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浅谈汽车安全技术
浅谈汽车安全技术
来源:互联网 sk001 | 刘文芳 ,张立斌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汽车安全、主动安全技术、被动安全技术、趋势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本文阐述了国内外有关汽车安全性的技术,主要包括主动安全技术中的汽车防抱死系统、制动力分配系统、驱动防滑系统、电子稳定程序。被动安全技术中的安全带、安全气囊及自动求救系统的工作原理,并提出了汽车安全技术向集成化、智能化及系统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汽车安全、主动安全技术、被动安全技术、趋势

  汽车诞生和发展的百余年来,汽车安全一直受到汽车制造企业、汽车消费者以及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和关注。提高汽车安全性就是强化对人的生命和财产的保障,增加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汽车安全设计要从整体上来考虑,不仅要在事故发生时尽量减少乘员受伤的机率,更重要的是要在轻松和舒适的驾驶条件下帮助驾驶者避免事故的发生。

  汽车安全技术包括主动和被动安全技术。在现实生活中,尽管被动安全技术可以有效地减轻事故灾害,但主动安全技术更为重要,它可以避免人员及车辆的损伤。 汽车的主动安全技术 主动安全系统是指通过事先防范来避免交通事故发生的安全系统。它有望以最大限度的方式来减少交通事故对人类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的危害,是当今汽车研发的重点研究领域。

  1.1 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BS)

  在遇有紧急情况时驾驶员会用力踩下制动踏板,这样很容易使制动器将车轮抱死,产生滑移。特别是雨雪天高速行驶时,紧急制动会因路面附着力小而失去控制,使汽车失去转向能力或产生侧滑、甩尾甚至翻车现象。新的制动理论认为车轮与地面之间刚要发生滑移但又不“抱死”时的制动效果最好,因此,在汽车上安装了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其实质是控制汽车的滑移率,使其保持在15%~20%之间,保证汽车具有最大的附着力,从而提高汽车的制动力。

  ABS系统主要由车轮转速传感器电子控制器(ECU)、制动压力调节器和ABS警告灯等组成。其通过车轮转速传感器反馈来的信号经电子控制器处理后发出指令给电磁调节器,对各车轮的制动压力进行调节,从而防止制动时车轮抱死,提高了制动效能。其最大优点是制动时仍然能实现前轮转向,避开障碍物,避免发生车祸。ABS系统附加于原来的制动系统之上,即使发生故障不能工作,原来的普通制动系统仍能照常工作。

  1.2 制动力分配系统(EBD)

  为了防止汽车制动时后轮先制动的情况发生,EBD系统可依据车辆的重量和路面条件来控制制动过程,制动以前轮为基准去比较后轮轮胎的滑动率,如发觉前后车轮有差异,且必须被调整时,它就会调整汽车制动液压系统,使前、后轮的液压接近理想化制动力的分布。因此,重踩制动在ABS动作启动之前,EBD已经平衡了每一个轮的有效地面抓地力,防止出现后轮先抱死的情况,改善制动力的平衡并缩短汽车制动距离。(EBD实际上是ABS的辅助功能,它可以改善提高ABS的效用)

  1.3驱动防滑系统(ASR)

  汽车驱动防滑系统(ASR)也叫牵引力控制系统,其主要作用是让车辆启动或加速时保持平稳,防止驱动轮出现空转或因之而出现的侧滑。其主要工作原理是车辆加速车轮打滑时,通过调整点火时间及间歇关闭喷油阀降低发动机转速,降低发动机扭矩,防止车轮打滑。而在降低发动机动力输出的同时,ASR还可以给打滑的车轮制动,使汽车平稳起动。

  ASR是ABS的延伸,也是对ABS的完善和补充。ABS保证了汽车制动过程中方向的稳定性和可操纵性,ASR则保证了汽车行驶过程(包括起步、加速时)中的方向稳定性和操纵性,因此,ASR也是控制汽车滑移率的系统。不同的是,ABS对所有车轮都可进行控制,而 ASR只对驱动车轮进行控制。此外,ASR在控制过程中,通常是借用ABS的车轮转速传感器反馈来的信号经ECU 处理后发出指令,通过控制节门开度和点火提前角的方式来调节发动机的输出扭矩,从而调节驱动车轮的驱动扭矩;因此一些车上的ASR和ABS的部分构件是共用的,包括ECU和车轮转速传感器。

