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依据1985年和2005年全国7~22岁汉族学生体质检测数据,采用加权平均法对2005年全国各省区测试数据进行合并,并对2个时期各项体质指标的全国水平进行系统地比较研究,主要研究结果:①近20年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各项指标生长发育呈快速增长,且体重增长速度较快。②学生的肺活量全面下降,女生下幅度高于男生。③学生身体素质有增有降发展极不稳定,其中男生50m跑、男女生立定跳远呈现平稳增长,女生50米跑呈持续下降;7~12岁为斜身引体呈快速增长13~22岁男生引体向上呈缓慢下降,女生1min仰卧起坐7~22岁各年龄段全面提高;学生耐力跑7~22岁各年龄段全面下降。
关键词:汉族学生;体质;动态;研究;中国
1研究目的
我国相继于1979、1985、1991、1995、2000和2005年进行了六次全国学生体质测试和调研,“五年一大测,每年一小侧”,定期对学生进行横剖面体质调研,动态了解学生体质变化情况及其学生体质发展中的重大健康问题,这标志着全国学生体质研究走上了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同时,2006年9月18日教育部、国家体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公布2005年全国国民体质检测报告[1.2],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学生7~22岁学生肺活量、速度、耐力等素质均呈现继续下降趋势。针对学生体质下降问题,本文以1985年和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的基础数据,对全国汉族7~22岁汉族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探索我国学生体质发展变化的特点与规律,旨在为国家制定新时期学校体育工作策略以及遏制学生体质下滑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2研究指标与方法
2.1研究指标
依据1985年和2005年全国7~22岁汉族学生8项体质监测试。包括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50m跑、立定跳远、肌力男生(7~12岁为斜身引体,13~22岁为引体向上、女生7~22岁为1min仰卧起坐)、耐力跑(7~12岁男女生50×8往返跑,13~22岁女生800m跑、男生1000m跑)。同时,鉴于1995年及1995年以前柔韧素质的测试项目为伸位体前屈,2000年及2000年以后柔韧素质测试项目改为坐位体前屈,故研究指标删除了柔韧素质。其中年调研男生237276名,女生233539名;2005年调研男生146115名,女生145352名。资料来源于1985年2005年全国汉族学生体质调研公布数据[2.3]。
2.ဲ研究方法
按照研究的需要,依据《1985年中国学生佳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和《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公布的各省区的基础数据(n、、s),采用加权平均值法,对1985年和2005年7~22岁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城乡男女4种学生群体8项体质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合幷,统计全国各省区男女2类学生群体8项体质监测指标的全国水平。即:=(n1×1+n2×2····n14×EMBED Equation.3 14)÷N,其中N=n1+n2+····n14. 全部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形态发育动态分析
从表1对1985年和2005年7~22岁汉族学生身高、体重和胸围三项指标生长发育综合比较,得知近20年间全国学生身高、体重、胸围三项指标总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我国学生生长发育出现快速增长的这一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我国学生体质发展趋势与健康促进综合干预研究,项目准号09BTY027)
作者简介:陈德钦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青少儿体质和学校体育,E-mail:chendenqin369@163.com
现象,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营养状况的明显改善,我国学生的生长发育出现正向增长的趋势。
3.1.1 身高
20年间7~22岁汉族学生各年龄段身高的生长发育水平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10岁男生除外各年龄段增长幅度均高于女生,学生7~12岁年龄段增长幁度最大。进一步分析,基于1985年各相同年龄段比较,得知男生在11~14岁各年龄段增长最大,分别增长了6.47cm、7.65cm、6.28cm和6.84cm,女生在10 、11岁两个年龄段分别增长了6.01cm、6.34 cm,同时,依据学生身体形态生长发育趋势和规律总结出7~12岁年龄段是学生身体发育快速发展时期,13~18岁年龄段是平稳增长时期,19~22岁年龄段是缓慢增长时期。
3.1Į2 体重
20年间7~22岁汉族学生各年龄段体重的生长发育水平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男生增长总量和平均增长率明显高于女生。进一步分析,基于1985年各相同年龄段比较,得知男生在10~15岁年龄段增长最大,分别增长了6.47kg、7.46kg、8.6 kg、7.91kg、7.70 kg和6.70kg,女生在11、12岁两个年龄段分别增长了6.23kg、6.06kg,其中,7~12岁年龄段男女生的平均增长率分别增长为2.39个百分点、17.34个百分点,出现学生体重过早肥胖现象应该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及早准备。
3.1.3 胸围
20年间7~22岁汉族学生各年龄段胸围的生长发育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18~22男生除外),学生7 ~12岁年龄段为增长幅度最大,进一步分析,基于1985幵各相同年龄段比较,得知男生在11~13岁三个年龄段增长最大,分别增长了3.85cm、4.27cm和3.05cm,女生在11、 12岁两个年龄段分别增长了3.79cm、3.40cm,但男生在15岁后就出现负增长现象,17、18岁两个年龄段分别下降了0.10cm、0.49cm,其中,男生在19~22岁胸围负增长幅度不断加大,增长总量半平均增长率分别下降了1.30 cm和0.34个百分点,这一结果应该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及早准备。
表1全国7~22岁汉族学生1985~2005年身高、体重和胸围增长值增长率伀览表耍 身高(cm)
男生 女生 体重(kg)
男生 女生 胸围(cm)
男生 女生 7~12岁增长总量 35.73 32.91 36.38 28.59 18.29 15.69 7~12岁平均增长率﹪) 4.59 '4.16 22.39 17.34 4.85 4.22 13~18岁增长总量 28.83 15.90 36.85 16.36 7.3 7.96 13~18岁平均增长率(﹪) 3.01 1.60 13.09 6.07 1.61 1.76 7~18岁增长总量 6.56 47.81 73.3 44.95 25.59 23.63 7~18岁平均增长率(﹪) 3.79 2.88 17.75 11.70 3.25 2.99 19~22岁增长总量 5.68 3.60 15.32 3.4 -1.37 2.28 19~22岁平均增长率(﹪) 0.84 0.57 6.67 1.69 -0.s4ć0.72O 备注:“ࠫ”为增长;“-” 为下降
3.2机能发展动态分析
肺活量是评价人体呼吸系统机能状况的指标,也是反映学生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从表2对1985年和2005年7~22岁汉族学生的肺活量指标发展综合比较分析,得知近20年间学生的肺活量全面下降趋势,女生7、8、9岁除外各年龄段下降幅度高于男生,学生13~18岁年龄段下降幅度最大。进一步分析,基于1985年各相同年龄段比较,得知男生在17、18岁两个年龄段下降最大,分别下降了484.55ml、519.85ml,女生在13~18岁各年龄段分别下降了453.07ml、519.34ml、522.73ml、507.75ml、551.28ml和548.37ml,因此,肺活量指标的全面下降间接地反映学生的身体锻炼有待加强,尤其应加强有氧运动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