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职
业
岗
位 汽车机修 发动机故障检测及排除、传动系统故障检测及排除、转向行驶和制动系统故障检测及排除、车辆维护 汽车维修工 2 汽车电器 汽车电气系统检修、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检修、车载网络系统检修 汽车维修电工 3 汽车钣金 对汽车金属外壳变形部分进行维修 汽车钣金工 4 汽车涂装 对汽车外壳进行喷涂 汽车涂装工 5 相
关
职
业
岗
位 汽车销售 汽车市场调研、分析与竞争研究,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咨询、汽车产品营销策划、汽车营销市场策划,汽车品牌市场宣传、汽车市场促销策划 汽车经纪人 6 汽车金融服务 根据汽车结构原理,通过科学、系统的专业化检查、测试与勘测手段,对汽车碰撞与事故现场进行综合分析,运用车辆估损资料与维修数据,对车辆碰撞修复进行科学系统的估损定价 汽车估损师 表2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能力结构总体要求 方法能力 社会能力 专业能力 1.电工电子能力: 掌握交直流电路基本原理,能够正确分析一般交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能够分析常见电子线路基本工作原理,了解电器安装与调试的方法及手段。
掌握交直流电机原理,运行特性,起动制动方法。
能够分析典型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1.政治思想素质: 信仰马克思主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科学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遵纪守法和良好道德品质。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做“四有新人”,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1.职业核心能力:能够掌握汽车机械系统的构造、原理,以及汽车电器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2.机械技术能力: 掌握常用机构和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设计和计算方法。
能够实用标准手册、图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能够解决一般设计问题。 2.英语应用能力: 具备阅读和翻译本专业一般性英文资料的能力,具备基本的日常口语交流的能力。 2.职业岗位能力: 熟悉汽车的各种检测与诊断手段,能对汽车常见故障实施检修。 3.识图能力: 能够熟练阅读汽车零件图。
能读懂尺寸标注、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 3.计算机应用能力: 具备熟练地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能力,能应用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设计、运行、维护(或控制)和管理;
具有利用计算机网络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职业综合能力: 具备从事汽车检测、修理、技术管理的能力。 4.金工操作能力: 能够熟练掌握钳工、车削加工、铣削加工、磨削加工等的基本操作。 4.逻辑计算能力: 掌握一元函数微分与一元函数积分的计算、掌握级数的有关知识。 4.职业拓展能力:具备从事汽车金融、汽车营销等的能力。 3通过对职业岗位能力的分析构建学习领域
通过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职业工作岗位群的分析,以及对专业岗位能力的分析,确定本专业的学习领域共分为公共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包括核心课程)、集中实践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四个学习领域,分别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以及专业能力,真正做到将学生培养成既懂专业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4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采用“先认知-再理论-再实践”的三段式授课方式
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采用“先认知-再理论-再实践”的三段式授课方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汽车发动机结构与维修、汽车底盘结构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等,这类课程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中,学生大多反映上课枯燥,难以理解甚至还昏昏入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使学生的上课效果更好,我们采用“先认知-再理论-再实践”的三段式授课方式,充分发挥高职学生喜欢动手的优点,加大实训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融合到一起,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充分结合。具体操作时,要求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开设此课程,采用“先认知-再理论-再实践”的授课方式,即在讲授原理性知识前先让学生动手拆解相关的结构,然后在学生具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讲解原理性的理论知识,最后再通过课内集中实训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所学理论知识,加强实践操作技能,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求知欲,如此循环下去,将取得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
5 结语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维修行业也已步入高科技时代,如何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企业需求的高技能型汽车维修人才,已经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沈永峰.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新[J].职业教育研究,2008.5.
[2] 王平. 浅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高教论坛,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