  1.4 电子稳定程序(ESP)

  该系统具有支援ABS及ASR功能。它通过对从各传感器传来的车辆行驶状态信息进行分析,然后向ABS、ASR 发出纠偏指令,帮助车辆维持动态平衡。ESP 可以使车辆在各种状况下保持最佳的稳定性,在转向过度或转向不足的情形下效果更加明显。

  ESP系统主要由控制单元(ECU)、转向传感器、车轮传感器、侧滑传感器、横向加速度传感器等组成。汽车行驶时,转向及制动参数不断传入电脑(ECU),电脑再结合横向加速传感器传来的横向加速度值,便会感知目前车辆的状态。如果转向过猛导致车辆摆尾失控,ESP系统会立即修正,从而使车辆转向、制动更加稳定、灵活、安全。 汽车的被动安全技术 被动安全技术是指在车辆发生交通安全事故后,通过车内的保护系统来有效地保护驾乘人员,尽量减少损伤的程度,包括对车上乘员和车下行人的保护。传统的被动安全技术只能对车内乘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而新兴的汽车将更加注重人、车与环境的融合,因此对行人的保护也成为当今汽车设计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2.1 安全带

  当前流行的安全带有两种:预紧式安全带和束力限制式安全带。当事故发生时,预紧式安全带系统除了传统的惯性束紧外,还可以产生将安全带回拉的力量,避免向前移动的行程过大或产生过大的冲击,提高了安全性能;束力限制式安全带可以保护人在事故发生时,避免由于安全带束力过大造成的胸部及颈椎的伤害,当全带的束力达到某一数值时,安全带会稍许松开,使拉力不再升高。

  安全带可以有效地控制发生事故时驾驶者的位置,避免与车体发生碰撞。汽车驾驶员使用安全带负伤率可降低43%-52%,副驾驶员负伤率可降低37%-45%,负伤率降低幅度大小还与车速有关。另外,从以往的交通事故统计资料中可以发现,使用安全带的驾驶员头部负伤率约为36.1%而不使用安全带的驾驶员头部负伤率高达51.0%。

  2.2 安全气囊防护系统(SRS)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简称SRS,是种辅助保护系统,当车辆发生碰撞时,能使驾驶者与乘客的头部、胸部、肩部所受的伤害降到最低。安全气囊系统主要由传感器、微处理器、气体发生器和气囊等主要部件组成。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用以判断撞车程度,传递及发送信号;气体发生器根据信号指示产生点火动作,点燃固态燃料并产生气体向气囊充气,使气囊迅速膨胀。

  汽车的车速越来越高,装载量越来越大,当撞到障碍物或紧急制动时,倘若乘员不受到约束,则会发生车内乘员前冲甚至飞出车外的危险情况。汽车的安全带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并不能保护车内乘员的胸部和头部。当汽车制动时乘员的胸部和头部根据惯性仍然前冲,发生撞到方向盘甚至玻璃的危险,安全气囊则可以保护胸部和头部。实验表明:装置安全气囊的汽车在50km/h 的速度碰撞后,驾乘人员的头部和胸部冲击载荷可减少40%。

  随着CMVDR29 碰撞安全法规的开始实施,国内消费者对汽车被动安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部分车型都安装了正面气囊,有些中、高级车装备了侧面气囊和后部乘员安全气囊,用来缓冲侧面碰撞和保护后部乘员的安全。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东南亚纵横《东南亚纵横》
《东南亚纵横》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5-1176/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中国与东...
吉林金融研究《吉林金融研究》
《吉林金融研究》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2-1073/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献综述...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建筑工程学院主办,本学报属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建筑规划、建筑学、工业民用建筑工程、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给水...
常州工学院学报《常州工学院学报》
《常州工学院学报》杂志,双月刊,于198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常州工学院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
英语自学《英语自学》
《英语自学》(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办刊宗旨: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一个课外的英语阅读和学习的材料及环境,帮助英语学习者,尤其是自学者提高英语水平...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公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公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公报》创刊于2000年,由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