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抗战时期,以周恩来、董必武为代表的中共南方局十分重视干部教育。按照中央要求全面加强了南方局干部的理想信念、理论修养和实际斗争经验等方面的教育。南方局干部教育十分注重针对性,通常是根据形势发展重点培养干部善于隐蔽、坚强得力、敢于推动群众工作等方面的能力。让干部教育始终围绕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任务而展开。南方局卓有成效的干部教育一方面促进了党在西南地区的发展壮大,提升了党在国统区的战斗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对南方局在重庆的统一战线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南方局 干部 教育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军事、政治斗争和经济生活上起着领导和组织作用。是党的一切活动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是党的各种方针、政策、路线的制定者和贯彻执行者。干部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干部自身素质提高、个人成长,还关系党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问题。毛泽东说过,党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因此注重结合中国国情,重视在实际斗争中锤炼干部,提高干部自身素质和整体水平历来深受党的重视。中共南方局也不例外。以周恩来、董必武为代表的南方局领导不仅严格执行党中央干部教育方针,而且从实际出发,充分结合南方局的历史使命、所处政治环境有针对性对干部进行了诸如理想信念、理论修养、对敌斗争等方面的教育。总结南方局干部教育实践可知,明确的目标、切实有效的手段、使南方局干部教育成效显著,为党的各条战线培养了大量德才兼备的干部
一、南方局干部教育目标
为谁培养干部、培养什么样的干部、怎样培养干部,从来都是干部教育培养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南方局教育干部始终抓住干部所处政治环境,承担的政治任务,要求干部在实际的政治斗争和经济活动中要敢于斗争、坚持斗争、同时又要善于斗争;要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同流而不合污;要善于对革命实践进行理性思考、深刻反省、总结经验教训。由此可见,南方局干部教育目标明确,那就是要达到象周恩来所要求的:“使五千党员成为隐蔽的、坚强得力的、与群众有联系并善于影响和推动群众的干部。”[1]
1、善于隐蔽
善于隐蔽、坚持战斗是南方局干部教育一个首要目标。1942年1月,周恩来在干部大会上总结了南方局两年以来的工作经验和教训。他说:“目前的政治形势要求我们沉机观变”。之所以要沉机观变,是缘于国际局势错综复杂、危机四伏。一方面尽管以英美苏为核心的反法西斯战线已经形成,反法西斯力量在不断壮大,但要把消灭日本法西斯的希望完全寄托于英美苏等盟国身上并不现实。另一方面,武汉会战后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使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地位受到挑战。在这种国际国内局势存在较多变数的前提下,南方局要求干部要密切关注时局的微妙变化、分析各种政治力量的交替消长,做出及时的判断和决策。为此,南方局要求干部做到“长期埋伏、善于隐蔽”。 “善于使上层工作和下层工作相配合,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相配合,公开宣传和秘密宣传相配合,党外的联系和党内的联系相配合。但配合不是暴露。”只有隐蔽力量、待时机成熟后开展党的各项工作,方能推动时局朝着有利于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2、坚强得力
坚强得力是南方局干部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目标。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南方局一直强调坚强得力是干部在国统区生存的必备条件,是为了更好领导人民进行斗争的需要。也是南方局总结以前革命经验教训基础上有针对性对战争条件下干部培养所确立的一个目标。南方局认为要防止出现在白色恐怖下,党内出现了自首告密叛变而使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更要防止党组织破坏后“党的无产阶级基础日益削弱,党的组织日益脱离群众、隔离社会,上级党不机关尤多形成空架子,完全与群众生活相隔绝。”[2]的情况,必须把我们的干部建设成为坚强有利的干部,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有利的党组织。周恩来强调:“党员的线索并不求多,重在质量的选择,要有一人能得一人之用”。
3、善做群众工作
提出善做群众工作的要求是从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心问题出发考虑的。“中国革命的特点是农民斗争和武装割据,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的土地问题。”所以,如何正确面对群众,教育群众和向群众学习一直是党教育干部的一个重要方面。南方局成立于抗战相持阶段,斗争于国统区。所处外部环境复杂和危险,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因此单纯依靠党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广泛发动群众,以人民的力量帮助党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壮大,使抗战全面走向胜利。这就要求干部要学会做群众工作。对于怎样做群众工作,周恩来提出四点意见:“一是与群众接近和联系,在某种程度上要与他们打成一片;二是倾听群众意见;三是向群众学习;四是教育群众,不做群众尾巴。”[3]具体落实到工作中就是要干部到“群众集聚的单位(工厂、学校、农村、大机关等)建立起巩固的一个乃至数个平行的支部。”“要做到凡有群众的地方一定要进去工作”,以实现“党的抗战、民主、进步的方针”[4]。
二、南方局干部教育的主要内容
以周恩来、董必武为领导的中共南方局干部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显著。就内容而言主要围绕如何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才德展开。以确保干部在恶劣的斗争环境下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 干部要忠诚信念 信念是对我们事业必然成功的坚信,是面对困难的信心和毅力。一直以来我们党都特别重视结合党所处的历史环境和政治任务加强对干部的信念教育。由于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因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既巩固了党的根基,也推动了我们党的事业不断进步。
对于信念教育,南方局强调了三个方面。一是注重干部平时的政治理论学习,以提高干部文化素养。学习内容包括中国历史和联共党史,党的各种政策、时事政治等。以便干部充分认识中国国情及国际政治形势发展动态,力求做到“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成为群众的党。”[5]
二是开展整风运动。自1941年延安整风运动以来,南方局紧密配合。根据中央要求做了如下安排:首先安排南方局、八路军办事处、新华日报工作人员学习并讨论延安整风文件。如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以及中央发布的《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和《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等整风文件。其次结合实际广泛开展讨论:内容涉及如何对待错误的思想意识、党员的资格和权利、党的民主集中制及党的纪律、平时工作几计划等。根据南方局在国统区斗争既尖锐又复杂的实际情况,此次整风运动采取了科学的整风方法:团结——批评——团结。1945年1月,周恩来在《关于大后方文化人整风问题的意见》一文中指出:“历史的反省固然重要,但检讨的中心仍应多从目前实际出发,顾及大后方环境,联系到目前工作,以便引导同志们更加团结,更加积极地进行对国民党的斗争,而防止同志们相互埋怨、相互猜疑的情绪的增长。”对于这次整风运动的大致概况,时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的伍云甫在1943年的日记中多有描述:“下午四时,周副补充学风总结,至十一时散会。”(2月3日);“下午二时扶杖参加办公室学习小组讨论,关于入党资格手续及党员权利”(2月4日);“下午仍看文件‘共产党员的修养——党内各种错误思想意识的来源’”(2月10日);“下午二时家康报告外交问题、乔木、周副先后报告时事,对国内外时局分析颇详。”(2月11日)[6];“上午读整风文件……下午七时开学习小组会,讨论‘怎样对待错误的思想意识’”(2月24日);“上午开学习小组会,讨论共产党员思想意识的修养”(3月3日);“上午开学习讨论会(关于干部政策)见(3月12日)”;“晚间开学习讨论会,关于总结干部问题”(3月14日)等内容。可以说,在伍云甫日记中,随处可见南方局整风学习文字叙述。说明当时南方局的整风运动是开展得极为认真,成效也是十分显著的。