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在M1煤层中布置有1号层皮带上山和1号层轨道上山,两条上山在+1225m标高通过轨道石门与副斜井和回风上山1、回风上山1相连接。M4煤层中布置有一条主皮带运输上山。主皮带运输上山上与主平硐相接,下与+1225水平运输大巷相连。该方案移交生产时井巷工程总量5311m,其中岩巷工程量2071m(改造利用原有巷道1656m),煤巷及半煤巷3240m(改造利用原有巷道2065m)。
新方案为3个井筒开拓,与原方案比较有以下优点:
1、在副斜井西侧开掘新的主井,井口距离储煤场较近,地面工程量少;井下巷道不需要转弯,运输环节少,节省投资并且富余运量大。
2、首采面布置在M4煤层中,投产快,并且在M4煤层掘进巷道中进行瓦斯抽放,对邻近高瓦斯煤层释放瓦斯,确保开采邻近煤层的安全性。
3、改造利用+1225标高的变电所、水泵房及水仓,不仅有更充裕的空间,而且使第一水平向下延伸,首采区服务年限更长,有利于矿井的接替工作。
3.3 经济分析
1、变更龙华煤矿的技改设计,工程量减少了255米,仅用7个月便完成了技改,缩短工期5个月,节约资金236万元;并且提前5个月出煤,增加了煤矿的收益。
2、变更后的设计,各生产系统更加流畅简单,矿井的发展潜力增大。
3、两种方案比较分析见表1
表1 两种方案比较表 项目 老技改方案 优化后的设计方案 工程量 煤巷(m) 2444 2460 半煤巷(m) 0 780 岩巷(m) 3122 2071 合计(m) 5566 5311 井筒数量 四个 三个 生产系统 相对复杂 简单
4 结论
根据矿井条件,从投资少、见效快、功能完备的目标出发,分析了原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此基础上对原方案进行了优化。优化方案具有节省工程量,投资少等优点,并且从安全上充分考虑了开采解放层释放瓦斯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实践证明新方案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