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美俄情报机构改革之比较
美俄情报机构改革之比较
来源:互联网 sk001 | 文聪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美国;俄罗斯;情报机构;改革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一)改革的成效不同

  美国:经过90年代以来的调整、重组和完善后,美国情报机构,尤其是中央情报局目前已基本走出困境,其工作得到改善,但还存在着诸如人力情报资源不足、人员士气低落等弊端,有待于进一步调整。美国情报机构欲以新面目迎接21世纪的“情报挑战”,进一步展示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和价值。

  俄罗斯:自从1995年4月,叶利钦将“俄联邦反间谍局”改组为“俄联邦安全局”。改组后的联邦安全局成了“克格勃的翻版”。这一改革引起情报界的非议,一些人认为它造成了机构重叠、工作重复、人力财力浪费等弊端。1996年俄罗斯对情报机构,尤其是联邦安全局的改组,希望提高各部门的协作能力,消除部门间的竞争,但重新评价和任命官员造成了一批优秀工作人员的流失。可以说,近年来俄罗斯对情报机构的几次改革都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美国能够根据新时期任务的改变而及时调整情报机构,如美国国家安全局在机构调整中,将原先按地区分设的部门,即负责搜集苏联情报的A组和负责搜集亚洲情报的B组解散,重新按业务工作的性质划分,成立了专门对付跨国犯罪的W组和负责评估技术和电信系统潜在威胁和薄弱环节的M组。二是美国情报机构的改革越减越精,而俄罗斯的情报机构却是越减越繁冗。

  (二)改革的目的不同

  美国:进行改革是为了革除情报安全机构本身的积弊,提高工作效能。90年代末,美国众、参两院情报委员会分别对情报工作的改革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要求全面彻底整顿情报界,使之目标明确、机构精简、成效显著,能在21世纪专注于危机的处理。由于连年来中情局长更迭频繁、间谍丑闻不断,导致中情局业务工作缺乏连贯性,思想混乱,士气低落,机构调整可以使各部门的任务更明确、更集中,最大限度地激发情报人员的潜力和热情,提高情报工作的效率。其主要目的是对内保障美国土安全,加强各情报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情报分析和成果共享,以提高整个情报系统的工作效率,提高对恐怖主义的防范和打击能力;对外积极进行情报战,配合美军事行动。

  俄罗斯:俄罗斯决策者筹划情报安全机构改革的主要动因是这些部门的现状、设置及各自承担的使命,已不再适应目前形势发展的需要。除此之外,在多数情况下是出于国内政治斗争的需要。1995年4月3日,叶利钦为适应国内外斗争的需要,将“俄联邦反间谍局”改组为“俄联邦安全局”。1996年,叶利钦再次对情报机构进行大改组。不过,这种改组更多地是出于叶利钦加强自身权力的考虑。为在总统竞选中获胜,叶利钦任命在第一轮选举中得票占第三位的列别德为国家安全会议秘书和总统安全助理。4个月后,因列别德的所作所为使克里姆林宫内部出现分裂,叶利钦解除了列别德的职务。

  普京上任后,也极力按照稳固自己的政权的需求,对情报机构进行调整和改革,将政府需要的部门进行整合,并对重要部门的领导人进行了更换,把那些存在异议的机构完全拆解和重组,使其更加明确服务的对象。

  (三)派驻海外间谍数量方面落差较大

  在新世纪到来之际,俄情报机构一改过去对西方情报工作疲软的态势,无论在反间谍领域,还是在对外情报领域,都显得咄咄逼人。

  在对外情报方面,俄情报部门也恢复了昔日的攻势,开始增设海外情报站,并扩大海外工作人员的规模。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的一名成员约翰·米利斯宣称:“在我去过的地方,俄罗斯情报人员的数量是美国的好多倍,如今的差距比冷战时期还要大。”这位前中央情报局官员说,潜伏在美的俄间谍人数大大超过了潜伏在俄的美间谍人数,“我想,如果针对俄罗斯部署的美国间谍人数能占到针对美国部署的俄罗斯间谍人数的十分之一,美国情报机构就应该感到欣慰了。”

