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制备复合催化剂对废旧塑料裂解的研究
制备复合催化剂对废旧塑料裂解的研究
来源:互联网 sk001 | 周美玲,于廷云,白君君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废旧塑料;裂解;催化剂;苯乙烯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 要: 用机械混合法制备复合催化剂,研究了废旧塑料在制备的复合催化剂催化作用下的裂解情况,并与废旧塑料在固体碱(氧化钙和氧化镁)[1],过渡金属氧化物(氧化铜和氧化铁)[2],固体酸(氧化镁和氧化铜)的催化作用下裂解情况,进行了对比。通过气相色谱分析可知,裂解产物为苯乙烯、苯、甲苯、和乙苯等。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活性顺序为:制备复合催化剂〉固体碱〉固体酸〉过渡金属氧化物。使用复合催化剂,在230℃常压条件下废旧塑料裂解50分钟,液体油产率为97%,裂解产物苯乙烯单体含量为92.18%。粗产物经简单蒸馏,苯乙烯的总回收率为89.41% ,苯乙烯单体纯度可达99.9% 以上。

  关键词:废旧塑料;裂解;催化剂;苯乙烯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应用广泛,全球年消耗量达数百万吨[3]。但由于这类材料质轻、体积大,在自然条件下几百年也不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破坏生态环境[4]。因此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意义重大。废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可以通过裂解回收苯乙烯单体,而苯乙烯单体又是化工中很重要的原料。聚苯乙烯的热裂解已研究了多年,其裂解反应工艺也有较多的报道,包括溶液裂解、催化裂解、金属熔融裂解、管式反应器裂解等,裂解产物中以苯乙烯为主,回收率较低,只有60%左右[5]。为了提高回收率,有人全面考查了聚苯乙烯的裂解反应,探讨了裂解介质、反应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裂解反应的影响获得了优化的裂解工艺参数,使苯乙烯的回收率提高到70%左右[6]。为了进一步提高苯乙烯的产率,研究了以制备的复合催化剂为催化剂,在常压条件和较低的温度下,对聚苯乙烯的催化裂解,使苯乙烯单体收率达到88.9%。

  实验部分 1.1实验仪器及材料

  仪器:SHIMADZU GC一8A型色谱仪;Spectrum-ZX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有机蒸馏装置一套。

  材料: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CaO,MgO,Fe2O3,CuO,MgSO4,BaSO4,NaOH

  1.2实验方法

  (1)催化剂的制备,以CaO为主体,加入一定质量比的AI2O3和NaOH,进行机械混合,压片成型,过80—100目筛,用电炉直接加热至蓬松状,即得复合催化剂。

  (2)热裂解工艺流程

  聚苯乙烯容重小,无法直接进料,采用熔融脱泡法,使其体积缩小至原来的1/30。脱泡过程温度应控制在80℃~120℃,高温会引起聚合物内部裂解老化,造成原料质量变差。称取30g经脱泡处理的废旧塑料放入三颈烧瓶中,加入1.7g制备的复合催化剂,升温至230℃,废旧塑料裂解开始裂解,冷凝收集裂解产物,并保持温度,当无裂解产物馏出时,即达到反应终点。整个反应过程在搅拌作用下进行,使反应物受热均匀,且烧瓶内不易结焦。采用蒸馏方法对裂解产物进行提纯,在粗产品及馏分中分别加入0.1%对苯二酚作阻聚剂。

  2 结果与讨论

  2.1 产物分析

  产物用红外色谱和气相色谱进行分析,见图1。红外色谱工作条件是:采用KBr压片法,光谱分变率为4cm-1,测量范围4000-400cm-1,扫描信号累加8次,OPD速度0.2cm/s,增益1。气象色谱工作条件是:色谱柱为5%OV一101/Gas ChromsorbWHP80~100目,柱长2cm,内径3mm不锈钢柱。操作条件为汽化室250℃,初始柱70℃,升温速度4℃/min,终温l50℃,氢气表压0.4kg/cm2,空气表压0.4kg/cm2,载气流速60mL/min,检测器F.I.D,灵敏度l×10-10,进样量0.1微升。

  产物气象色谱见图2,烯烃的C-H伸缩位于3100~3000cm-1,同时C﹦C双键伸缩振动出现在第三峰区1680~1610cm-1,芳烃中的C-H键伸缩振动的频率出现在3030cm-1或者在3100~3000cm-11出现多条谱带,单取代苯由2-3条谱带组成,苯和乙苯出现在3040cm-1[7],由图1可知,裂解产物中有苯环,单取代苯,乙烯基,乙基,甲基.在此基础上做气象色谱得到图2.

