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梯队涉及三个学期的教学内容:第一学期主要目的是为教师节、十一国庆、新年晚会等庆典作准备,针对庆典活动不同,曲目选择可以有差别,选择的大任务曲目可类似《让世界赞美你》《同唱一首歌》等3-4首,子任务可分解出声区过渡训练、单声部直声练习与多声部直声平衡练习等。第二学期主要目的是为“五一”、“五四”、“七一”建党节、毕业典礼作准备,选择的大任务曲目类似《我和我的祖国》《保卫黄河》等4-5首,子任务可分解出声部独立性训练、声部抗干扰与声部相互倾听练习、纵向和声与横向旋律平衡练习等。第三学年第一学期的主要目的是为参加校内外重大庆典、友情演出、校外重大比赛作准备,以重大比赛为例,曲目应该选择适合参加比赛的室内专业合唱作品,如大任务曲目《松花江上》,通过该曲目的专业要求,可分解的子任务有弱声训练、激起起声与长音保持练习、音域拓展练习、力度与音量变化训练、内外主声部与辅助声部音色音量均衡练习等。通过这些技巧性的任务训练,让合唱队员得到充分的锻炼,才能保证《松花江上》这首合唱作品在重大比赛中有出色的表现。
四、合唱队伍梯队构建
1、精选合唱队员:
⑴ 通过课堂和出示宣传广告,说明关于合唱团在吸收队员的各方面要求、展示学院合唱团在历次校内外重大演出和比赛中所取得的成果(演出画面、获奖证书及奖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合唱这门艺术以及合唱艺术在个人人文素质全面发展方面所起到的重要性,使学生在自愿的情况下报名参加学校合唱团。
⑵通过系部、班级推荐和老师亲自深入班级向班主任老师、文艺骨干学生干部了解面试哪些同学是真正有歌唱条件的,将学校每个角落都走到,采用“梳头”式的办法,力争把真正有歌唱条件和喜欢歌唱的同学吸收到合唱团来。
⑶让凡是自愿报名的同学都要通过歌唱表演和老师采用钢琴试音的办法,进行严格考核和把关。另外,在试音过程中,老师可根据每个同学嗓音的音质特点和音区范围,顺便进行声部划分。但是,一定要注意在经过考核后,向有热情但没有被录取的同学多讲解作为一个合唱队员所必备的条件,在不影响每一位同学们积极性的前提下,做好此项工作。
2、合唱队伍梯队递进考核办法
⑴ 第一梯队的合唱队员经过一学期的合唱基础训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歌唱能力,但还需要通过平时训练的教学内容、演唱曲目以及队员的个人表现进行考查,内容包括声乐常识问答、听音能力与节奏感测试、识谱、背谱能力、独立演唱能力、声部和声抽查、演唱过去表演过的主要作品(可以在两人、三人和四人间、甚至六到八人之间进行合唱)等。
以上几方面可采用单人考核、声部单独考核和各声部组合演唱考核的形式,老师用百分制记分和多使用鼓励表扬的口吻,充分肯定每一位队员的成绩。另外,对极个别成绩较差不要求上进的同学老师也要耐心做好思想疏导工作,总之,凡是通过以上考核,并能达到要求的绝大部分合唱队员,均可顺利进入第二梯队。
⑵ 第二梯队考核办法实施:可以在前面考核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考核项目,例如:有关涉及到合唱艺术知识层面上的内容辐射面更广泛一些、加大视唱和听音听节奏测试难度、合唱队员分组互换声部演唱和相互倾听等办法,对合唱队员的专业素质和艺术修养进行更加全面的考核,使其经过考核成为一名成熟合格的合唱队员。
五、总结
笔者近三年来在合唱教学中实施的“目标引领、层次递进”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今年,我院合唱团在笔者的带领下取得了一项省级高校比赛一等奖和一项省级比赛银奖,这在我院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实践证明,“项目驱动,任务导向”在合唱教学中特别是合唱队伍训练中,更加行之有效。目前,我院合唱团已成为校园精品文化的代表,合唱团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在各自的岗位上更加体现出了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交流协商能力。
参考文献:
⑴ 姜大源 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⑵ 徐国庆 项目课程的基本理论 职教论坛 2006 4
(3) 钱大维 合唱训练学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9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