本课程网站中建立了探究式学习“案例”库,供学生在开展“探究”活动中自由选择。众所周知,当今的部分大学生“西化”思想严重,对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存有疑问,声称“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中国已经过时”,甚至提出了诸如“中国为什么不能实行多党制”等疑问。教师如何解答这些疑问,怎样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其最好办法就是运用案例探究植入法。通过探究,使其认清中国近现代史发展基本规律,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样,既增强了他们对当今中国社会政治的认同感,也对其起到了释疑、解惑和明理的作用。正确运用此法,可增强思政课“唱读讲传”教学的实效性。
3.再现法——又称情境再现植入法,是指在思政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再现“唱读讲传”内容之情境,烘托课堂气氛,激起情感共鸣的一种情境植入法。首先,挖掘教材中具有强烈情感因素的情境再现史料进行教学。中国近现代史是血泪史、屈辱史,也是抗争史、探索史、复兴史,其中可运用的情境再现史料非常丰富,不一一举例。其次,运用多媒体,通过图片、文字、声音、图像和影视,使“唱读讲传”内容由“静”到“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其在轻松、快乐中“唱读讲传”。如讲“铁人精神”时,播放电影铁人王进喜片段;讲“毛泽东提出‘第二次结合’”问题时,播放“以苏为鉴”视频;讲“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问题时,展示汶川大地震时解放军参加救援的图片等。
几年来,长江师范学院思政课教师,经过反复的探索与实践,从植入的形式、内容到方法上逐步建立起由“三段式”、“三典式”、“三法式”三种植入模式构成的“唱读讲传”——“三三式”植入体系。
参考文献:
[1]周廷勇.“唱读讲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义[N].重庆日报,2009-07-15.
[2]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N].解放军报,2007-10-25.
[3]、[4]唐应龙.“红歌”的现代意义及其价值实现[N].光明日报,2009-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