  西方舆论认为,在普京上台后,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在情报领域的较量必然会更趋激烈,因为在长期的情报工作中形成了强硬的工作方式及与西方相对抗的意识的普京,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反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的压制,以重新寻求俄罗斯的大国地位。

  (四)俄美情报机构改革侧重点不同

  1.美国的情报机构改革。首先,美国情报机构改革的出发点是国家安全,在受到“9.1l事件”的影响后,美国对安全产生了全新的情报理念,虽然具有强大的情报网络,却仍就遭受了严重的恐怖袭击,在面对非对称威胁上朝野双方达成了“国土安全第一”的共识。其次,其情报机构改革的宗旨是协调各个情报机构的工作,共享情报信息,在情报工作上积极合作,从体制上消除恶性竞争的情报失误。其关注点就是针对非对称的潜在威胁,以及这些威胁对国家安全造成的影响。最后,情报机构改革也是布什政府完善其“先发制人”的战略体系,体现其执政方针的重要方式,是为其长远的战略目标提供更好的保障所必须进行的。因此,美国情报机构改革的重点是在体制方面。

  2.俄罗斯的情报机构改革。首先以俄罗斯政权稳定为出发点,对于一个有集权传统的国家,稳定是第一位的。其次,面对自己战略空间不断被挤压的国际形势,对于正处于经济处于复苏阶段的俄罗斯需要收缩战线,韬光养晦,集中力量为科技和经济服务。最后,普京作为情报部门出身的总统,对情报部门格外重视,深情利用情报部门控制国家整体局势的功效。其中军队是重点,因此在情报部门一方面广布亲信,另一方面扩大安全机构和情报部门的权力。因此这也就导致了俄罗斯情报机构改革的重点主要体现在职能方面的改革,而在机构方面的改革动之甚微。

  三、对我国情报机构改革的启示

  进入新世纪,我国对情报机构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认识:除传统的政治军事安全外,非传统安全因素凸显;情报机构仍是新形势下处理国际关系、维护国家安全十分重要的幕后力量。据此,我国情报机构的改革与调整随着高科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加强与提高时期。

  (一)实施有针对性的内部整改。

  21世纪将是“情报世纪”。其特点是,情报的涵盖面(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安全、生态与环保等)与重要性将超过以往任何时代,成为各领域决策者制定政策和决定重大行动时更加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因此,情报部门,特别是对外情报机构要不断调整,提高自身能力。针对目前情报安全部门的现状,提出了三项参考意见:l、进一步清理队伍、强化现有人员培训。同时多方设法尽快招募一批“意志坚强、为人可靠、精神高尚及对国家忠诚者”加入到国家安全部门,以提高全局整体素质和能力。2、通过撤消、合并或充实局内某些单位和驻外机构的办法,调整现有部门设置和人员配备,以便让有限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解决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时发挥最大效益,同时要强化对现职人员的培训。3、严格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亦不谋求法规之外的秘密使命,将全部精力集中于执行对外情报职责,完成好政府赋予的情报搜集及其他有关国家安全利益的任务。情报部门具有与其他行业明显不同的特点。其高度敏感性和隐蔽性,要求为国家安全效力的所有人必须具备“高度智慧与技巧”,“会思考”尤为重要。因此,秘密部门不能一味追求人员数量的增加和队伍规模的扩充,而是要在提高成员综合素质方面下功夫。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社区心理学研究《社区心理学研究》
《社区心理学研究》(半年刊)创刊于2016年,是西南大学心理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心理学社区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学术期刊。 《社区心理学研究》主要发表从中...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原《舟山师范专科学校学报》)创刊于1984年,1999年改为现名。学报自创办以来,在指导思想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双月刊)创刊于1987年,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共同主办的心血管专业性学术期刊。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杂志,月刊,于195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东北林业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
克拉玛依学刊《克拉玛依学刊》
《克拉玛依学刊》杂志月刊,于198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中共克拉玛依市委员会党校(克拉玛依行政学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杂志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
中国产前诊断(电子版)《中国产前诊断(电子版)》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于200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9300/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临床指...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