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全国7~22岁汉族学生1985~2005年肺活量增长值增长率一览表 7~12岁增长总量(mL) 7~12岁平均增长率(﹪) 13~18岁增长总量(mL) 13~18岁平均增长率(﹪) 7~18岁增长总量(mL) 7~18岁平均增长率(﹪) 19~22岁增长总量(mL) 19~22岁平均增长率(﹪) 男 -1531.68 -15.22 -2159.10 -10.26 -3690.78 -12.74 -1970.64 -11.67 女 -1734.11 -18.22 -3102.54 -19.44 -4836.65 -18.83 -1994.96 -16.94 备注:“+”为增长;“-” 为下降
3.3素质发展动态分析
3.3.150m跑
50m跑是反映学生速度素质的指标,从表3对1985年和2005年7~22岁汉族学生50m跑综合比较分析,得知20年间学生50m跑呈有增有降趋势,发展极不平衡。女生7、8、9岁除外各年龄段下降幅度均高于男生。进一步分析,基于1985年各相同年龄段比较,得知男生在14、15岁两个年龄段分别增长了0.23s、0.23s,女生在14~18岁年龄分别下降了0.21s、0.21s、0.19 s、0.25 s和0.2 s,其中,男女生在19~22年龄段下降最快,平均增长率段分别下降为1.60个百分点、3.3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进入大学阶段的体育公共课的减少,导致部分学生不再积极参于体育锻炼而使速度素质的下降。
3.3.2立定跳远
立定跳远是反映学生下肢爆发力指标,从表3对1985年和2005年7~22岁汉族学生立定跳远综合比较分析,得知20年间学生立定跳远总体呈平稳增长趋势,男生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女生,学生13~18岁年龄段增长幅度最大。进一步分析,基于1985年各相同年龄段比较,得知男生在13~16岁各年龄段增长,最快分别增长了9.35cm、10.83cm、10.19cm、和9.83cm,女生在16 、17、18岁三个年龄段分别增长了5.02cm、4.31cm和4.35cm,其中男女生在13~18岁年龄段平均增长率最大分别为4.65百分点、1.63百分点,主要由于一方面正处于学生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另一方面是体育课的积极的开展。
3.3.3 肌力
反映力量素质测试指标是男生7~12岁采用的斜身引体、17~22岁采用的是引体向上,女生7~22岁采用1min仰卧起坐,从表3对1985年和2005年7~22岁汉族学生肌力综合比较分析,得知20年间肌力总体上随项目的变化呈有增有降变化,男生7~12岁的斜身引体快速增长,13~22岁的引体向上缓慢下降(13岁除外),女生7~22岁1min仰卧起坐呈全面提高。进一步分析,基于1985年各相同年龄段比较,得知男生在17、18岁两个年龄段下降最快,分别下降了2.39、2.46个,女生在16 、17、18岁三个年龄段增长最快,分别增长了7.59、7.97和8.45个。
3.3.4 耐力跑
反映耐力素质测试指标7~12岁男女生采用为50×8往返跑、13~22岁男女生采用为1000m跑和800m跑,从表3对1985年和2005年7~22岁汉族学生耐力跑综合比较分析,得知20年间学生耐力素质总体呈全面下降,13、14岁除外各年龄段男生下降幅度高于女生。进一步分析,基于1985年各相同年龄段比较,得知男生在13、14、15岁三个年龄段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下降了33.41s、28.63s、和30.64s,女生在13、14岁两个年龄段分别下降了33.14s、30.88s,其中在10~15年龄段下降幅度最快,可能表现出年龄越小下降幅度越大的趋势,中小学生耐力素质趋向“低龄化”发展应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4]。
表3 全国汉族7~22岁学生20年间各项身体素质增长值增长率一览表 50m跑(s)
男生 女生 立定跳远(cm)
男生 女生 肌力(次)
男生 女生 耐力跑(s)
男生 女生 7~12岁增长总量 0.22 -0.08 24.73 6.18 71.66 19.65 -59.33 -51.95 7~12岁平均增长率(﹪) 0.38 -0.15 2.77 0.69 64.05 17.95 -8.69 -5.75 13~18岁增长总量 0.9 -1.26 55.98 18.68 -8.33 39.26 -168.70 -156.53 13~18岁平均增长率(%) 1.82 -2.23 4.65 1.93 -19.77 28.82 -11.49 -10.93 7~18岁增长总量 1.12 -1.34 80.71 24.86 58.91 7~18岁平均增长率(﹪) 1.10 -1.19 3.71 1.31 23.38 19~22岁增长总量 -0.48 -1.24 16.56 14.56 -5.4 35.72 -89.56 -74.76 19~22岁平均增长率(﹪) -1.60 -3.33 1.84 2.2 -17.09 39.69 -9.57 -7.93 备注:“+”为增长;“-” 为下降;肌力男生(7~12岁为斜身引体、13~22岁为引体向上)、女生(7~22岁为1min仰卧起坐);耐力跑男生(7~12岁为50×8往返跑、13~22岁为1000m)、女生(7~12岁为50×8往返跑、13~22岁为800m)。
4结论
4.120年间全国汉族学生身体形态三项指标总体呈快速增长趋势(男生17~22岁胸围除外),这表明我国学生的生长发育出现加快增长现象,7~12岁年龄段是学生身体发育处于快速发展时期,13~18岁年龄段是平稳增长时期,19~22岁年龄段是缓慢增长时期。具体表现为:7~12岁年龄段的学生身高和体重较快增长,7~22岁各年龄段男生的身高和体重增长幅度高于女生(男10岁身高除外),男女胸围7~18岁年龄段呈平稳增长,男生19~22岁的胸围出现负增长现象。
4.220年间全国汉族学生机能和素质变化具体表现为:学生肺活量总体显下降趋势,女生7、8、9岁除外各年龄段下降速度高于男生,表明我国汉族学生心肺功能的发育还处于较慢的水平;学生身体素质呈现有增有降得变化趋势,下肢爆发力素质和力量素质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总体呈全面下降趋势,表明我国学生体能发展还处于较慢的发展水平。
4.3进一步分析发现依据我国学生体质发展变化特点和规律,20年间在反映学生身体形态生长发育中出现学生身高较快增长和体重的超重与肥胖问题,同时在反映学生的肺活量的机能和速度、耐力的身体素质发展中持续下降问题。这些不得不让我们还想到“高身材,低体质”,更让我们担忧的是在“高身材”的表面现象中,让我们将“低体质”的 实际给掩盖问题。因此我们理好学生生长发育水平与学生机能水平两者相互之间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来更好的遏制学生体质下滑。
参考文献:
[1]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课题组.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布[N].中国教育报,2006-09-19.
[2]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组.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0-22.
[3]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 198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4]许良.我国学生体能发展趋势及其干预措施[J]体育学刊,2009.,16(9)63-67.
[5]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