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创建高效课堂—— 教师如何演好这出重头戏
创建高效课堂—— 教师如何演好这出重头戏
来源:互联网 sk001 | 向绍明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首先,“问题”是紧紧围绕当前学习任务而设计的。一个有质量的问题,应当能够激发起学生积极探究的兴趣,一般而言,问题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某种联系。其次,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了解和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瞄准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取决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认知结构)和如何有效运用这些知识来加工所面临的学习材料——当前所要解决的问题。再次,“问题”的最终结论或解决“问题”的路径是开放性的,而不是仅仅依靠教师事先的安排、控制完成“共识”。而是随着交流的进行,能自然地达成“共识”,例如设置“阅读理解问题”和“方案设计问题”就是较为常见的设计问题模式。“阅读理解问题”主要涉及到对文本意蕴的理解,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方案设计问题”一般是指建立在实际背景下的开放式问题,如要求学生将实际问题先转化为教学问题,求出不同的结果,再转化为具有实际意义的各种方案进行选择。

  教师要对学生建构知识结构提供帮助,除了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之外,还要注意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搭设脚手架,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结构;要尽可能地组织协作学习(引发讨论和交流),并通过提问、启发、引导等多种多样的方法,使协作学习共同探究的过程朝着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向发展。

  如上所述,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制造学习者在认知上的冲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去组合、批判和澄清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差异,进而建构起自己新的认知结构。质言之,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活动,有可能使得留给学生的“空白时间”明显增值。那么,高效课堂教学就会比较实在地得以实施了。

  由此再引申一步,在当前创建高效课堂教学,教师是应当从课堂改革的内容链接到形式或方式上,而有了好的有效的载体,有了解决表现内容的好途径,内容才得于贯彻落实,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就可能实现。当然了,这要看校长能否引导教师认真上戏,认真、顽强地去演好这出课堂高效的重头戏。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环境化学《环境化学》
杂志之家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环境化学》杂志官方网站。订阅投稿请联系杂志社。电话:010-62923569,地址:北京2871...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杂志,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3870/Q,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
江西医药《江西医药》
《江西医药》杂志,于195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6-1094/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实验研究、...
大观《大观》
《大观》杂志,于198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003-5346,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教育论坛、语言...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于200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2-1678/Z,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杂志,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1-1384/N,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械...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