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转变教育观念,构建互动的教学模式
教师要科学地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和心理负担,明确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的“学”与“教”的责任,努力建构互动的教学模式。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精神在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地“呵护”好学生的这种精神,不断地鼓励学生自觉地探索新事物,引导学生像“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把握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推动学生的“提问能力”从低层次上升到高层次,尽可能形成师生间及生生间的互助合作的关系。
(二)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给学生提供提出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提出问题的方法。比如: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猜想法、分析综合法、判断推理法、否定结论法、质疑法等等。当然,中学数学中提出问题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要真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我们必须从平时的教学抓起,结合实例对中学数学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作一些分析、引导,使学生能在模仿、体验、练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总之,创造能力是时代的需要,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没有问题就不可能创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勇敢地面对时代的挑战,勇于探索,不断创新,逐步把学生培养成为会学爱学、敢问愿问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⑴郑毓信:《问题解决与数学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
⑵徐利治:《数学与思维》湖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