  图1.产物红外色谱

  图2苯乙烯裂解产物气象色谱图

  通过标样比对,裂解以苯乙烯单体为主要产物,含量为91.64%,副产物有苯、甲苯和乙苯等。裂解产物的组成为苯、甲苯、苯乙烯和乙苯,它们的气相色谱保留时间依次为5.923、8.855、9.993、13.352min。经简单蒸馏,苯乙烯纯度可达99.9%以上。提纯产物的色谱图见图3所示。

  图3.提纯苯乙烯的色谱图

  2.2催化剂对废旧塑料裂解反应的影响

  在相同的条件下,催化剂用量均为6%(与废旧塑料的质量比)[8],表1为不同催化剂作用下,裂解温度,时间。

  表1 不同催化剂裂解条件的对比

  固体碱 过渡金属氧化物 固体酸 MgO CaO CuO Fe2O3 MgSO4 BaSO4 复合催化剂 裂解温度/℃ 246 250 283 298 261 267 230 裂解时间/min 30 33 39 42 34 37 24

  催化剂的活性顺序为:复合催化剂﹥MgO﹥CaO﹥MgSO4﹥BaSO4﹥CuO﹥Fe2O3。结果表明碱性催化剂更有利于低温裂解废旧塑料,其中复合催化剂对苯乙烯的裂解条件更温和,反应温度低,时间短,裂解相同的塑料。可以节约能源。

  泡沫塑料裂解时生成固体产物(焦质)、液体产物(油)和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泡沫塑料可完全转化。泡沫塑料裂解率(X)、液体油产率(Y)的计算分别见式(1)和 (2)。

 (1)          (2)

  (其中M0为原料泡沫塑料的质量,M1焦质产量,M2液体油产量[8])表2为泡沫塑料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裂解情况的对比。

  表2 不同催化剂裂解情况的对比 固体碱 过渡金属氧化物 固体酸 MgO CaO CuO Fe2O3 MgSO4 BaSO4 复合催化剂 液体油产率% 93 92.6 91.25 90.4 92 93.5 97 裂解率% 95.7 95 89.2 86.7 92.3 91.6 95.7

  由表2可知: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液体油产率和裂解率裂解都明显高于其它催化剂,尤其是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催化剂时,产物中气体和残渣较多,以苯乙烯为主要产物时,它们不适合做催化剂。

  表3 裂解主产物的百分含量 固体碱 过渡金属氧化物 固体酸 MgO CaO CuO Fe2O3 MgSO4 BaSO4 复合催化剂 苯含量% 0.24 0.30 1.34 3.81 0.12 3.32 0.18 甲苯含量% 3.78 3.16 7.54 1.37 1.21 1.14 2.65 乙苯含量% 0.95 0.63 7.42 0.55 0.12 0.11 0.66 苯乙烯含量% 90.50 90.20 76.77 84.75 90.21 89.81 92.18

  表3是裂解主产物百分含量。由表3可知,当复合催化剂作为催化剂时,产物中苯乙烯含量较高,达到92.18%,是理想的泡沫塑料的裂解催化剂。过渡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时,裂解反应选择性低,副反应严重,苯乙烯含量明显低于固体酸碱催化剂时的含量。催化剂的酸碱性是影响裂解反应的主要因素,在泡沫塑料,催化剂用量相同时,苯乙烯含量:复合催化剂﹥固体碱﹥固体酸﹥过渡金属氧化物。苯乙烯的总回收率见表4,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科学启蒙《科学启蒙》
《科学启蒙》杂志,月刊,于199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湖南师范大学主管,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藏大学学报》杂志,季刊,于198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4-1034/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藏...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由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主办,自创刊以来,被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外语艺术教育研究并获中国期刊奖,现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
藏外佛教文献《藏外佛教文献》
《藏外佛教文献》创刊于1995年,是藏外佛教文献编委会主办。 《藏外佛教文献》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
安徽大学法律评论《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安徽大学法律评论》主要内容:规范性文件的冲突矛盾。由于法律层面的制度缺失,对于税务稽查的理解和实践操作,更多地表现为以税务部门发布的通告等为依据。 《安徽...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中华口腔医学研究》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于200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9285/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综...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